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

第538章 商业综合体的投资(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38章 商业综合体的投资

陆伟明此刻也发出疑问,如今他在松江市的日子也不少。

这核心区的土地哪怕还没经历最后一波的腾飞也已经是寸土寸金的。

印象中安宁街的土地根本没有闲着的啊?

“有啊!白岩村那片地不就是嘛!”

“白岩村?那不是城中村么?哪来的土地?”

“等等!你该不会说是拆迁吧?”

陆伟明一开始还没想到,这下是立刻反应过来,并且连连感叹起来。

“我去!任叔胃口够大的啊!白岩村剩下的那片区还打算拆?”

“就剩下的那片区,全是钉子户,这谁拆得动啊!?老杨,你是不是想太多了啊!”

这回不用陆伟明解释,江皓自己就清楚。

他好歹也在松江市这么久了,江宁区的核心区情况也很清楚。

这白岩村其实已经有一大半被拆迁,七八年前整村拆迁没同意。

最后就拆了一大半,附近建了写字楼和商务区,剩下还有大概1/2的土地没有动迁。

实在是剩下的那批胃口太大,拆不动,所以才停下的。

这七八年过去了,哪怕到今年,也没有哪家集团再提过拆迁剩下的白岩村。

“陆哥,我爸其实前期去沟通过了。”

“他们之前没拆迁到现在早后悔了,答应拆迁的意向很高!”

“一共372户人,拆迁估计费用在12亿左右。”

12亿,370户人,按三代五口人计算,拆迁成本合到了每人65万左右。

合算到一户,大概320万左右,就差不多目前江宁区差不多两套80平米的房子。

要是拆迁去了郊区,房子数量能赔到一户人家3-4套房子。

相比起第一次的拆迁,这一次拆迁的费用肯定更高,也足够让人接受。

至于杨哥要是吃下那肯定也不亏,这片核心区的土地只要能拿下来,光地价的升值就不得了。

最高利润肯定是建商品房,不过土地性质摆在这里,这个方案市里大概率也不会同意。

建综合性商业体倒是次一级的比较靠谱的选项。

那附近不缺人流,消费力旺盛,好像是挺不错的。

杨天昊这会儿也跟着出声。

“我有简单算过,因为拆迁款需要我前期全部支付,土地费用的话政府也不会多收我。”

“另外商场的话投资预算在10-15亿元,当然这部分我只要支付20的资金就行,剩下的有银行会跟进。”

“反正保守估计15个亿,最好是能有20亿左右,资金压力没那么大。”

“你们俩要是愿意参与进来,我压力倒是很小一些。”

也怪不得这项目难啃了,先期12亿的拆迁款赔付,就已经可以赶走一大波人。

有这笔钱,还不如换个项目投资呢,不会占用这大的数目,风险也更小一些。

而且这拆迁工作可比较敏感,万一拆到一半又拆不动了,更加麻烦!

任叔找杨天昊谈这个项目倒是个好人选。

不管是本身的商业管理能力,还是杨天昊在实体产业的经营经验,再加上背后的一些关系。

再加上如今推动的棚改工作,这拆迁的任务,还真是落到杨天昊身上最合适啊!

这肉有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你是部族最后的男人了!” “先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部落比拼,没了父亲的照拂,整个部族没有一个能打的。 男人们败的败,逃的逃,最后只剩他一个年纪小的依偎在母亲怀里。 所有人都劝母亲带他走,他是部族未来的希望! 可他却爬上擂台…… 叛徒:“哈哈哈,就凭你,也想对抗我们。” 他:“就凭我!” 既然说他是青山,那他就要发挥这青山的作用! 守护部族!
佚名
正道红途
正道红途
刚直不阿,但却多谋善断。 嫉恶如仇,但谙斗争谋略。 李初年是包公式的干部。 愈挫愈勇,绝不妥协! 他誓要在这条道路上闯出一番天地!
佚名
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
抢走妹妹心脏后,白月光悔不当初
三年前,叶凌本是白墨会主,执掌龙国地下势力,为国戍边。三年后,叶凌低调还乡,亲妹妹救命的心脏源却被未婚妻抢走。理由竟是为了救高中的白月光!看着妹妹垂危,妻子背叛,旁人嘲讽,叶凌索性摊牌不装了!当他暴露身份,提出离婚时,妻子却跪着求叶凌不要离开她……
该隐的红装
陈情令系列之
陈情令系列之
关于陈情令系列之:陈情令原剧为开始,在某个片段展开,所有人进入统一空间,观看忘羡的前世今生,知晓未来的发展以及自己的未来直播体,观影体,阅图体,穿越
残缺的笑1005
我以奥术登临神座
我以奥术登临神座
大神级代练的李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神启》游戏之中,成为了沉迷魔法的子爵大人。 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硝烟四起的大陆全面战争、波澜壮阔的异世界远征、世界树的莫名腐朽、危机四伏的深渊恶魔入侵......李斯表示自己有点慌。 ......还好游戏系统还在,自己还拥有【全能者】天赋。依靠前世记忆,转职奥术师,解析元素模型,重塑世界规则,一步一步登临那无上的宝座。 ......玩家们吐槽他: “这个
危楼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