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06章 下南洋
入冬。
风往南吹。
海船随风南下,极为便捷。
船长魏安站在船头感受着海风,露出微笑,“信风起,扬帆,启航!”
广州港口里,一支舰队收锚扬帆起航,这支由六条大船组成的舰队即将前往巴达维亚。
领头的旗舰是广州号,一条澳门葡萄牙人出售给大明的风帆武装商船,可装载三十二门大炮,排水量五百多吨,船上满载着生丝、丝绸、棉布、瓷器、茶叶等,还有许多要前往的商人。
随着朝廷全面放开海禁,以往华人偷偷出海经商,甚至有国不敢归,现在完全改变了。只要在官府申请出海许可证,拿到护照办理签证后就可以出港了,甚至也并不强制要求一年内必须返回。
办证的费用也不高。
唯一的限制,就是禁止妇女出国,也不许十八岁以下的男人出国。
船上除了华商,还有一批荷兰人,他们是之前台湾投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先接走了公司的职员、佣兵等,一些据点的奴隶、低级雇员,就被留在了后面。
因为撤离成本,东印度公司干脆把许多奴隶直接卖给了大明,充抵部份赔款。
剩下的职员,陆续被撤到了广州,分批搭乘商船南下。
这次航行,魏安是舰队指挥,他是广州市舶司的官员,这次前往巴达维亚也是代表大明绍天朝廷官方前往贸易和外交。
舰队六条船,广州号就是官船,上面的炮和护卫都是水师的。
船上也都是官货。
而其余五条大船,有两条是隶属于皇家的大明皇家南洋商行的,货都是皇家的。
剩下三条船,则是海商们的船,船上的货,则是许多海商货主的。
三条船,有两条是郑氏的船。
陈魏如是徽商,他以往也跑过南洋几次,都是搭乘郑氏的船,所以也熟门熟路,他的族人,母亲兄弟妻儿都在家乡徽州,但他在巴达维亚附近的万丹港,还买了三个当地的妾,有一所宅子一块土地,有两个当地雇佣的僮仆和四个婢女。
甚至在万丹生了三个女儿。
他之前三年没回国,只是定期寄钱回家,他怕回家后不能再出海,夏天时听说局势大变,江南安稳,尤其是朝廷海贸政策变了后,便终于忍不住在五月搭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北上,采买了许多粮食棉花蔗糖回国,先到广州然后再经大瘐岭入江西,一路沿赣江水运至长江,顺利返回徽州老家。
在老家并没呆多久,他便采购了一批家乡的祁门红茶,然后又到了广州,等到十一月风起,终于又再次踏上去南洋之路。
只是这一次,他怀里还揣着护照签证,坐的虽然还是郑氏的海船,但却是朝廷的商船队,不仅货物的运费降低了,而且安全也更有保障了。
郑家船上的大班郭佩是陈魏如的老相识了。
他们习惯称郭佩大班,下南洋的商人们习惯这样称呼那些船主,不过一般情况下,大班也不是真正的船主,海船风险大,收益也高,但如果沉没等,就血本无归。
所以商人们习惯合伙,比如十个海商各出一条船,交叉入股,这样就算一条船沉了,但只要其它船有安全的,那么其收益都能保证。
他们还往往会雇佣一些经验丰富的船长,给予他们一定的身股分红,这些船长虽不是真正的船东,但在海上,一切他们说了算,他们负责船只航行和船上的秩序安全,手底下往往还会有一支护卫武装。
郭佩就是个这样的大班,是郑氏集团名下的,自己以前常跑厦门到巴达维亚,这次也是先从厦门到广州,再一起南下。
郭佩的船有许多股东,平国公郑芝龙、延平郡公朱成功、福清伯颜克英等数十人,郭佩自己也有一股,他还额外有身股。
对于这趟航行,他很是乐观。
陈魏如还碰到两个在巴达维亚认识的朋友,杨营杨课兄弟俩,他们都是潮汕人,也是很早下南洋闯荡,兄弟俩都在巴达维亚娶了华人后裔女子为妻,并生儿育女,这次兄弟俩也是听闻国内有变,特意回来祭祖,并采购了一批茶叶回去。
他们采购的是福建武夷茶,发酵的红茶在海外较受欢迎。
杨营兄弟本钱不多,每人各只采购了三百两的武夷茶,这次他们还带了几个族人一起出海,族人也采买了一批茶叶,他们是头次出海,如今没有海禁,让他们可以不用偷偷摸摸出海,都盼着能出海赚钱。
六条船上,满载货物。
舱底最下面装的是较重的瓷器,稳重还能压舱,上面则是用箩筐装的茶叶,还能给瓷器予以保护,再上面则是丝绸等一些货物。
不少搭船南下的商人,携带的货物都以茶叶为主,茶叶现在海外也越来越受欢迎,需要大,利润高。
据说英国人就很喜欢红茶。
大明茶叶现在广州、宁波等地出口,红茶一担二十六两,绿茶一担二十四两。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