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学概要

12. 第11集《佛法修学概要》(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12. 第11集《佛法修学概要》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学员,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八面。fanghuaxs

我们讲到正宗分的第二个大科,乙二,正见篇第二。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这个观念,如果是套用在修行上,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的修行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比方说我们佛弟子去造了一个善业,外道也同时跟我们造了同样一个善业,但这两个结果是不一样的。一个慈善家或者是外道、其它的宗教,他造了一个善业,这个善业的力量会引导他到天上享受安乐的果报,但这个果报享受完以后,就完全消失掉了。这个善业对他来说,只是生命当中增加了一个美好的梦境,如此而已。

但是佛弟子造了一个善业,这个善业也会把这个佛弟子带到天上去享受快乐,但是这个力量没有消失掉,他来到人间时,会继续亲近三宝,这个善业的力量会引导他继续地修学佛法,继续地趋向于无上菩提,因为这两个人坐在一个不同的车乘。我们可以这样讲,你如果没有学佛,你很难造作一个业力把你带到三界以外,你不可能乘到一个超越三界以外的车乘,不可能,你不管做什么业都不可能了生死,不可能。

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别呢?因为过程很重要。佛弟子在造善业的时候,前面有一个理观智慧的引导,他有观照的智慧,就像这个车子它有马车,它有马在引导这个车子,那么理观的智慧引导就造成我们在种下这个业因种子的时候,这个刚开始种下的业因就不一样了,自然长出不同的水果。

理观的智慧,在整个我们《佛法概要》来说主要有三种的功德力,就是引导力、安住力、调伏力三种功德力,这三个功德力都跟智慧有关系。那么我们前面第一堂课讲到了发菩提心,就是说你在修学善业之前,你必须把善业的前面安上一个很重要的马车,就是我们未来的愿景,一种往生净土的愿景,一个成佛的愿景,你才能够让这个善业未来对我们会产生一种往生净土、圆成佛道的一个引导。

关于发菩提心的引导,省庵大师讲到两点非常重要,上一堂课已经讲过,我们再复习一下。第一个他讲到“心真则事实”,第二个他讲“愿广则行深”。我们一般人很难发起一种真实的心,很难,我们一般在修学善法都是虚妄的,虚妄的心,虽然是善念,但是虚妄。

什么叫虚妄呢?什么是真实呢?《楞严经》的定义就是说,你这个心发出来,只要你要靠因缘的力量来支持你,你要靠外境的环境来支持你,你的心全部是虚妄的,不真实的。

比方说我要有钱我才可以布施,这种心虚妄,你是带条件的;我要有时间我才可以来听经,虚妄;我要没有人干扰我,我才可以提起佛号来念佛,这个念佛的心虚妄的。

为什么你假借外境产生的造业力是虚妄呢?因为《楞严经》说你的心刚开始成立的过程是你跟外境借来的,你要假借很多的因缘,你这个心才能够发动出来,那你这个心是不得做主,就是说你这个心要假借外境的因缘来支持你,就好像说你今天有一千块,但是你这一千块呢,你跟某甲借三百块,你跟某乙借三百块,跟某丙借四百块,结果你一块钱都没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造了那么多的善业,我们现在还在流转,因为我们没有发过一个真实的心,我们过去生所有的修学都是带条件,所以外境把你要回去的时候,你借来的东西,你总得还吧。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这个外境是由业力变现的,你只要跟外境借来的所产生的力量,你就受业力的系缚,因为这个外境是由业力主导的。所以很多人念佛,平常念得很好,到临命终生死关头现前时,他这个佛号冲不上去,因为他因地在念佛时,他的佛号、他念佛的心就带有条件。外在的环境不是你说了算,你带了太多的条件,临终时条件不会具足的。这就是为什么你临终时佛号提不起来,因为你平常念佛时带太多条件了,你跟人家借太多东西了,人家临终不见得会借你,关键在这里。

所以“心真则事实”,我们今天发了菩提心,不管外境怎么样,我一定要往生净土!我一定要圆成佛道!它是超越一切的因缘。这种心力才会在临终时帮助你超越生死。

我希望我们今天是培养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临命终会发生什么事。你不能假设身体健康时才念佛。你临终时身体不可能健康,你在加护病房插满了管子,一定有很多痛苦的感受刺激你。所以临命终时,如果有志于培养临终的正念,你一定要知道,念佛的心就不能带条件。

不能带条件怎么办呢?大智慧的佛陀说:要有一个愿望来引导你,不能由外境来引导你。佛在世的时候,目犍连尊者有一天到了忉利天,看到一个天人很庄严,他就非常地赞叹这个天人。他说:“仁者!你过去是修什么善业,得此光明庄严的果报呢?”这个天人就很谦卑地跟尊者顶礼,他说:“以前我是一个大富长者的婢女,作仆人的。我一生当中就做了一件善事而已,就是不发脾气。因为我的主人脾气很不好,我稍微做不好,他就打我骂我。我就发了一个愿:我绝对不发脾气。以此善业生到忉利天去了。”目犍连尊者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天人也是很庄严。他问:“仁者!你是修何果报,而得此天上的庄严?”那天人说:“我过去生是做生意的,我曾经发了一个愿:绝对不说妄语,不讲话则已,一讲话就讲真实语,而且这个是任何情况绝不例外。我就做了这件善事而生天了。”

