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与快穿的神奇组合

第22章 不做童养媳7(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2章 不做童养媳7

老魏一脸郑重地跟张校长交涉。

“张校长,我家草儿从今儿起就交给你们了。我家草儿可乖可聪明了,保证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如果她调皮了,你就喊我,我肯定教训她。还有,我家草儿胆小得很,如果有坏小子欺负她……草儿,草儿,认得张校长没?

记住有人欺负你,你就告诉张校长,回家了再告诉爷。知不知道?”

魏青草死死抿紧嘴唇,唯恐自己笑出来,一本正经地对老魏点头再点头。

张校长:真没见过这么疼女娃的爷爷。感情老爷子来到学校就往自己这边跑就是给自己孙女找个保驾护航的!

老魏还是不放心。

看着张校长带上魏青草找一年级班主任那边去报到。

看着年轻的老师给她安排座位、发了课本。

看着孙女和同桌的小姑娘相互认识……

想走了又停下脚步回头再看几眼,恨不得留下来给魏青草作伴。

直到看到那莫老太领着一个小男孩也从学校门口进来。

老魏眼睛微眯。

想到半个多月前,这个老婆子跟自己说得那些话。

什么看自家孙女可怜没有玩伴,什么早早去她家,什么早点和她家俊宝儿培养感情,什么保准感情好……

啊呸!

以为他是冤大头呢!

就那点小心思,谁看不明白似的。

再瞅着那男孩,说七岁了。看着瘦瘦小小的一脸病容,也好意思说给草儿。

自己的草儿多能干啊,凭那小不点也配。

再往孙女的方向看了一眼,算了,草儿才没那么弱,肯定不会被欺负的。

免得那老婆子又到自己面前说些乱七八糟的,还是忍痛先回去吧。

老子事儿多着呢。

又想到老首长的事儿,不由加快了脚步往大湾村走去。

莫老太也看到了老魏,本来还想好好跟学校老师交代一番自己金孙的点点滴滴,但想到自己的计划急匆匆说了两句就去追老魏了。

莫家俊:奶奶不是说要跟老师好好唠唠,让老师多照顾自己几分的吗?怎么跑了?

魏青草看到老魏终于离开,长吁一口气,也就没有兴致继续跟同桌的女孩表演开学的兴奋了。

百无聊赖地翻着被发到手中的两本课本。

心里在考虑,到底要在这个学校蹲几天?

要她老老实实地跟一群鼻涕孩一群读“a、o、e……”那可真的太为难人了。

两本书瞬间翻完,就看到老师领着莫家俊来到教室,把他安排到第一排座位坐下。

也不免感叹这个小子真是莫家的团宠。

莫家的经济状况可不宽裕。

虽然现在小学的学费并不贵,但是莫家俊这病弱的身体可是每天都需要人接送的。

原身同他一起上学的一年可是又做保镖又做丫环。

不但要帮他背书包,还要在他走不动道的时候背着他走,时常将自己的伙食分给他。

在学校里也要把他照顾得妥妥贴贴,有同学看不惯他那少爷做派要捉弄他。

人前他不敢出声,人后原身就是出气筒……

原身失学后,还得分出时间接送他上下学,简直是二十四孝好丫鬟的写照。

白色的姜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官路无尽
官路无尽
第一,这是一本纯正的官文,作者是最资深官文作者之一,故事逻辑合理,可读性很强。精品保证! 第二,直接从地级市层面开局,不计划让主角下乡镇。那种乡镇级写几百章的情况,本书不会出现。 第三,有官场博弈,有经济建设,有快意恩仇,自然也有个人生活。 第四,不是和尚文,不是绿帽文,坚决不送女。 第五,重生者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预知未来,每一次选择都是正确的。不但自己选择正确,还能帮助领导选择正确。 一路正
佚名
宦海佳人
宦海佳人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佚名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做官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责任心,一颗是良心。且看秦峰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带着这两颗心怎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里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佚名
沐行记
沐行记
关于沐行记: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吗?如果你这么问我,放在以前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现在,我会回答:“不,你我的世界只是你我的世界,还有其他你我没有接触的世界也是真实存在的。”也许你会问:“现在世界这么开放,有哪些是我们没接触过的,你说的那些世界都是虚假的、不存在的?”我会回答:“一千年前,中国的古人会认为世界上有黑人、白人吗?你没有接触过并不代表黑人、白人的世界不存在。”
虚灵渡
富商女带着家产跑路啦
富商女带着家产跑路啦
她,富商名媛,只想在这个乱世里安安稳稳的活下去。 一朝嫁作他人妇,她以为贤良淑德就能赢得老公的好感。 然而,当老公带着小三背叛而来时,她不得不被迫营业,惩治渣男,收拾渣女。 风雨过后,她才觉醒恋爱脑,满心发展事业。 那个被她救过的男人却将她堵在了巷口! “不是爱钱吗?做本帅的女人,我的就是你的……”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