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18章 蒙古人如何才能击败蒙古人
先是在飞狐陉饱受屈辱的怯恭长月赤察儿,被迫自易州借调十万石粮食赎回自己的十个怯薛兵之后,愤怒难耐之下,强行向易州驻军征调一支千人队,杀入飞狐陉。结果被活捉了三百余,还包括自己的六个怯薛兵。
易州再无粮食可供月赤察儿拿去赎人,整个保定路也只凑出五万石。飞狐陉里的山贼给打了个折,不仅让他赎回六个怯薛兵,还赠送了一百个士兵。
这哪是在剿匪,简直便是在资敌!
“飞狐军”由此名声大作,从者无数。
但不是所有想当山贼的人,都有资格入伙飞狐军。许多被拒之门外的流民,便跟着潜入太行山区内,占山为王,翦径为盗。
消息传至大都,龙颜震怒。
于是,赋闲于大都的安西王阿难答,点了一万兵马,受令清剿太行山的匪乱。
照理有这一万人马,足以碾压太行山内所有跳梁贼盗,可是这支部队还未抵达太行山,便被残酷的现实轻松击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是朝廷根本不给粮草,沿途州县更无法给予后勤上的支持。
至于守着飞狐陉出口处的易州,早已被月赤察儿祸害得一穷二白。
朝廷怒斥州县官府,地方官府将怯薛军送上去顶锅。大怒之下的月赤察儿冲入阿难答军帐,对其饱以老拳,两人打作一团根本无人能予以劝解。
无可奈何之下,阿难答以养伤为由,放任手下兵卒四处借粮。
于是狼奔豕突。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周遭的百姓还未曾遭到太行山贼匪的祸害,却被官兵洗劫而空。
而且,许多人的脑袋还被官兵借去,以报军功。
还好,保州路与易州都算是京畿之地,消息很快便传至朝廷,龙颜继续大怒。
出师未捷的阿难答被解除了兵权,几个杀良冒功的官兵被割了脑袋,民愤暂时得以平息。
但是太行山贼匪的名声,却以根本无法控制的态势,飞速膨胀。
好在其中影响最大的飞狐陉军,也因此更加珍惜自己的名声。这些人,从来不会对平民百姓动手,即便是官兵,也只是尽量活捉然后等待赎金。
对借道而过的行商,更是保护有加。
飞狐陉,莫名其妙地成为太行山有史以来,最为安全而且繁华的商道。
朝廷却已经不可能罢手,不仅仅是为了面子。
若放任不管,只需三五个月,太行山便将充斥着各色流民与反贼,而成为这个国家最大的灾祸。
但是,大都已经派不出多余的兵力,更挤不出多余的粮食来支持一场本来应当很轻松的剿匪之战。
许多人便将目光,投向了距大都不过五百里之地的榆关。
那里,有一支装备精良的蒙古万人队。还有六万被撒落于东北各地,正在自给自足的当世最强汉兵。
若是这支军队突然杀回大都,有谁可挡?
……
“树欲静而风不止……”汉人这句话,说的太对了!
那木罕看着堆满案上的书信,一脸无奈。
年轻时的那木罕,其实不乏万丈雄心。
那时,长兄真金太子还在,却是一个被汉人完全教坏掉的懦弱书生模样。降不得烈马,张不开强弓,受不得炎炎的烈日,更熬不住刺骨的严寒。
这样的太子,不仅让那木罕不服,也不可能让一向桀骜的蒙古人真心顺从!
蒙古人,敬畏的是英雄,是可以比苍鹰飞得更远、比虎狼奔得更快的英雄。
而不是只懂圣贤文章,却不曾在战场上立下一点功勋的文弱书生!
这样只会动口却不懂动手的太子,势必会受到汉人们的欢迎。因为他们可以跟太子讲道理,可以用道德、律法、伦理来束缚住这个未来的帝王,可以不费一刀一枪便从他身上获得权势与地位。
但是,这样的君主,还能称为蒙古人的汗王吗?
很长的一段时间,那木罕甚至对于长兄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愿意保持。
不仅仅是绝大多数的蒙古王公贵族,抱着与他同样的观感,那木罕甚至隐隐地觉察到,自己的父皇看着长兄的眼中,已经不再有宠爱,而是越来越多的失望。
于是,作为嫡幼子的那木罕,便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希望。
那一是段很风光的日子,那木罕几乎有求必应。
尤其是在受封北平王之后,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最强壮的战马任自己挑选、最善战的蒙古士兵随自己调用。
而漠北以北乃至整个西域之地,便是父皇划给自己的天下!
但是那木罕觉得不够,他想要的不仅仅只是苦寒之地的漠北与西域,还有人口众多的漠南中原以及遍地黄金的江南。
可是,这一切的梦想与雄心,在那一场不堪回首的败仗之中,如一颗被戳破的巨大泡沫,轰然倒塌。
失败对于蒙古人来说,并不可耻。被人活捉却足以成为所有蒙古人的笑柄。
尤其是对一位凝聚了无数光环的天之骄子来说,这一跤摔下去几乎便没了重新站起的可能。
让那木罕几近绝望的不是这次意外的失利,而是他发现一个更为严峻的事实。
自己的蒙古骑兵,其实并非天下无敌!
当自己面对另一支常年生存于苦寒之地的草原、从未停下征战步伐的蒙古骑兵时,又该如何获胜?
即便这个国家掌控在蒙古人手中,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蒙古人都能享受到尊贵的待遇。
在遥远的漠北与西域,还有无数的蒙古人,依然逐草而居,忍受着夏天烈日的炙烤与冬季风雪的肆虐。
他们一样会被欺凌,一样无力保护自己的妻子儿女。
但正是这样的蒙古人,才会成为战场上最英勇的骑兵,也是那木罕无法战胜的存在。
也许,唯一的办法,便是如当年父皇击溃幼叔阿里不哥那样。凭借着汉地的经济实力,依靠并不强大的汉军支持,以数量的优势将其碾压。
可是若没有汉人的支持,没有汉地的资源,又哪来碾压另一支蒙古军队的实力?
意思是,自己终究还得正视汉人的地位与作用?
意思是,长兄真金走的路,也许比自己更加正确?
老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