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68章 争论兵之道书生意气,悟透世界观道楼奠基
“孔方同学,你说?”陈庆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点名让孔方发言。
“老师,我认为秦子玉同学关于兵之道的观点失之偏颇。咱这里讲的道,是兵法之道,仅限于统一思想的说法,似乎过于笼统了。我认为这里的道是主将之道,需要主将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有着清晰的认知。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兵法之道,其实就是要先做到自知,再琢磨对手的特点。唯有将自己了解透彻了,才有能力把合适的人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也可以说是知人善任,从而在各个方面克制对手。”孔方说道。
“孔方同学,你的意思是说我第一次带兵识人不明?”陈庆之还没有开口解释,赵胜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那是自然,你连手下人的心思都没有了解清楚,更没有进行有效的磨合。就那样直接拉上战场,纯粹是自取其辱。那些人可以全身而退,足以证明了其战斗力所在的层次。而你却没有打赢,足以让大家认定你仅仅是纸上谈兵的二世祖而已。保持沉默,听从命令,并不代表大家尊重你,支持你。其实就是用敷衍了事的略排挤你这个人,希望你知难而退。”孔方回答说。
“你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只可惜我根本就听不懂,那你认为兵法首重的道是什么?”赵胜问道。
“道即道理,也就是师出有名。出兵的理由不仅可以用来彰显正义,还可以说服自己人,让大家积极战斗,勇于牺牲。就这样让大家把自己摆在正义的一方,从而理直气壮的朝着对手挥刀。”孔方回答说。
孔方的见解很有道理,秦子玉很快就明白了仁者无敌并不是空穴来风。师出有名,代表着一种心理优势,从而化解斩杀敌人的恐惧,把战斗力完美呈现。
唯有无所畏惧,才能发挥一支军队全部的战斗力。虽说兵精将勇才是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却也不能忽视师出有名的影响力。唯有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化干戈为玉帛,从而共谋发展。
孔方之仁,不仅把自己摆在了正义之师的位置上,还折服了敌我双方。他能够住进甲02宿舍,果然非同凡响。以仁为道,实力深不可测。
师出有名,伐敌是为仁。手下之兵对敌就有心理优势,出手自然就是特别的果断。
“孔方同学,对敌人的仁慈,是否会影响自己人的安全,倘若出了问题,又该如何评判呢?”秦子玉问道。
“得失之间,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纵虎归山虽说危险,却也可以消减敌人的斗志,打乱对方的节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孔方回答说。
孔方认为,大义名份至关重要,拥有大义名份,其实就是掌握了主动开战的权限,敌对方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正义之争牵连甚广,很容易就造成了误伤,想要扳回局势,就得付出更多的牺牲。
“孔方同学,你的观点很不错,道即大义名份的说法也很新颖。只不过我认为道就是道路,或者说是军事进攻路线更为准确。兵法之首的道,其实可以理解为找到敌人的位置,制定路线,从而一举破敌。”陈庆之说道。
按照陈庆之的讲解,兵法之道就是单纯的道路。主动进攻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准敌人的位置。,第二步就是确定进军的路线,制定好作战计划。
接下来的天,其实就是天时,还有就是天气。确定好行军路线之后,接下来大军开拔,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行军的速度。
天时,也就是时间,由于时间段的各不相同,需要注意的细节也有差别。无论是行军,还是扎营,都需要因时制宜。否则就会手忙脚乱,甚至是影响发挥。
善用天时,是为将者的必备素质。从借势到准备开打,都无法摆脱天气的影响。
在谈到天时方面,由于可借助的东西太少,故而很多人都没有能力借力,于是就认定天时难以驾驭,不再花时间精雕细琢。
然而真正的大将,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向天时借力。良弓劲弩惧潮,雨天进攻可限制其发挥。双方斗智,一方扬长避短,另一方则需要变短为长。就拿良弓劲弩惧潮的特点来说,作为受限制的一方,其实可以有多种办法掩盖缺点。既可以更换武器装备,亦可增加防潮措施,从而削弱潮湿对弓弩的影响。
