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的三国

第442章 安抚手段(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42章 安抚手段

也是通过吞并这批部曲,才完成了膏腴土地的集中。

整个关中,除了十部帅外,各县以内的士人、寒门,谁还能提供五十人规模的武装力量?

所以关中不存在能抵抗这项政令的团体,这个形势十分明确。

故而黑熊是有些无法理解,这些人想干什么。

他很早就收到了相关的流言报告,也遥控张定将完整版本的草稿内容流露出去,结果争吵的很是激烈。

有人反驳,自然有人拥护,并站出来与之辩论。

总之,长安的舆论混乱,他也推了一把。

不能说是嫌事情不够热闹,而是最初的流言比较离谱;所以这才放出草稿,就是给张松这些人安心。

有规则方面的限制,也就间接表明幕府没有破坏规矩强抢的可能性。

从前往后,蜀中大姓也一直在顾虑、担忧遭受大规模、有计划的暴力抄掠。

为此他们在刘焉父子这里妥协过几次,投降自己后更是老实配合。

蜀中的繁华,不是一个人的繁华,打破了对谁都不好。

也就现在的蜀中值得自己让步、克制,舍此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就那么一回事。

只要不是明着、刨根式的强抢,蜀人也是可以一步步退让的。

也只有主动泄露成体系的爵禄法草稿内容,才能安抚益州人。

至于凉州那些豪强,他们能反抗什么?

现在就是把《爵禄法》草稿砸在这些人脸上,为了生存,这些人也会违心称赞。

凉州、益州之外的士人……他们又有什么好反对?

自己答应,幕府治下的各方军队不会答应。

事情走到现在这一步,他就是纯好奇,究竟有没有其他人协同张定一起泄密。

反正这事情要查,查出来才有意思。

故而黑熊是真的不生气,面对钻空子天天醉酒上班的孔融,他都能忍,更别说其他人。

一念之间,找个机会就能让吕布半夜登门杀掉全家,会一把掐死的人……哪怕身居高位,在他看来也没有什么威胁性了。

论杀全家,吕布才是专业的。

只是法正神情严肃,两手抓着护栏,身体随着战车行进而不时轻轻震动、摇摆。

他也疑惑,如爵禄法这种影响长远的法令,不说悄悄藏在心底,怎么也要再三密封,不能让其他人观察、研读才对。

以黑熊随身携带两个木箱装各种文件的习惯来说,肯定会在制度上设立严格的保密措施。

现在这样轻易流露出去,法正第一反应也是差不多,感觉幕府必然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只是一时半会想不明白,又看黑熊不急不恼的样子,本能的心生警惕。

不怕别的,就怕黑熊刚愎自负,严重错误估算了敌我势力变化,导致被人偷袭得手。

可想了又想,法正决定先暗中调查,再伺机上报。

反正黄阁这么大机构和权力,他要调查一些事情,自然会有妥善的途径和门道。

(本章完)

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被动重生之征服原始世界
本书全程原创,没有丝毫仿写,如果读者发现有仿写,请举报谢谢。意外无处不在。谁能想到只是无意间,看你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在小树林和一个小姑娘嘿呦嘿呦,只是喊两嗓子为大爷助兴,会被雷劈。
佚名
废土回响者
废土回响者
【克苏鲁+奇幻+废土+赛博朋克+迪化流+群像+幕后】 废土与神秘的交替中,噩梦在耳语。曙光与幻想的交融下,命运又在呼唤。 新元历527年,我苏醒于穹顶和迷雾笼罩的苏格拉! 废土、机械、巨舰、魔龙、异兽,幸存的新元子民匍匐呐喊;魔法、无心人、失落者、浮空神域,癫狂的卑微魔物舍命嘶吼。 第四纪元的乐园浮现,我看到了代表漆黑和罪恶的圣洁权杖。 序位神明的血夜召唤,我用赤红之瞳挖掘世界的真相。 废土神明
海博之波
天域丹尊苏尘
天域丹尊苏尘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武道至尊!比功法?我的小弟人手一本神级功法。比丹药?我的极品丹药拿来喂狗。美女?比起我的几十个红颜知己差远了。天才?凡是遇到我的天才,全是被碾压的命!顺我者昌,逆我者死!
新月弯弓
我,混世大魔王,敌方直呼不当人
我,混世大魔王,敌方直呼不当人
三个月前,他被查出肺癌晚期,寿命岌岌可危。 他想换个肺,没钱!他想找人帮忙,没人脉! 正当他绝望的等死之时,系统降临了。 “灵能系统绑定中……” “绑定成功,祝宿主,早日长生!” 只要拾取逝者的灵元,就能为自己增寿添能! 于是,他二话不说就收拾行李前往万族战场……
佚名
我燧人氏,开局教缁衣氏做丝袜
我燧人氏,开局教缁衣氏做丝袜
【本书以人族为视角,在洪荒博弈,创人族文明,崛无敌之路。】+【洪荒老作者,更新很给力,润】 魂穿洪荒,叶祟仁成了孱弱无比的人族,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直到钻木取火后,叶祟仁才知道自己是燧人氏。还绑定了薪火功德兑换系统,正式开创人族文明…… 兑换荒天帝洞天修炼之法,人族集体开辟十洞天,铭刻法则,证世界之道,大罗遍地走,太乙多如狗; 兑换酒酿造之法,以酒外交巫族,祖巫为了获得人族之酒,甘愿卖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