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1114章事关利益皇太孙算什么,弹劾的奏折如雪花(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14章事关利益皇太孙算什么,弹劾的奏折如雪花

白糖工坊关停,甘蔗哪有出路?

商贾们赔钱已成定局,甘蔗种植户也相当凄惨。

辛苦了一年,种出的甘蔗却毫无销路。

很快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

“据说是皇太孙不满燕王,放话出来,不许贺家跟燕王合作。”

“贺家不敢忤逆皇太孙,也不敢跟燕王府作对,只好将白糖工坊和匠人都赔给了燕王府。”

“这个……”

听者都勃然大怒。

“皇太孙忌惮燕王,为何连白糖工坊也不放过?”

“对啊,白糖工坊停了,咱辛苦一年种的甘蔗怎么办?”

“咱都收了一千斤甘蔗了,亏大了。”

“甘蔗要是销不出去,今年可怎么活啊?”

“快,去问知县。”

“不行,得找知府。”

“对,这么多人活路都断了,必须上诉。”

很快。

江西,广东这些府衙门口,被前来讨公道的士绅、商贾和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

南方这些地域,文风盛行,能有多余地种植甘蔗几乎都是名门望族。

而且有这么多田地者,不是家中有人为官,就是背景底蕴深厚的望族。

这些人堵着衙门,官吏们哪敢怠慢。

看到这么多人怒气冲冲堵门讨要公道,大小官员都忙得焦头烂额。

可是此事还不能不管。

毕竟,甘蔗亏损也有他们的份。

而那身份高贵的皇太孙!

哼!

关乎自身利益,士绅们才不管皇太孙是谁?

难不成为了皇太孙要饿死自己吗?

知县和知府们哪敢耽搁。

顿时。

弹劾的折子,如雪花般飘进京城。

“什么?家里亏了血本,大丰收的上千亩甘蔗,无人收购,只能当牲口饲料?”

“整个江西都这么惨。”

“许多士绅连棺材本都用来种甘蔗,甚至还去借了高利贷。”

“这次血本无归自杀的人不在少数。”

“竟然这么惨!”

“广东福建那边也一样。”

“简直愚蠢,皇太孙不让贺家跟燕王府合作,你们为何不控制住制糖匠人?”

“还不快去联系一下北方的制糖工坊?”

“北方路途遥远,况且白糖工坊也不多,等甘蔗运过去,收益都不够路费。”

“那么,江西、广东、福建甘蔗,不就是一文不值了?”

“燕王太狠了!”

“这事要怪就怪黄子澄,是他给皇太孙出的主意。”

“燕王府如此强盛,一个商贾又岂能左右得了。”

“这次,定不能再纵容黄子澄……”

……

虽然对皇太孙的鲁莽行为恨之入骨。

但他毕竟是大明储君。

如此身份,即便是错了,也是身边人的责任。

江西、广东、福建的大小官员,对黄子澄非常记恨。

很快,这些官吏私底下合计着,怎么去弹劾黄子澄?

大家心照不宣。

帝王永远都不能出错,特别是这个皇太孙。

那么就要将矛头直指黄子澄的罪孽了。

白糖作坊关停后,江西、广东、福建百姓甘蔗无销路,损失惨重。

大江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乘风万里
乘风万里
距离竞聘报社副总编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上司被抓,我被发落去农村养猪……
易克1
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
关于六零年代,采购员的悠闲生活:(日常+穿越+空间+物资)一名21世纪的社畜,一场意外穿越到1959年的南锣鼓巷,凭借一个空间戒指在这个年代又能过得如何呢?
烟囱不语
龙栖于野
龙栖于野
【软萌坚韧小公主+冷峻腹黑江湖少侠,甜宠+冒险+家国情怀】 楚雪寒是林国唯一的小公主,圣上和皇后的掌上明珠。可惜自六岁落水以后突然失语…… 十六岁生辰前夕,王兄带回来的江湖朋友沈凌霄送给她一把精致短剑作为生辰礼。 沈凌霄虽不喜欢朝堂的尔虞我诈,但…… 这小公主也太娇软可爱了吧! 他发誓要把她从皇宫带出去! 一日,沈凌霄在他的凌渊阁中当着众多江湖掌门的面,左手拿着糖人,右手捏住她的下巴。 “说话,
布丁爱喝牛奶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
关于双重人格大佬的极致偏宠:婚前,夜总说:“夜家家训,不能做渣男。”所以,他娶了她。婚后,他护她敬她,助她成长,她是他用心“教养”而成的玫瑰。……他说:“夜某护短,而且妻管严,见不得别人诬陷我的妻子。”……他曾在夜里替她暖手暖脚,将她拥入怀中,嗓音温柔缱绻:“乖,别怕,都过去了。”他的温柔哄慰,似爱人,也似父亲,像是呵护着一个珍宝。……他说:“暖,我不管你从前喜欢谁,也不在乎你心里藏着谁,但是…
步步生欢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
旁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