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012章 有毒的范进
人一定要为自己做过的错事付出代价。
范进在山东收礼不办事,就要去贵州龙场驿养马;大太监刘瑾一定要见范进,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未来的某一日,刘瑾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领悟到“范进有毒”。
刘瑾不是一个完整的大丈夫,但是他有大丈夫的理想。
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想要掌权,就要拉拢自己的班底。而且班底必须有一些文人,不能只是小太监。
刘瑾为拉拢人心,用过一些手段。
比如写奏折骂他的李东阳,都被关到牢里了,刘瑾忍着没动手,而是请李东阳吃顿饭、把人释放。
李东阳是弘治朝的大臣,刘瑾不能太过分。
对于范进,刘瑾本来想过分。
但他调查一下,发现范进虽然收了一些礼,也就勉强够养老。就算把范进榨成渣渣,也榨不出几两油。
那么……礼贤下士吧!
刘瑾请范进吃饭,摆出一副忧国忧民地神态,向进士出身、担任过一省学政的范进请教国事。
范进很感动,他要让刘瑾知道人心险恶。
便宜没好货。
像他这样不出名的隐形人,就不是什么好货。
“刘公公这样有理想的人,何不干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将来青史留名?”范进喝了两杯酒,甩甩宽大的袖子,潇洒得像江东周郎附身。
“你且细细道来。”刘瑾不动声色。
“刘公公,朝廷该整顿卫所了。”
卫所制度,是大明特色。
明太祖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将全国军队编成军户,以卫所为编制进行管理,军队屯田自给自足。
但是到正德朝,这个制度已经显现出弊端。
“高级军官霸占土地,视士兵为长工。粮食都进了军官的家,士兵填不饱肚子。长久下来,各地卫所军户纷纷逃亡。
公公可以要求清查军屯土地、重新按户划分,对上可增加粮食收入,对下可改善士兵生活。”范进抛出一个有毒的馅饼。
刘瑾双目一亮,拊掌大笑:“范先生乃有识之士!此计为的是大明千秋基业!”
军队一旦腐化,就会从朝廷的军队变成军阀的私兵。
刘瑾作为大太监,知道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历史教训。
若能解决范进提出的这个问题,刘瑾就是大明的功臣!
功劳盖过三保太监郑和!
刘瑾兴高采烈,送给既识时务又有才学的范进盘缠五百两,让范进去贵州上任。
“既然陛下发话,你且安心去贵州养马,一年半载的,咱家必定调你回来。”刘瑾安慰,“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范进微微笑道:“下官乐意养马。”
刘瑾竖着大拇指:“忠臣!忠臣啊!”
范进匆匆向老师周进辞行,带着刘公公给的五百两巨款、背上行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路。
从京城到贵州千山万水,担心路上出意外,范进还在通州大镖行雇了两个镖师做护卫。
通州是京城南下的咽喉,汇聚各行各业。其中脚力、车马行、镖行等,更是形成帮派。
范进跑得很快,留下一缕尘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刘瑾觉得范进的提议真妙,改善士兵生活,跟刘瑾没什么关系。
但是做成这件大事,能捞足政治资本,给自己建一块为国为民的牌坊。
山的那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