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

第287章 汴梁有礼心情悦(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87章 汴梁有礼心情悦

廖望赶忙回答,“大人,卑职知道。这些香露肯定要送给达官贵人。”

“聪明,聪明啊廖望。我一早就感觉你是个人才。”

廖望挠挠头,“大人,我还是喜欢你夸我作战勇猛。”

廖望带着三十个士兵押运着三十万两白银,及满车的货物去往汴梁。

因为高俅的大军出动,南方一带道路安全的很。

廖望他们只用了半个月就到了汴梁。

汴梁城还似往常一样繁华。达官贵人,富绅豪贾都在汴河旁乘凉。

他们看见有兵丁押着车队而过,都伸长了脖子观看。

“自从高太尉带兵出征,都是见着车马往外送银子,今日倒是稀奇,怎么还有往里送银子的呢?”

他们见牛车上插着东夷府的旗帜,“呵,感情是来自哪鸟不拉屎的地方。”

“鸟不拉屎?东夷府很荒凉吗?莫非都是黄沙?”

“不仅有黄沙,还有滔滔海水。你说这样的地方,鸟有什么东西能吃?

鸟没有东西吃,你说它怎么拉屎?”

不论什么时候,都有这样的老懂。他们什么都懂,但却没有一样能说对。

这是因为他们走的路少,看的风景少吗?

不!这是因为他们固执。把自己的脑子缩在自己的壳里。

徽宗皇帝看见桌上的催缴奏折,也是恼怒。

“梁山贼人真是该死。为了剿灭他们,朕的银子每日都花的如流水一般。

高俅出征才短短一月,屁的成果没有,就又来要粮饷。

这二十万两白银从何而来?莫非他以为朕是摇钱树不成?”

“李延,你在那里鬼鬼祟祟做什么?有什么坏消息一并报来。

朕难道还怕事不成?”

李延微笑,“官家,是好消息。”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徽宗皇帝看着李延。

“是潘大人送银子来了!”

“潘大人?”徽宗皇帝疑惑。

朝堂之上,姓潘者众。他一时找不清是哪个?

“是白虎郎”李延忙说道。

“哈哈,是他。他给朕送了几两银子来啊?烟火厂这么快就盈利了吗?”

“陛下,是三十万两啊!”

“哦?”徽宗皇帝有点不可置信。

“东夷府也遭了梁山贼人的祸害,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李延知道他的银子肯定也能到手,心里高兴,便为潘小安美言:

“要不说白虎郎对皇帝忠诚呐!他说东夷府这样一个小府县,遭了这点兵乱,便财政吃紧。

陛下掌管天下万疆,四处用兵,该有多累啊!”

徽宗皇帝心中温暖。

他也有些感动。满朝文武身受皇恩,却各做打算。

他们也不觉得羞愧,都没有一个少年与自己贴心。

“李延,你亲自去查点清楚。若是属实,二十万两拨给高太尉,十万两收进内库。

马上就要过中秋节了。没有银子可不行啊!”

李延小跑着出去清点。

“廖将军”李延也会叫。

慌的廖望赶忙摆手,“李太监折煞小人了。小人只是个校尉,可当不得这个称呼。”

李延哈哈大笑,“你跟着白虎郎当差,早晚会飞黄腾达。”

廖望心里高兴,他赶忙趴到李延耳边,“李太监那份,我家大人已经命我送到府上。

这是清单,还请李太监笑纳。”

李延哈哈大笑,他接过清单一看,除了金银,上面还写有天竺金银首饰,勿斯里地毯,香料,珠宝等等。

“这么多,这么多真好啊!”李延感叹。

沭河小花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夺我嫁妆?和离后我搬空将军府
夺我嫁妆?和离后我搬空将军府
她出身将门,自小在金戈铁马的氛围中长大,练就了一身铮铮傲骨,行事果敢、坚毅刚强。家族荣耀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她前行的道路,本应在属于她的天地中大放异彩。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家族突遭变故,亲人被流放
佚名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
说好的受苦呢?我快被宠上天了
她睁眼醒来,竟穿越成了书中男主怀孕六个月的恶毒前妻。原主一心钻营,费尽心机嫁入傅家,只为圆那当官太太的梦。然而,当傅家蒙冤遭贬、落魄在即,原主决然打胎离婚,不顾家人的苦苦哀求。看着帅过明星的老公,摸着
佚名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穿越成皇子后,被女帝送去和亲了
一觉醒来,他惊觉自己竟成了大周神国的六皇子!刚想感慨一番,女帝的一纸逆天圣旨就砸了下来,宣布即刻送他去和突厥和亲!正当他风中凌乱时,神级选择系统悄然激活。他咬咬牙,决定接旨谢恩,没想到系统竟奖励了他神
佚名
你惹她干嘛?撒旦来了都得领两巴掌
你惹她干嘛?撒旦来了都得领两巴掌
【沙雕搞笑+封神榜2.0+玄学+1v1】飞升渡劫失败后直接魂归地府?不打紧,看我祖师爷霸气捞人!本以为会直接走天庭后门被捞上去,要么留在地府当个鬼差,再不济送到好人家投胎享福。然而实际情况——孟婆汤都
玉秀成锦
追妻路漫漫:霸总请为你的行为买单
追妻路漫漫:霸总请为你的行为买单
我是名动京城的第一千金,容颜倾城,骄傲明艳,也是让众多京城公子趋之若鹜的存在。可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当年他母亲因为手术需要寻找骨髓,我凭借骨髓换了他一纸婚约,可是成婚三年,我俩相敬如“冰”,他不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