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171 正治,是理想主义者搭台,投机者登台!(1/4)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171 正治,是理想主义者搭台,投机者登台!

第172章正治,是理想主义者搭台,投机者登台!

苗有林举着长兴营游击的头颅,凶悍如虎,一下子就镇住了所有官兵。

全部弃械投降,乖乖当了俘虏。

清风寨从中挑选了数十人,纳投名状后,吸纳成为自己人。

所谓的投名状,就是亲手杀死了寨子里的一些肉票。

这些肉票,都是本地士绅、商贾。

杀了他们,自然就没有回头路了。

苗有林曾经是贵州绿营武官,凭借这个身份,他很容易就拿下了这部分人的忠心。

口号就是:绿营不坑绿营!

清风寨的势力吹气球一般急剧膨胀,达到了300多人。

此消彼长之下,长兴县人心惶惶。

除了县城,其他区域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县衙的管辖。

知县躲在城中,向湖州、还有杭州府求援。

……

甄家老爷子终于死了,病故。

甄氏又寡了,新寡旧寡,无缝转换。

不负青春,不负阿坤。

她成了甄家这艘大船的新掌舵人,剔除了一些桀骜不服的老资格掌柜,启用了一大批年轻的掌柜。

旗下生意在短暂的混乱后,就恢复了正常。

而长兴县的头面人物,也发现了一个不能讲的规律。

清风寨巨匪如此猖獗,却从未对甄氏的产业、人员下手。

甚至和甄家来往密切的商贾,也安然无恙。

这绝不是巧合!

大清朝的士绅,商贾都是人精,深知看透不说破的处世哲学。

纷纷上门拜访,主动做起了赔本的买卖。

不求利润,只求和甄家搭上关系。

……

深夜,

李家巷铁矿,倒是象征性的遭遇了一次匪乱。

举着火把的土匪们喧闹了一夜,枪炮齐鸣,最终被击退。

紧接着,甄氏就向县衙提出申请,组建护矿队。

方知县自顾不暇,语焉不详,总之是似乎批准,又似乎不批准。

甄氏了然于心,回去后就大规模组建武装护矿队。

县衙就好似聋子一般,不闻不问。

在匪患结束之前,方知县都不会“知晓”。

但在境内太平后,他会第一时间“知晓”,然后惊诧、震惊、愤怒,下令取缔非法护矿队!

方知县是个成熟的地方官!

……

苏州府,也是城门紧闭。

胡之晃的城守营,被紧急召回。

城里也是紧张的要命,各种谣言乱传。

正如李郁所预料的,各类人选择相信了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谣言。

百姓们相信是天地会“反清复明”,得到了境外邪恶势力的支持。

满城的旗人,怀疑是江南士绅想建立自治的“长三角帝国”。

而汉人官绅,隐隐觉得是八旗内乱,争权夺势。

皇上年迈,又没公开立太子储君。

那么多儿子,在各自拥戴势力的怂恿下,搞点烂事,不是很合理吗?

官绅们都是精通儒学,阴谋学的,密室推导一番后,拍案而起,就是这么回事。

翻开史书,这种事还少吗?

福康安死了,等于显赫的富察氏家族断了一条胳膊。

所以,富察氏支持的是哪位皇子?他和哪位皇子斗争的最激烈?

而在紫禁城,一帮汉人大臣也持有相同看法。

尤其是军机大臣于敏中,坚信是“大位之争”。

他私下和儿子说:“哪儿有什么反贼,明明是他们皇子之间内斗。”

“父亲说的是。”

“哦对了,那个胡什么,去扬州上任了吗?”

“正想告诉父亲,他凑不齐银子,没法上任。”

于敏中抬起浑浊的眼睛,悠然说道:

“不成体统。告诉天成元票号,给他放一笔京债。”

“是。”

……

忧郁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关于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潼阳小县商贾之女,意外被容国公府俩兄弟看上,哥哥握瑜怀玉,弟弟鲜衣怒马,皆是天人之姿,不管嫁谁叶绾姝都觉得是上天赏赐的福气。却不想在她及笈宴上,原本对他疼爱有加的兄
绝尘烟客
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
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
沈灵微当了国公府十五年的嫡女,一朝被告知是假的。全京城的人,都在看这场鸠占鹊巢的笑话,而她连一丝一瓦都没带,转身就走。所有人都在等她哭求着重回高门,可谁也不知道——东街茶楼的账房是她亲手调教的神算子,
苏咔咔
日记曝光后我被四个侯爷盯上了
日记曝光后我被四个侯爷盯上了
【团宠+万人迷+穿书+金手指+扮猪吃老虎+全员大佬+甜宠爽文】全家梦到我的日记后开始嘎嘎乱杀,他们负责乱杀,我负责嘎嘎。李意欢穿成了万人迷文里的恶毒女配。清楚的知道书里原主最终落了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一筐星星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关于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末世九级水木双系异能者林馨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当一条咸鱼。结果没等到老就为了保护基地跟丧尸王同归于尽,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来到一个山清水
谢家七公子
重生70,软包子的翻身日常
重生70,软包子的翻身日常
时余长得好,学习好,本该有个很好的前程,可一个城里来的女知青毁了她。女知青与她的未婚夫勾搭成奸,陷害她背上害人的罪名,让她声名狼藉,连累亲人,最后她家破人亡,失去一切,不得不远走他乡。所幸,她遇到了一
银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