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559章商人出海,检验海军的时候到了(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59章商人出海,检验海军的时候到了

看着一哄而散的户部官员,朱标忍不住好奇问:

“宋师,父皇给了你特权,这么繁琐的大工程,为何不调动各部门人员共同参与,而是只有户部人员在忙碌?”

“殿下,你说说看,臣为什么要这个特权?”

朱标过来学习这么久,宋隐已经习惯他凡事问为什么。

朱标不确定的道:“难不成,宋师是需要有一个不受人指手画脚的工作环境?”

闻言,宋隐笑着点头,“还不错,猜对了一半。”

“殿下觉得,现在的朝堂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

宋隐再问,这次朱标倒是不假思索的回答,“现在的朝堂主要分为三派,宋师这边的实干派尽心尽力替朝廷分忧。”

“还有一些只忠于朝廷的中立派,另外一派是淮西家族,他们许多人倒是颇有想法,蠢蠢欲动。”

朱标自以为自己对朝堂的局势看得非常透彻,结果话落,就看到宋隐直摇头。

“殿下,朝堂应该是一个整体,却为何被殿下看成三派鼎立?”

“难不成殿下以为这几个派系,会像三国群雄分立,唯有斗个你死我活,等着看最终是谁胜出吗?”

此话一出,朱标得哑口无言。

朝堂的格局正是如此,没有错啊!

别说文武百官,就连百姓商人都知道。

“那么殿下,臣再问,你觉得臣为什么对此次工程要进行招投标?”

这次不等朱标回答,宋隐已经开口,“天下熙熙为利而来,若是臣不搞招投标,而是把所有材料都交给一个商人负责,倒是便利了,但后果呢?”

“这个商人会不会因为没有这么多优质材料,甚至为了节约成本,以次充好?”

“而劣质材料必定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从而无法完成皇上心愿,对于臣来说就是失职。”

“但若是从不同的商人手中购买材料,商人供货压力不大,也为了日后还有合作机会,自然会交出合格的材料。”

“同理,殿下觉得朝堂有的人忠心,有的人有想法,有的人安稳。”

“这样的想法,可见殿下对朝堂的认知太过片面。”

“造成这样的局面是利益分配不均,而且利益不单纯地表现在银子上。”

“朝堂上大臣们获得的利益,是根据功绩来决定权利,并由此分成了几个派系。”

“但是早期的浙东一派跟淮西一派看似平分秋色,结果呢?”

“淮西一派胜出,胡惟庸更是权力滔天,朝堂几乎成为胡惟庸的地盘,甚至让他起了造反的心思。”

“这些都是一方权力过大导致的后果。”

“跟皇上要特权时,开始所有的大臣都反对,直到得知臣的特权威胁不到他们的权利时,他们才作罢。”

宋隐连番解释,朱标听了若有所思。

朝堂上的大臣身份都是大明臣子。

但是这个身份下,却心思各异。

甚至暗中结党营私,密谋造反。

这种情况在每个朝代王朝中都层出不穷,并且无法避免。

“殿下,想要避免出现更大的危害,就要懂得驭人之术,这跟殿下学的帝王心术异曲同工。”

“殿下身为储君,就要懂得平衡,让他们为殿下所用。”

“刚才殿下说淮西一派很有想法,假设淮西一派崩盘了,殿下觉得实干派就会脚踏实地,中立派还仍然安于现状吗?”

“或者说,淮西一派像之前的浙东一派消失了,会不会崛起新的派系?”

“世事炎凉,人心叵测,即便忠臣,也不能一直保持忠诚!”

宋隐循序渐进的解释,让朱标茅塞顿开。

大江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关于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潼阳小县商贾之女,意外被容国公府俩兄弟看上,哥哥握瑜怀玉,弟弟鲜衣怒马,皆是天人之姿,不管嫁谁叶绾姝都觉得是上天赏赐的福气。却不想在她及笈宴上,原本对他疼爱有加的兄
绝尘烟客
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
侯府团宠掉马后,全京城跪求我回府
沈灵微当了国公府十五年的嫡女,一朝被告知是假的。全京城的人,都在看这场鸠占鹊巢的笑话,而她连一丝一瓦都没带,转身就走。所有人都在等她哭求着重回高门,可谁也不知道——东街茶楼的账房是她亲手调教的神算子,
苏咔咔
日记曝光后我被四个侯爷盯上了
日记曝光后我被四个侯爷盯上了
【团宠+万人迷+穿书+金手指+扮猪吃老虎+全员大佬+甜宠爽文】全家梦到我的日记后开始嘎嘎乱杀,他们负责乱杀,我负责嘎嘎。李意欢穿成了万人迷文里的恶毒女配。清楚的知道书里原主最终落了一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一筐星星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关于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末世九级水木双系异能者林馨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当一条咸鱼。结果没等到老就为了保护基地跟丧尸王同归于尽,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来到一个山清水
谢家七公子
重生70,软包子的翻身日常
重生70,软包子的翻身日常
时余长得好,学习好,本该有个很好的前程,可一个城里来的女知青毁了她。女知青与她的未婚夫勾搭成奸,陷害她背上害人的罪名,让她声名狼藉,连累亲人,最后她家破人亡,失去一切,不得不远走他乡。所幸,她遇到了一
银桑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