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梁山太子

第七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七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

王京颤抖着手喝道:“你、你们一口气打杀了周岩跟荀武,地上还伤亡一大片,这可如何是好,一旦朝廷得到消息,咱们全部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晁云冷声道:“伯父,你没看出来呢,这周家父子本来就没有向着给咱们留活路!既然如此,那就一不做,二不休!尽快收拾金银细软,准备离开岳家庄!”

“离开岳家庄?”

王京涩声道:“贤侄,我们这家大业大,可是怎么离开的好?这么大的家业啊……”

晁云一阵无语,还真的是守财奴啊,舍命不舍财!

晁云喝道:“行了,伯父,能带走的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扔了,大不了,王家损失了多少钱粮,我晁云都一一补给你就是了!王贵!”

王贵连忙说道:“大哥,我在呢!”

晁云冷声道:“立即帮助伯父整理家财装车,捡贵重的拉走,集结所有的庄客,让他们在麦场中集合,今日,就是咱们举起义旗的时候!”

王贵连忙答应一声,开始准备。

时间不长,王家的庄客全部都来到了麦场之中。

王贵看着老老少少数百口人,咬咬牙,占到了中间。

“叔叔大爷,哥哥兄弟们,这近百年来,你们跟随着我们王家,彼此安好,本来我也以为可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可是朝廷昏暗,奸佞当道,周桂那个狗知县仗势欺人,非要用一千两银子,夺了我家偌大的家产,实在是欺人太甚,一怒之下,我们弟兄已经将周岩跟那群狗腿子全部给斩杀了!”

杀人了!

王贵的话顿时引起了场中一阵骚动,杀人了啊,而且杀得还是知县的公子以及三班衙役,连都头荀武都给杀了,这、这就是造反啊,一旦朝廷知晓,那就是灭门之灾!

一个青年叫道:“小官人,杀了衙役,那、那岂不是要造反了吗?”

王贵高声道:“不错,造反,就是造反,所谓,民不得不反!人反正已经杀了,这岳家庄我们也无法呆下去,少爷我这就跟着大哥占山为王去,你们都是我们家的庄客,家丁,有愿意跟着我上山的,那就是我生死与共的兄弟,有我王贵一口饭吃,就少不了大家伙的;若是不愿意跟着走的,王家大开粮库,给每户发放三百斤粮食,一贯铜钱,以后你们自谋生路。”

王家在岳家庄已经超过百年时间,多少年来,这些庄客与家丁都是仰仗着王家的余荫过日子,享受着王家的庇护,如今王家受到了官府的欺压,自然有人鸣不平。

一个个年轻人跳了起来,叫道:“小官人,既然那些狗官不给我们活路,那我们也不给他们好日子过,造反就造反,反正不造反,没有王家的庇护,我们早晚也得饿死!”

当然,还有一些老弱甚至胆小怕事的不敢言语,造反啊,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晁云看看王贵,说道:“王贵,取来地契,但凡是不想走的,除了粮食钱财之外,每家发放五亩土地的地契,反正这些田地我们也带不走,索性不如给了这些人,也不枉主仆一场,愿意跟着我们走的,嘿嘿,这些又算什么?金银绸缎,也不在话下!”

“走了!小官人,我们跟着您走了!”

年轻人谁没有点热血,看王贵与晁云都说道这种地步了,还死皮赖脸的要人家的粮食土地?不为人子啊!

登时一两百年轻人一个个都跳了出来,愿意跟随着晁云王贵上山。

晁云大笑道:“哈哈,一百多人,足够了,老子当初两百人连东平府都拿下来了,一百人,够将汤阴县给拿下十回了!”

挑灯看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
关于凡人修仙从炼药学徒开始:凡尘本就孤单,哪有什么依靠?张志文早就明白这世间的道理,他独自一人上路,独自一人修仙,为的不是长生不死,更不是荣华富贵,他仅仅只是想在这妖魔混乱的末法时代生存下来而已,一人
一只蚊子哦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称霸:从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开始
他穿越了,成了一个豪门子弟,本可以锦衣玉食,却因为救了三个不该救的女人被分配去穷酸的封地,还欠下了巨额债务。豪门变寒门?不怕,他架起高炉,冶炼钢铁,强兵练士,成就古代第一个研制火药的供应商!等到圣上赶
佚名
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
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
关于四合院:肆意人生从退伍开始:刚刚退伍的杨浩,意外穿越到了四合院世界,并觉醒了金手指,且看他如何在这个禽兽遍地走的四合院,与几个红颜知己,嗯,你们懂得。
我想吃炸酱面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简介:穿越大明,成为朱元璋亲爹朱长夜,在朱元璋出去闯荡江湖时,死于战乱。好在一年后觉醒修仙系统,从此踏入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推荐地址:2w0-183090
洪荒高手
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
我,小狱卒,隐藏身份世间无敌
获得长生不死之后,你以为我会游历世间?不不不,我只想找个铁饭碗躺平。就你了,小狱卒!为什么做这个工作?还不是因为能阅人无数,要不然摸鱼的日子也够无聊的~过段时间大帝死了?什么,大佬也死了?合着现在,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