这个时候目犍连尊者就起疑惑了——佛陀说要广修十善业才能生天,这两个人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情而生天,就去问伟大的佛陀。佛陀说:他们两个人虽然只做了一件事情,但是他们心中发了一个很真诚的愿力——“心真则事实”。

我们强调很多观念,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本质是石头,你是虚妄的。诸位!你要知道,你念一千万声虚妄的佛号,不能够把它转换成一句真实的佛号。为什么呢?因为它的本质是虚妄,不会因为你数量增加而改变的,不会!

那么我们平常的念佛,都是活在妄想,都是受到外境的干扰,我们一定要很多因缘的具足才念佛,所以这个念佛没有力量。

所以,伟大的佛陀出世告诉我们:不要管你今生所遭遇的环境,那个都是生灭的因缘,你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天塌不下来的。你设定一个目标,用这个目标来引导你,不要管你的环境怎么变化。所以发菩提心的意思,就是超越时空,你才能在很多因缘的刺激之下,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不管这条道路通向净土还是通向佛道。所以你发了菩提心,才有可能创造一颗真实的内心,一个不带条件的内心。否则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发出真实的心,你造的业力量都非常薄弱。这个是我们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心真则事实”。这个约着自利。

第二个,“愿广则行深”。这个地方我一再地警告所有净土宗的修学者:你念佛时除了往生的愿力以外,你最好把众生的相状放进去。有些人成就功德以后,很多众生来跟他分享。你看,“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你看看《华严经》,佛陀赞叹佛陀的功德,它是能够他受用的,佛陀的功德能够入一切法界众生的内心世界。阿罗汉做不到,阿罗汉的涅槃,没办法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在因地的时候,阿罗汉二乘圣者修空观时,他所有的步骤都具足,什么都不缺少,为什么果地的时候他只能够自受用,不能他受用呢?因为他没有把众生放进去。最后结果出现时,后悔来不及了。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的居民非常刚强难调伏,很多比丘去讲经说法,都被他们赶出来。大智慧的佛陀就叫目犍连尊者去。目犍连尊者一去,都没有显神通,他到了村庄时,所有人都出来欢迎他,看到他起大欢喜。目犍连尊者就为他们说法,他们就受三皈五戒了。

佛弟子就很奇怪!目犍连尊者去的时候,什么都没做,怎么众生就起大欢喜呢?佛陀说,目犍连尊者过去生曾经是个农夫,他当农夫到山上砍柴时,惊动了一个蜂窝,那些蜜蜂非常生气就飞出来。目犍连尊者那时起一个善念,他说,你们不要伤害我,我来生有成就一定报答你们。众生也可以跟我们感应的,它们果然没有伤害目犍连尊者。也就是目犍连尊者发了一个善愿,跟这些蜜蜂结了一个善缘。结果这一窝蜜蜂经过多生多劫的转世,就变成这个村庄的农民,结果看到目犍连尊者就非常欢喜,这是过去因地种下的善缘。

所以,我们今天要注意,当我们建立一个很坚定的佛号力量时,你有两个选择:第一个,你就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完全扣着你的身心世界来念佛。你到净土时会发觉你跟众生很难互动,到后半段你就很难走了,因为菩提道刚开始了生死时,是自己的事情,到了后半段时,你完全要利用众生来历事炼心。

你看《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你要有众生的树根,才有菩萨的华果。你看菩萨后段的六波罗蜜,完全在众生身上修学所有的功德庄严。我们刚开始追求叫“自性清净”,但是你难道不需要为以后先做布局吗?所以你要注意,每一句佛号的过程是很重要。当你把这个佛号栽培到内心的阿赖耶识时,请注意你的过程:第一个,它是不是真实;第二个,它是不是广大,你是不是把众生的因素放进去。

这就是为什么忏公师父把发愿文,“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都是自利。后面一句以前的古人说是“不退菩萨为伴侣”,忏公师父把它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高明啊!你发了不同的愿,未来会有不同的结果,“回入娑婆度有情”,就是你在因地时,就把众生的因素放进去。恭喜你!到了净土时,你后段的菩提道会走得非常顺利,因为有很多众生跟你结缘,你在修波罗蜜时进步就很快。

诸位要知道,在了生死的这块,众生对我们是障碍的,这是事实,你的冤亲债主会障碍你。但是后半段刚好相反,后半段,众生对我们是加分的,帮助的。但是你不能等到未来,结果发现错了再来改,千万不要这样做。你看《法华经》,做什么事情你最好一次到位,不要一开始就做错了,到后来再改来改去。阿罗汉就是这样子,一开始也不好好地跟佛陀学发菩提心,到最后痛哭流涕,然后在改的过程当中,留下很多习气,弄得自己很痛苦。

