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6章 冬至
三天的试营业很快过去,到了正式营业时,麦穗板面馆热度依旧不减。而随着时间不断推移,进入到了十二月底,越来越多人知道奎星路新开了一家味道很好的板面馆,导致生意每天都很火热。
冬至日,农历腊月初一,天气已经很冷,距离过年只剩下一个月,街面上行人很少,偶尔有路过也都穿着厚厚的棉大衣,脚步匆匆。麦穗的板面馆内却是另外一种景象。
大堂里十几张桌子全都坐满了吃饭的客人,楼上的包厢也都被预定出去。吃面的吃面,喝酒的喝酒,整个饭馆闹哄哄,人声沸天。
张盼盼作为饭馆里唯一的服务员,忙的是脚不沾地,时而要给客人端饭上菜,时而要倒茶送水,时而楼上又喊着加菜加酒,不知不觉间,全身都被汗水浸湿。
麦穗更是如此。她在厨房做饭,本身因为火灶就很热,再加上一碗碗面、一道道菜不停歇地要做出来,几乎都没有空闲的时候,以至于整个人汗流浃背,仿佛从水塘里捞出来一样。
“姐,在这样下去不行,现在客人实在太多了,我都要忙不过来了,恁就更不用提了……得想办法多找个人来帮忙了。”张盼盼得空来到后厨,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下去,随后擦了擦额头的汗,忍不住说道。
“是该找人帮忙了,要不然咱俩非累死不可。”麦穗一边忙活着灶台,一边头也不回地说道。
她实在没想到,随着进入到冬至,吃面的人居然越来越多。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板面馆几乎每天都爆满,前来就餐的食客基本上都是市政府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其中青年占据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麦穗猜想,或许是因为年关将近,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回来所导致。
板面馆火爆,固然是个好事,但却让她俩有些忙不过来了,张盼盼光是招待顾客,都能忙得晕头转向,而她就更不用提了。
只要一到饭店,客人便一股脑涌入进来,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坐满,需要做的面是一碗接着一碗,几乎不停歇。
短时间内还好,可长此以往肯定不行。
“先坚持坚持,这两天我就开始贴告示,再招个服务员来。”麦穗安慰道。
“不仅要找服务员,姐你还得找个帮厨。”厨房里火灶的声音很大,使得张盼盼也需要大声说话,“姐,现在客人太多了,你一个人不能这样干下去了,要不然人都得废掉!”
“我知道嘞,这件事咱俩回头再琢磨,你先休息休息。”麦穗答应了一声。
张盼盼点点头,可还没坐下来休息一会,就听着楼上又有人在喊她。
“来了!”
张盼盼回应一声,顺手将麦穗刚做好的几碗面给端走,分别送给客人,随即这才拎着茶壶上了二楼。
从下午四点钟一直忙活到晚上九点多点,客人少了很多,麦穗和张盼盼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楼上还有几桌?”麦穗擦了擦脸上的汗,随口问道。
直到擦的时候才发现,搭在脖子上的毛巾都已经彻底被汗透,拧了一下居然都能拧出来不少水,而整个人更是有些晕眩,喝了一大口水,终于感觉像是活了过来,又坐在椅子上喘了一会,才彻底平复下来。
“楼上还有三桌,都喝大了,估计一会就走了。”张盼盼回答道。她现在也是脸色红扑扑,额头大汗淋漓,甚至头发都略微湿了,一股股白色的水蒸气都从头顶冒出来,一看就知道也是累得不行。
大厅里还有三四桌客人,基本上也都喝酒了,不过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显然都没醉。
麦穗用拧干的毛巾擦着脖子和额头,随后又放回在肩膀上搭着,这才说道:“这边的生意太好了,咱们确实得赶紧找人帮忙,要不然就靠咱俩,一天两天的还行,时间久了谁都扛不住。不过服务员好找,就是帮厨比较麻烦,主要是咱也不知道给开多少钱工资,何况是这个时间点,怕是不好找人。”
“那也得着啊,恁一个人干后厨所有的工作,那不得累毁。”张盼盼说道。
麦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虽然她从不怕累,但眼下这种累已经超出了负荷。麦穗不是傻子,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干下去,要不然非把身体累坏不可,到时候挣再多钱,也都没有了意义。
“回头我问问,看看可有熟练工。”麦穗说道。
张盼盼点点头,没有再说下去。毕竟她只是板面馆的员工,点到为止就好,不能说得太深。
今天关店比较早,晚上十点钟客人就走完了,俩人收拾好东西,就将店给关上,这时就见着娃蛋带着小薇从外面蹦蹦跳跳跑了进来。
“恁从放学就带着妹妹跑出去,到现在才回来,干啥去了?”麦穗问道。
“哥哥带我去他同学家玩了。”娃蛋还没说话,小薇就奶声奶气地说道。
“去恁哥同学家玩啥?”
