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1章 人的另一面,张牙舞爪(5)
“我给楼里放大假了,自开业以来,大家都没踏实休息过。”我一面忙乎着开灯、烧水,一面解释。
“就剩你自己了?”王哲老师颇为惊讶地问。
“就剩我自己了。”我点点头,怅然若失之感涌上心头。
王哲老师的眉毛舒展了一下,说:“唐晚晚,我虚长你几岁,见得事比你多些,尤其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走邪心的人太多了。去年我要办展览,几乎所有接触的人都怂恿我搞场拍卖,什么是拍卖?就是洗钱!无论一件作品能卖多少钱,归根结底都只是身为他人工具的价值,并不是艺术本身的价值。我不想艺术这样堕落,才久久无法落地展览。只有你,莫名其妙的跟我说让我在你这里办画展,还什么都听我的,我坐在这里等了你一下午,你什么要求都没提,又过了一星期,你也没私下联系我,像其他人那样试图‘用艺术做点事’。我当时想,这丫头不是太傻,就是城府太深。”
“但最终,您还是愿意相信她只是傻。”精卫填海插了一句。
“对,或者说,是我真心希望她就是傻。”王哲老师说,“当然,她也没有辜负我的厚望。”
“我还一直以为自己挺聪明的,没想到在你们眼里居然是个傻子……”我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接受他们的这番评价。”
“你这叫大智若愚。”精卫填海说。
“唐老板,您要是方便的话,让我们书画协会在这里做个交流基地吧!我们这些人都很随性,也不用照顾。就让我们来写写画画、聊聊天、喝喝茶就行了!”
“我怎么觉得我这一直就是协会的基地啊!看来之前还是我自以为是了?”我笑着说。
我心里自然知道,王老师是想帮我。做餐饮最怕的就是没有人气,只要能一直人来人往的,就总有希望。
艺术家群体在社会中常常是被人另眼相看的,无论做出对一般人来说多么突兀的事情,都可以因为一句“他是个艺术家嘛”变得合情合理。于是不少艺术家专门把逆势而行当作自己的行为准则,怀着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决心,彰显自己身为社会的反思者、文明的推动者所应表现出的特立独行、超然物外。
具体的表现就是:竹苑越是受到质疑,越是被人避而远之,他们越是要大张旗鼓、热热闹闹的让这里风生水起、人声鼎沸。
艺术家群体的光临完全改变了竹苑的气氛,以前竹苑是个伺候老爷们的小丫头,每日小心翼翼,唯恐有什么不周到。现在这些异想天开,随心所欲的艺术家完全不用人伺候,甚至抵触被人伺候。他们颇有兴致地自己配茶、煮水,甚至会自己找厨房开火做饭,还会自己跑到后院去逗猫。而且常常有艺术家半夜睡不着觉,凌晨三四点钟跑到竹苑来。或者凌晨三四点钟才从竹苑离开。
竹苑也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打烊时间,后来我干脆直接把大门钥匙藏在了一块石板下,第一个来的,无论多早,就自己开门进来,最后一个走的人,无论多晚,把门锁好,把钥匙重新放回石板底下。
竹苑不再只对充值会员开放,但为了保证整体的艺术氛围和消费人群的素质,改为收取一个价格不高但足以让对茶、对艺术毫无兴趣之人嗤之以鼻的进门费。虽然大多数的散客消费者因此对竹苑更加排斥,街头巷尾关于竹苑的传闻也越发悬乎。但若是遇到对的人,只要是在门口张望楼内书满墙的书画,都会眼睛亮起来,若是还能听见艺术家们高谈阔论、或是在举办小型的研讨会,甚至是现场作画,就更令人欲罢不能了。
于是那些向往诗情画意的文艺青年、渴望脱俗情趣的小情侣、想要彰显品味的中年人,都会像参观美术馆一样欣然支付门票,并以在此结识一些艺术家为荣。
艺术家们不会拒绝结识这些愿意花钱进来的人,倒不是因为人家花钱了,而是这些人必然是对艺术有兴趣、愿意欣赏艺术、甚至崇拜艺术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也是性情中人,有经济实力的,聊着聊着可能就一激动买幅作品;没有经济实力的,倒也能有些谈天论道的风骨。
就这么说吧,个把月的功夫,竹苑里竟然先后举行了两场拜师礼……
昼间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