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第173章 师叔到来(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3章 师叔到来

第173章师叔到来

冯正明在铺子里认真准备同时,黄涛向李辉东了解了不少冯正明的事情。

黄涛在听完李辉东叙述,冯正明从被颜师傅收留,在燕喜楼后厨打杂,到被颜师傅收为最后一位徒弟,跟着颜师傅认认真真学厨。

以及燕喜楼经营不善倒闭,冯正明离开燕喜楼后,这几个月时间里的所作所为。

黄涛听后忍不住感叹:“真是个苦命又乐观积极的孩子。”

李辉东点头:“是的师叔,正明他最让师父喜欢,也让我们师兄们喜欢的地方,就是他永远都是那么积极乐观。

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麻烦,他总是能够乐观去面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转危为安。”

黄涛问:“这么说,你们师父的手艺,他算是基本学全了?”

李辉东说:“对,师父这两年里,几乎是把他带在身边,你别看正明个子高,人也那么壮实,他很细心,跟着师父出门,会把师父照顾的很好。”

黄涛笑呵呵说:“难怪你们师父喜欢他。”

李辉东说:“师父喜欢他,主要还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学习也认真。”

黄涛说:“当年我当学徒时,伱们师父总说我不认真。”

李辉东听到这话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黄涛了解了冯正明,也看到李辉东如今在食堂干得不错,而且又从李辉东这了解到师兄的情况,他心满意足跟李辉东告别。

临走前,黄涛笑着问:“东子晚上有空的话,可以去干饭铺找我。”

不等李辉东回应,黄涛接着说:“到时候,给你们师兄弟介绍几位本地的老饕。”

李辉东想了想说:“师叔,我晚上如果有空,一定去见见。”

黄涛却说:“说好了,不见不散。”

李辉东听师叔这么说,他很快意识到师叔这是要帮自己和小师弟,师叔口中的本地老饕们,恐怕应该是在本地有些身份地位。

目送师叔离去,李辉东也决定晚上要去看看。

毕竟师叔上门到冯正明的干饭铺子,也有那么一点查作业的意思。

李辉东这个大师兄,多多少少心里对小师弟还有那么点担心。

黄涛离开食堂,回到自己住的宾馆。

刚进宾馆大堂,看到几位老友已经来了,明显是一起在等自己。

看到黄涛,几个人也赶紧围了上来。

“老黄你这是去哪了?”

“不是说好了,我们订好了位置,过来找你吗?”

“老黄啊,我们还以为你走了呢。”

“害得我们这个好等。”

黄涛赶紧对老友们道歉:“不好意思,我这趟回来之前,跟我以前的一个师侄打听了一下泉城的一些情况,虽然我师兄不在泉城,但我师兄的两个徒弟还在泉城,所以我就去看一看他们,多聊了几句耽误了一些时间。”

几位老友一听倒是很快猜到黄涛去了哪里。

“是去啤酒厂食堂了吧?”

“我也听说,颜老师傅的大弟子现在承包啤酒厂食堂。”

“我还去食堂买过包子,他们那的包子确实好吃。”

“好像颜老师傅还有一个小徒弟,也是跟着大师兄在食堂干吧?”

黄涛笑起来:“哈哈哈,看起来你们的消息落后了,你们知道今晚要请我去吃的干饭铺子,那位爆菜被你们说是赛过聚宾园的小老板是谁吗?”

老友们又是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突然问:“不会是颜老师傅的那位小徒弟吧?”

黄涛点头:“不错,正是我那位小师侄。”

几人顿时不免有些惊讶。

“难怪,难怪做的菜那么好。”

旁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脑透
脑透
关于脑透:AI纪元初年,人们还在关注人工智能如何融入生活和参与内卷的时候,更加致命的一幕正在悄然发生。A国、C国两强相争,A国率先研发出能读取人类大脑意识的AI模型——“脑透”(KnownToo,你所
吴为而至
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改嫁摄政王,我复仇虐渣妹
她,本是侯府千金,一片赤诚,为太后挡刀,重伤濒死,只盼能为家族换取爵位,保家族荣光。可换来的,却是南下养病三年的孤苦生活。三年后,她满心欢喜归府,却发现一切都变了。表妹鸠占鹊巢,住进了她的院子,还抢走
佚名
从犬夜叉开始的乱穿诸天
从犬夜叉开始的乱穿诸天
关于从犬夜叉开始的乱穿诸天:(正太开局~搞笑起步~轻松剧情~沙雕有趣~都市高武~可爱度化~猫猫变身~沙盘推演~穿越万界~不无脑~不阴暗~三观正~友情~群象~亲情~商贸~灵异事件~圆梦)。转生后,凌天渊
像一条大海参的猫猫
重生后,我决定宠狼夫,养狼仔
重生后,我决定宠狼夫,养狼仔
我这一生只想好好生活,可没想到最尊敬的师父竟突然遭暗害惨死。可没想到呼风唤雨的狼王帝君就是凶手,他也是我当年下界时顺手救过一只狼崽子。误会解除后,原来是我深爱的初恋为了成仙,杀害了师父,还想要剔我神骨
佚名
穿越:我一人干翻反派大佬
穿越:我一人干翻反派大佬
他穿越到了异世界,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一位老道士为师,一心学习长生之道。时光匆匆,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这一天,师父带回了一个活泼俏皮的小女孩,对他说:“从今日起,她便是你的师妹。”他还没来得及为有了师妹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