“哥哥同学家里买了松树,还挂了好多五颜六色的彩灯,说是要过圣诞节,还说让我过两天去他家里一起过圣诞,到时候会给我送礼物。”小薇说道。
“圣诞节?这是啥节日?”麦穗一头雾水。
旁边的张盼盼说道:“姐,这是西方的节日,说是哪个西方人的生日,俺在南方的时候也见过那些人过,许多年轻人甚至还都衍生出跨年嘞,就是阳历十二月三十号的时候,聚在一起在外面过年。”
“大冬天的跑外面过年,真不嫌冷吗?”麦穗有些诧异。
张盼盼笑着说道:“年轻人的玩意,为的就是个热闹。”
“俺妈,到时候我能不能去呀?”小薇凑到麦穗身边,撒娇似的说道。
“去呗,人家请你了你就去呗,不过也别空着手去,既然是过年,到时候我也帮你准备一份礼物,你去送给人家。”麦穗说道。
虽然她有些无法理解,但既然别人邀请了,也得准备一份礼物,这是基本的礼貌问题。
“谢谢俺妈。”小薇很是高兴的说道。
“行了,先去用热水洗洗脸,看恁俩大冬天跑一下午,冻得脸都通红,哪天要是耳朵冻裂了就知道疼了。”
“俺不怕,下午在同学家吃了饺子。”娃蛋嘿嘿一笑。
听到这话,麦穗才陡然反应过来,今天居然是冬至日,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了。
皖北中原地区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据传这个习俗源自医圣张仲景。那时他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行医救人,后来辞官归乡到南阳。回到家时正值冬季,他看到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上都涨了冻疮,于是便让弟子在南阳搭起医棚,以‘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将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中熬煮,而后剁碎用面皮包起成娇耳,煮熟后分给乡民,人们吃了后便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也都被医治好。因为张仲景开始开铺救人这一天刚好是冬至,所以后来很多人为了纪念他,都会在冬至这一天包娇耳,叫得多了也就成了饺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俗。
“你看咱俩,天天忙活着晕头转向,连今天是冬至吃饺子都忘了……正好冰柜里还有一些羊肉馅的饺子,我给下了,咱们也吃点。”麦穗说道。
冬至吃饺子可是大事,在北方的重要性如同端午吃粽子一样。是以哪怕现在都已经晚上十点钟,麦穗想起来后还是打算吃一顿。
“也好,咱们也吃点……姐你就别忙活了,先歇着吧,我来弄好了。”张盼盼说着,将麦穗给按在椅子上,自己跑到后厨烧水下饺子。
趁着这个时间,麦穗走到前台,将抽屉里的钱拿出来数了数,抛开之前准备的零钱,今天的营业额总共有一千五百多块钱,破了麦穗自从开板面馆以来的纪录。
麦穗将皱巴巴的钱都叠整齐,很是高兴地想道:“已经连续五天营业额破千了……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这个月怕是能够纯赚两万。到时候加上之前积攒的钱,以及搬到新店后的盈利,到了年底,除了能把楚家的三万给了,还能剩下不少,今年回家后,可以让俺爸俺妈过个好年了!”
过年,对于小孩而言,是一年来最好的日子,因为有大鱼大肉和糖果吃,还能在地上捡鞭炮,且即便犯了错,家长也不会教训。然而对于大人,特别是农民而言,属实不算好。
因为过年还有另外一个俗称,年关。
乡下有句古话,年关年关,穷人一关。在以前的时候,每逢到了农历年底,这一年来欠的租、负的债就到了必须要偿还,使得过年像过关一样。
而且,到了过年还需要买新衣服、杀猪宰羊,外加农村年轻人也都会在这个时候结婚,亲戚也需要随份子,这都是一大笔开销。
就比如往年,麦穗家里重地一年到头,或许能赚个两千多块钱,但光是一个过年至少就得花去四五百,这还是极尽节俭的情况下。倘若遇到村里边谁家老人去世、新人结婚,还需要随份子,一户至少也得五十块钱。
更重要的是。
麦穗还记得去年腊月三十,父亲为了她签下的字据,舍出去老脸跑出去借钱,如今也到了偿还的时候。有了这些钱,今年起码能过得好一些,不至于被讨债的追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