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第22章 奉天殿朝会(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2章 奉天殿朝会

昨日发生了许多事,不少官员都是一夜未睡,早早的就在奉天殿门外等候。

等胡惟庸走到奉天殿时,左顾右盼之下,竟然没发现刘伯温的身影。

“宋学士,今日可是诚意伯的大日子,怎么不见诚意伯到。”

听到胡惟庸这话,宋濂装出一副还未睡醒的样子,茫然说道:

“胡相,刘基并无官身,如果没有陛下或太子的批准,他是不能来参加朝会的。”

“宋学士说笑了。”

见宋濂这老家伙还在跟自己装糊涂。

胡惟庸也不再和他多说,整了整朝服恭敬站在最靠近奉天殿大门的方向。

而在他身后。

詹同、吕本则是被一众同僚团团围住。

“詹大人,吕大人,听闻昨日两位大人的令爱被皇后娘娘召进皇宫了?可是有喜从天降啊?”

“如今太子妃有孕在身,莫不是为太子挑选良配?”

“不过晋王也值适龄,莫不是晋王妃?”

“不管怎么说,两位大人很快就是皇亲国戚,我等先行祝贺了。”

听着众人的恭贺,詹同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自知自家女儿不可能被朱标选中,所以詹同本不想多说什么。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

此时的吕本正一脸得意,冲他拱手说道:

“詹大人,若小女有幸能与令爱一同服侍太子殿下,你我也算亲上加亲,还望詹大人多多走动。”

“吕大人,下官不知昨日皇后娘娘所为何事,更不知皇后娘娘是为了赐婚。”

“难不成吕大人得到了消息?”

被詹同这么一说。

吕本先是一愣,随即心中冷哼一声,表情也愈发不屑了起来。

只不过他还是看向詹同恭敬说道:

“不敢不敢,下官也不曾听到消息。”

“只不过詹大人,你我都是心知肚明,如今太子妃有孕在身,召你我两家的女儿进宫,自然是为了赐婚。”

“正如诸位同僚所言,不是嫁入东宫,便是为晋王殿下挑选晋王妃。”

“难不成是詹大人以为,令嫒没有皇后娘娘看中?”

“吕大人孟浪了!”詹同当即冷声喝道。

而吕本好似猜到詹同会是如此反应,很是自然的拱手告罪道:

“詹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孟浪了。”

吕本瞥了詹同一眼,便不再和他多费口舌,转而看向旁边的同僚兴奋攀谈着。

然而能来奉天殿参加朝会的官员哪个不是人精。

见詹同三缄其口,而且一大早的脾气如此之大。

自然也都猜到他家女儿没有服侍朱标的福气。

所以众人很自然的撇下詹同,围在吕本身旁轻声祝贺着。

一时间。

詹同孤零零的站在原地。

而在他不远处,吕本正接受着其他官员的祝贺。

只不过在詹同听来。

吕本那边每一句的恭贺声,都像是一个个巴掌,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自家女儿同吕本家的女儿一同进宫。

吕本的女儿嫁给太子朱标,可他的女儿却没被选上。

对他来说,对他女儿来说都是奇耻大辱。

同样。

吕本自然也想到了这点,在接受众人恭贺的同时,时不时提高音量。

为的就是打詹同的脸。

“诸位大人过誉了,小女无非是聪慧知礼一些,和寻常女子并无区别。”

“哼~”

詹同当然知道吕本这话是在嘲讽他家女儿不如吕家女儿。

冷哼一声后,便朝奉天殿大门的位置走去。

可他刚一抬腿,耳边便传来吕本几人高昂的笑声。

“时辰已到,各位大臣进殿”

随着司礼太监话音落下。

山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整个世界
周轻羽散尽八转神功,以凡人之资重修第九转。意外发现,自己散落的一点神功,让悔婚的未婚妻赵烟芸领悟了天下第一剑意,放逐的妖族皇子一跃成为资质逆天的妖尊少帝,贫瘠的蛮荒古地一跃成为武道圣地……他五指一握,
我特别白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创神纪第二部:天歌
关于创神纪第二部:天歌:精卫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永不消,热血化虚无。天地共俱生,恩怨几何年?你说你鬼神,我说你大爷!三界永常在,吾亦爱吾国。灵化无穷已,岂效俗中言?!
三界无我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
关于重生七零,离婚后冷面硬汉宠上天:上辈子她当牛做马供养白眼狼一家,临死才知丈夫早与绿茶暗度陈仓。重生第一刀,斩断吸血婚约!亲手撕碎白莲花假面,夺回被窃取的人生。这次她偏要嫁院子里最冷硬的男人,人人说
羽小灵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关于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陈清穿书了。她穿进了一本年代文里,成了美强惨反派的小姨。‘美强’是反派天生具有的,‘惨’则是她加害的。原主让他吃不饱穿不暖,非打既骂,还将他们赶出家门,害死了他亲生妹
呆呆年
簪缨世族有明珠
簪缨世族有明珠
“于茫茫人海,唯有一物,能昭雪两世,不负此生。”“那便是无上之权。”寻遍世间,谁人可保爱人永不背叛,亲人永不反目,友人永不相负?若不能,这天下便是她的猎场。重活一世,她誓要立于江山之顶,览众生匍匐,闻
梅归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