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这家没我,要散

第484章 李渊生辰前的准备(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84章 李渊生辰前的准备

人多干活就是快,不到两个时辰,李恪所要的鹅绒就收集好了。

然后又在李恪指导下,清洗,蒸煮消毒,晾晒。

随后的日子李恪都待在了皇庄,短短七日,李恪所要求的鹅绒就准备好了。

感受着手中鹅绒传来的温度,李恪满意的点点头对一旁的王喜说道

“去皇宫带几个知道爷爷身材的尚衣局的人来制衣。”

王喜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

“喏。”

皇宫,大安宫,李渊躺在躺椅上,挨着火炉在看书。

一旁的桌子上还摆放着一个小型的火炉,上面还放着茶壶在煮茶。

小火炉上还有各种干果,李渊这生活那叫一个美。

万贵妃在一旁侍弄花草,此刻大安宫里除了煤炭燃烧的声音,再无其它。

好一会儿,李渊才起身,笑着对万贵妃说道

“你说恪儿这孩子会给朕准备什么?上次我们在外面站了那么久,也没听他说过,这孩子嘴是真严啊。”

万贵妃放下手中的剪刀,用毛巾擦了下手笑着说道

“恪儿的性子您还不知道吗?他不想说,谁也不能从他口中知道。”

李渊咂咂嘴说道

“唉,可是不知道,朕这心里痒痒的,难受的紧。”

听到李渊的话,万贵妃笑着来到李渊身边说道

“要不让高明去问问?说不定就问出来了呢?”

很明显李渊对万贵妃这个提议很心动,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算了,朕还是等着这群孩子给朕一个惊喜吧。”

就在这时,万贵妃的侍女跑了进来,在万贵妃耳边说了什么,。

随即万贵妃脸上便出现了一抹笑容。

李渊见此有些好奇的问道

“怎么了?”

万贵妃挥挥手让侍女退了下去,这才说道

“刚刚我这侍女去尚衣局取衣服,看到了恪儿身边的王喜。

王喜身后还跟着尚衣局的人匆匆离宫了。

恪儿的礼物怕是跟制衣有关呢。”

李渊听后眼睛一亮,制衣啊,现在他身上穿的毛衣,毛裤都还是李恪弄出来。

还有之前的棉衣,棉裤,还有现在正在制作的棉被都是李恪的主意。

他很好奇李恪还能弄出什么好东西。

王喜带着人来到皇庄,此刻皇庄里面已经摆上了各种布料。

李恪挨个上去摸了一遍,皱着眉头对一旁的司衣司问道

“有没有不透气的布料。”

然后又拿起一旁的鹅绒说道

“这些布料的气孔太大了,这些鹅绒会钻出来。”

司衣司看了看后说道

“回蜀王殿下的话,宫里有一种涂料,涂在布料上可接水,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

李恪听后皱着眉头说道

“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吗?”

司衣司连忙说道

“并不会,这秘方是从汉朝流传下来的,一直都是皇家在使用。”

李恪听后这才放心的点点头回过身看向摆放的布料样品,皱起着眉头。

这些东西越看越俗气,根本配不上李渊的气质啊。

李恪想着想着,突然一种大俗的布料出现在脑中。

李恪嘴角微微勾起,脸上也出现了恶作剧一般的笑容。

在司衣司耳边嘀咕了几句问道

“能做到吗?”

司衣司犹豫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

“可以是可以,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越制的地方。”

楚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关于明朝:我的巨舰大炮:本书:主角随同一艘铁甲海警船穿越到明末,铁甲海警船上还有一些现代武器。凭借先进的武器和知识,在明末争霸天下,改朝换代,抵抗外侮,屠尽倭寇,纵横海洋,征战全球的故事。谋略+铁甲舰+大炮+无系统。
山风木鱼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五浊恶世,地狱已空。厉鬼复苏,人间如狱。风生水起,袋里乾坤。血湖之下,安有人哉?“嘘,别说话,风铃声响了。”
二十八宿皆回眸
御兽飞升
御兽飞升
灵兽、妖兽、珍兽、仙兽、太古遗种、气运真龙、剑之魂魄、尸傀蛊虫、机关奇物、术法元灵,万法万道,皆可御之。 故事,从三流修仙宗门御兽宗开始…… …… 诸道苦弱,御兽飞升!
轻泉流响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