所以,第二个选择,我希望我们今天学佛,你最好是一次到位。你刚开始就走对,不要后来改来改去,很麻烦。为什么呢?因为你迟早要成佛。不管你愿不愿意,这条路迟早要走,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二乘永久地停留下去。

发菩提心就是说,既然迟早要做,迟早要面对,你刚开始就把它做好,把它做对,这条路就把它铺直,不要走得弯弯曲曲的再绕回来,叫“直趋大乘”,我们叫作一佛乘。佛教的因缘果报最重要就是因地,你因地种对了,后面的路就顺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时要告诉大家,你要有一个圆满的规划。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你不能等做到之后再规划,这个就是前面讲的引导力。

你的每一句佛号都必须有两个引导:第一个,往生净土的引导;第二个,圆成佛道的引导。这样每一句佛号对你都是最好的效果、最大的用处,同样一句佛号,你栽下的因地是圆满的。这就是我们前面一堂课讲的,你学佛的时候,先把自己的因地,未来的路线铺好。

当我们有目标以后怎么办呢?怎么才能慢慢地趋向目标呢?这是讲第二件事情了,就是当我们有一个引导力时,要怎么做一个调伏跟安住,慢慢地破除内外的障碍,趋向我们的目标。

这个地方有三科。先看第一科,总标研习教理的重要。先讲一讲,为什么设定目标以后,不马上修行,要先研究教理呢?先把这个教理的重要性说出来;第二个,别示教理的差别内容。大乘的教理有哪些要注意的,佛陀讲那么多经典,到底有哪些重要的观念,我们要把它先挑出来说明;第三个,会通诸说明实相正印。

在大乘里面有这么多的教理,有没有一个教理是能够一以贯之的?吾道一以贯之,能够找到一个根本的核心思想,把佛陀的三藏十二部经典贯穿起来,有没有这个道理?我们到第三个时候来谈一谈,就是我们学了这么多教理,到底有没有一个核心思想能够贯穿起来。

丙一、总标研习教理的重要分二:丁一、蕅益大师的开示;丁二、莲池大师的开示;丁三、八正道

我们先看第一个,为什么要研究教理,总标研习教理的重要。

丁一、蕅益大师的开示分三:戊一、总标;戊二、导正错误的知见;戊三、结劝

我们先把蕅益大师的这段开示念一遍,请合掌。

戊一、总标

这段的论文有三大段,先看第一段的总标。

“讨究佛法,第一要务。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况弟子乎?”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巫师:从魔药综艺开始抽卡变强
巫师:从魔药综艺开始抽卡变强
穿越同名,刚刚苏醒。原身是一个百万粉丝的魔药up主,主打专业,甚至一个巫界新综艺节目《魔药大师》直邀成为参赛选手!本是好事,只是有一点小问题……原身都是吹的。想服药退赛,没把握好药量,被自己的毒剂毒寄了……这才有了李道显穿越的余地。眼见开赛在即,李道显把心一横,正打算继续原身退赛计划……【天才角色抽卡系统开启!新手卡池已确定!新手礼包正在抽取……抽到天才角色——混血王子斯内普!】嗯?李道显看了看
一直摸肚子
从放大修炼效果开始成神
从放大修炼效果开始成神
妖物横行的玄幻世界。叶云穿越而来,获得修炼成果放大系统。别人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叶云一分努力,却能以十倍以上的倍数无限放大收获。吃一颗丹药,修炼成果放大十倍,相当于吃下十颗丹药的效果!练一遍武技,修炼成果放大百倍,得到练一百遍武技的感悟!苦修一天,修炼成果放大千倍,增长三年的武道修为!某一日,当叶云踏上诸天万界之巅的时候,万族天骄强者都傻眼了。大家同样勤奋努力,凭什么你这么快就成神了?
三月雨
NBA: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王毅詹姆斯
NBA:开局一张三分体验卡王毅詹姆斯
在NBA流浪两年的王毅,在与湖人10天短合同的最后一天,突然获得超神三分体验卡,从此开启了一代超级巨星的传奇之旅。库里:他的三分在历史上是独一档的。欧文:他的运球比我风骚。詹姆斯:他的追身大帽,让我想起了年轻时候的我。伦纳德:说实话,我防不住他。而他最牛逼之处在于,他吹过的所有牛逼,全都实现了。
一江秋月
一天一突破,女帝震惊了
一天一突破,女帝震惊了
关于一天一突破,女帝震惊了:路凡穿越到玄幻世界,开局就被邪恶修士抓起来,要炼化成丹药。他在这时获得悟性逆天系统,一天一个大境界。早上:养气初期。中午:养气中期。下午:养气后期。晚上:养气大圆满。第二天早上,运气初期,以此类推。我不用修炼,每天都能提升一个大境界。境界划分:养气、运气、聚气、炼气、暴气、兵气、象气、化气、气宗。血魄变、灵魂变、虚空变、五行变、阴阳变、领域变、鬼神变、星辰变、不死变。
落下孤灯
镇国神婿
镇国神婿
华夏第一家族少主,天下第一奇门传人楚尘,学成下山途中,意外封印了自己的双魂五魄,当了五年的傻子上门女婿。
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