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卷楚汉 第372章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
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他的后代于杞;武王伐纣,封他的后代于宋。”
“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这些诸侯们无立锥之地。”
“陛下如果能重新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和百姓一定感陛下之恩德,莫不向风慕义,愿意像臣妾那样臣服于陛下。”
“如此,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也只能整理衣服面向陛下称臣。”
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迂腐之言,汉王一时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正在此时,张良外出归来,拜见汉王。
汉王正在吃饭,一边吃,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听,并问此计得失如何。
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
汉王道:“郦食其之计。”
张良坚定地摇摇头,说道:“照此做法,陛下所谋的大事就彻底坏了。”
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
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
“其一,以前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分封了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王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
“其二,昔日周武王攻下殷后,杀了商纣王得到了他的头颅,如今陛下能得到项王的头颅吗?”
“其三,周武王灭商之后,为了表示自己尊重殷商的忠臣贤人,表彰商容的巷门,表封比干的墓,释放囚徒的箕子,用意是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是需要旌忠尊贤的时候吗?”
“其四,武王散发钱财,开仓赈粮,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需没有着落,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
“其五,把战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
“其六,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
“其七,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我们拿什么奖励下面的战将功臣,而将士谋臣各归其主,还有何人随我们争夺天下呢?”
“其八,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其九,陛下一旦象项王那样称霸,又回到诸侯争霸的时代,陛下还能像始皇那样经营帝业么?”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切中要害。
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
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激励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舞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封赏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
张良鞭辟入里的分析,早已超越了汉王对其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认识,显然是与陈平在咸阳酒舍里的谋划,如出一辙。更比范增的谋论高出一筹,至此楚汉已经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汉王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汉王将正在嘴里咀嚼的饭,一口吐在了地上,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马上下令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之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
【作者题外话】:ps:推荐一本军事小说《843858+猎玫》,无穿越,无重生,无系统,没有金手指,作者实地考证战场遗址,真枪实弹不含糊,绝对的硬核。军迷不可不读。ps:推荐一本悬疑小说《855458+鬼娃儿》,是人间精灵,还是所谓的活尸,还是我们的朋友,读后便知。
结草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