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69章 第 169 章【三更合一】
挣着抢着让盛言楚买他们的盐,主要是他们真的走投无路了,楼彧久而不开门做生意,他们没地换粮食,难道去吃海鱼,得了吧,便是死,他们也不敢吃那玩意,再说了,顿顿吃鱼也行不通啊。
这边,楼彧
敞开门,笑吟吟地望着盛言楚,语气缠绵:“盛大人,里边请吧——”
盛言楚莫名其妙打了个冷颤,怎么回事,楼彧看他的眼神怎么感觉这么油腻。
楼彧笑容放大,盛言楚一来就是几万两的进账,不是肥肉是什么?
说明来意,两人愉快的签署了生意,等盛言楚的人一走,楼彧将眼巴巴候在楼宅外边的盐民叫了进来。
价格低是低了些,但不卖能怎么办?放在仓库里生虫?
咬咬牙,几人纷纷上前按了红手印。
当天,邺城成千的盐民挑着担子在楼宅那条街排起长队,楼彧虽是盐商,但近几年在其他行业也有涉足,就像盛言楚一样,当年因做锅子铺的缘故,和各路的生意人都有一些交情。
楼彧亦是,盐民要银子的,过了秤就给银子,要米粮的,则先领印有楼家徽章的票子,隔三日后再来楼家凭票领取米粮。
这些粮食都是楼彧从粮商伙伴那里换来的,楼彧拿到手的价钱当然比寻常人要便宜。
过好秤的盐则一车一车的往邺城码头送,拿到盐,陵州渔民立即杀鱼腌鱼。
如此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在府衙里享乐的几位邺城官员,得知找盐商楼彧买盐的人就是盛言楚,几人悔的捶胸顿足。
盐商不归他们管辖,自有朝廷盐政官派往各地的盐课大使掌批,但若是邺城卖不出去的盐由他们经手牵线搭上盛言楚,那可是大功一件。
有人脑子反应快:“那日盛言楚找上咱们,不会要说的就是买盐的事吧?”
这句话就跟往热油里泼冷水一般,几人懊悔无及,得,送上门的功劳拱手让给楼彧了。
那几日,楼彧笑得如沐春风,几位邺城官脸则拉得老长,至于盛言楚,喜事也有一件。
-
柳持安回信了。
身份那层薄膜在两人之间早已似有若无,柳持安那日收到盛言楚的信时,五味杂陈。
丘林逸扫了眼信:“腌鱼买卖?”
冷嗤一下,丘林逸不耐烦道:“你不会真要帮他吧?”
“怎么能说是帮他呢?”柳持安大手在信上来回摩挲,一字一字翻来覆去地看。
“他若真求我,这信就不会写得这般正式,想
要我允下这事,大可换个口吻…换一个,便是杀人,我也应他,到底是那人的儿子。”
丘林逸看不惯柳持安在那悲秋伤春,夺过信直接看落款,揶揄地笑:“可偏偏人家用陵州通判的名头给你写信。”
抖了抖轻飘的信纸,丘林逸啧问:“这事你打算怎么办?”
柳持安抢回信,不着痕迹的瞪了眼好友:“此事说不得是我帮他,咱们还得谢谢他雪中送炭才对。”
丘林逸:“……”
你在瞎说什么鬼话?
盛言楚信上说的腌鱼数量不少,丘林逸唯恐柳持安一口答应了这笔买卖,便悄悄拿着信去找族里的长老,没想到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一听这事,连夜拄着拐杖敲开了柳持安的屋门。
“买!”
长老们豪气地甩下这么一个字。
这一幕直叫丘林逸看得一愣一愣的,柳持安被中州朝廷的和离妇蛊惑的没头脑,怎么长老们也…
西北各部买腌鱼自有他们的道理,他们是不买不行。
-
盛言楚拿到信后,当场将好消息告知给了陵州渔民,渔民们望着船板撑架上一排排的咸干鱼,得知它们有了出路,一个个汉子抱头哭得跟泪人似的。
盛言楚这些年做墨石生意结交了不少商队,都是南来北往的,他人现如今就在南域,召集起来并不难。
再次见到盛言楚,几家商队皆客客气气的见了礼,谁也没想到那年临朔郡葳蕤山雪崩时在静绥小县城遇见的小秀才一晃数年过后竟成了一州的长官。
恭维一番后,盛言楚将运送腌鱼的事交代了下,乍然看到满船的腌鱼,商队领头们嘴巴合不拢。
原以为是笔小买卖,没想到货这么多
。
量大从优,陵州渔民出的运费一下折扣不少。
-
六月初三,碧空如洗,邺城码头驶进数条大船,全是商船。
邺城百姓难以忘却这一天,赶着马车的商队像蚂蚁一样陆续往船上走,腌鱼的气味久久盘旋在四周,号角鸣起,一艘艘船悠悠的往北边驶进。
为了尽快将腌鱼送至西北冷藏,盛言楚和商队规划了最短也是最适宜的北运路线。
以陵州或邺城为起点,经南域东南海面,直穿鸡鸣岛抵达静绥县,不走江南府(交不起过路费),走陆路绕过咸庆郡、西行嵊余府、北上奉河郡等地,再下船直驶西北最大的伽梨江,一路畅通运到玉山脚下。
这条水上航线长,陆路也不短,和华宓君说笑时,盛言楚不好取名,便戏称为‘腌鱼之路’。:,,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春绿可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