接着便是地利,由于战争器械的缘故,从而导致了行军路线的非隐蔽性和可预判性,很多时候都需要面对行军路线暴露的问题。所谓的唯一通道,以及兵家必争之地,都意味着也利很容易受人掌控。在特定的区域,地利优势可以无限放大。
其实无论师出有名,还是天时地利,都需要人来主宰。故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就是人对两者的掌控以及驾驭,将作为人和的核心要素,其自身的能力直接代表着一方势力的未来发展。
将掌握了天时地利,还得需要在人和方面有所建树。
兵法第五事,就是法,军队架构以及练兵之法。练兵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令行禁止;其二,战力超绝。
将的统兵之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影响其他人,这是大多数勇将的选择;二是居中调度,依令而行,法度森严,赏罚分明,这便是智将了。
关于将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勇将、还是智将,都必须要兼具信、仁和严三个特点。
信即信义,既是信任,也是取信于人。言而有信,才有人愿意支持。
仁即仁慈,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跟普通士兵建立亲密关系,从而做到爱兵如子。
严既是严格遵守律令,也是严格训练。
“孔方同学,你认为仁可以为将吗?”陈庆之问道。
“不可,慈不掌兵。为将者,必须要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利益。既然注定会付出代价,就不可避免的会有牺牲。一念之仁,或许会引发滔天祸事。”孔方回答说。
“秦子玉同学,你觉得呢?”陈庆之问道。
“老师,仁自然可以团结人,只要有人就会有冲突。仁者为将,可以让大家少了很多麻烦。”秦子玉回答说。
对于兵法五事:首先是师出有名,找到发展队伍的依据;其次是善用天时,将自身的优势保留更长的时间;其三是地利,借用地形大做文章;其四是将,将有信、执法严;仁相辅,产为本;其五是法。
当站稳脚跟之际,便是翻脸之时。想要拥有一战之力,练兵统兵之法必不可少。平时多洗汗,战时少流血。
五事各有出入,需要校之以计,从而拖不垮,打不烂。
陈庆之又陆陆续续的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均得到了令他耳目一新的答案。
秦子玉经过归纳整理,总算是把自己的兵法架构搭建起来了。
孔方以仁为本,敢于挑战苍天的权威。
陈庆之带兵,是以军令为准绳,再辅以层次分明的指挥系统。
秦子玉带兵,既有身先士卒,亦有智慧比拼,倒也是智勇双全。
孔方带兵,以仁为本,横扫千军。
赵胜带兵,以威成势。
各种带兵理念的交流碰撞,倒是摸索到了兵法理论的雏形。
陈庆之并没有对几个学生的带兵理论进行指责,而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概念。
“同学们,兵法之道,其实也是道的一种,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就必须要辩证批判道的观点。大家畅所欲言,把心目中关于道的理解公之于众。”陈庆之吩咐说。
“老师,我的道就是仁,仁者爱人的仁,爱自己,爱他人,甚至是爱敌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天下间将会减少九成以上的矛盾冲突。”孔方发言说。
“老师,我的道就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用眼睛和心灵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便是有教无类。信我之人,觉得我做得对,就会学习模仿,最终有所得;误会我的人,觉得我做错了,就会努力的改掉坏毛病,从而琢磨出来新的道理。无论是友善,还是邪恶,皆有所得,便是布道天下。我用我自己的道,去影响周围的人。”秦子玉说道。
“老师,我的道就是家,不管家里人怎么对我,都无法抹杀我对家的眷恋和守护之情。”赵胜说道。
“你们都不错,能够选择在兵学院领悟道的雏形,倒也没有辜负之前的战场历练。希望这万族学院的第一堂课,让你们收获满满!”陈庆之赞道。
秦子玉的第一节课就结束了,他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道了。以自己为中心,以经历和学识为砖瓦,以同学之间的博弈为粘合剂构建道的大楼。
道楼的基础已经诞生了,接下来就是收集材料,持续建设。
离开兵学院之后,秦子玉直接回到了甲03宿舍开始闭关,吸收消化课堂上领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