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四十一章 :岭南一统(1)
港都,陈炯民公寓,躺坐在沙发上的陈炯民显得非常颓废,一脸的胡子拉碴
前线战事不顺让他非常的焦虑,化缘没有化到让他更充满了挫败感,仿佛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抛弃他了……
“丢你老母,这群鬼佬!”
“丢你老母,一群势利眼,你们现在对老子爱搭不理,以后我让你们高攀不起!”
“丢你老母,一群废物,整天就是要钱、要装备,一场胜仗都没打……”
“丢你老母……”
他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怨妇,曾经叱咤岭南的南大王终究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也难怪他这样怨气冲天,东江决战在即,部队急需军饷、弹药。
在这节骨眼上,曾经信誓旦旦答应再给他5船枪弹的约翰牛,迟迟不给;
那些答应赞助他经费的买办、商人、大资本家,纷纷躲着他,就像躲叫花子一样。
特别是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陈廉伯,态度更是180度大反转,连他的面都不见。
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军饷、没有弹药,他拿什么去跟革命军决战?
就在这个时候,助手林副官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手里捏着一份电文,似乎重逾千斤。
“有话就说!老子还能扛得住。”
陈炯民冷冷地说道,林副官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
“大帅,东江来电,林将军、洪将军等人请你回去主持大局,说您再不回去,军心都散了,决战毫无胜算——”
陈炯民一把坐正,打断他的话道:
“没有军饷、没有军火,我一个人回去有什么用?他们离了我就不会打仗了吗?”
林副官非常明智地闭上了嘴巴,免得神仙打架,他小鬼遭殃。
陈炯民一看到林副官那唯唯诺诺的样就气不打一处,要不是看在他的林隐青远房侄子的份上他早就换人了。
“废物!”
陈炯民口吐了一句芬芳后,用手一挥就把他打发走了。
等到林副官离开后,他再次拨响了陈廉伯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佣人,只说了一句老爷不在就挂了;
陈炯民明白这是陈廉伯这个势利眼在躲着他,自从商团叛乱被革命军平息后,陈廉伯就像被打断了脊梁骨一样,再也不敢跟革命军正面叫板,现在连钱都舍不得出。
陈炯民“哐当”一声把电话挂掉了,就不再对这些商人抱希望,他决定回一趟东江,总是要搏一把的,否则他不甘心。
三日后,陈炯民带着募集到的几万大洋,乘约翰牛的军舰返回了东江;
虽然与预期的20万元有很大的差距,但有总比没有好,总是欠着军饷谁给他卖命?
鮀城,教导一团、二团已经兵临城下,这一次龙千里没有再跟俞良桢等人抢功劳,主攻落在了二营手中,三营助攻,一营一边看着。
龙千里倒是没有什么,下面几个副营长、连长就嚷嚷上了;
特别上副营长黄惟我,他太需要军功把头顶上的副字给去掉,一听只是预备队,当即就向龙千里抱怨道:
“子衿,咱们一营一向都是打先锋的,鮀城是叛军防守的重城,总指挥就在一边看着呢,打下鮀城绝对是头功一件!
你自己可以不争,但你也得为弟兄们考虑一下啊!
岭南马上就要统一,立功的机会不多了。”
黄惟我说完后还冲其他几个连长有意无意地瞟了几眼,那意思不言而喻。
龙千里见宋荫国等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对看别上打仗也是有情绪,只好耐下心来说道:
“弟兄们,我自然也知道鮀城是块肥肉,谁都想上去啃一口;
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一团是一个整体,要讲团结,每次都想着去吃那块最肥的肉,是要遭人忌恨的,要记住一句话,吃亏是福!”
宋荫国、关雨东、李文鼎一向都是以龙千里为主,龙千里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三人自然是无条件服从,转身离开去安抚下面的兄弟去了;
黄惟我见没有了帮手也只能烊烊而去,但他的心里显然是不服气的,心中要离开一营的想法更加坚定。
在他看来,龙千里太滑头,救驾那样的泼天大功根本不带他,自己功立够了就开始做好人,不顾下面人,特别是他这个副营长的死活,这样自私自利的人他不跟也罢。
龙千里可管不了黄惟我那张臭脸,他正愁怎么把他弄走呢,自己走最好,想到这里他哼着别人听不懂的小曲去看良桢兄打仗去了。
鮀城城下,二营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攻城,他照着一营的样式也仿制了几门飞雷炮,就架在城墙前百米处,他对飞雷炮充满了无限的期待,这回他要好好的露一下脸。
担任主攻的还是一连,刘刊这个猛人拿来打硬仗再合适不过,当他听说龙千里过来了,就带着陈子良、郑桂庭等人迎了出来。
大家都是一期熟人,互相客套了一下后就进入到了指挥部内,俞良桢略为显摆地说:
“子衿兄,你看我那几门炮布置的怎么样?你是这方面行家,给弟兄们指导一下。”
龙千里知道俞良桢一向自负,这样的客套话是不能当真的,当即摇了摇手道:
“良桢兄,你就别调侃兄弟了,排兵布阵一向是你的强项,我是过来向二营的兄弟们学习的。”
俞良桢就是一句客套话,见龙千里比较识大体,也就没再坚持,他打仗还轮不到别人指手划脚,龙子衿也不行!
“子衿,你客气了,鮀城墙高城厚,兵力充足,听说陈炯民已经回到东江亲自坐镇指挥,这注定是一场硬仗;
兵法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嘛,你来都来了,大家就一起合计合计,你我兄弟就不要见外了。”
俞良桢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龙千里就不好再推脱了,俯下身子跟几个同学一起研究起具体的攻城战术来;
对待战争,还是要谨慎对待的,多算胜,少算不胜,战前的查漏补缺是一个优秀指挥员必备的素质。
俞良桢虽然自负,但绝对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74军的赫赫威名主要是他和王佐民打出来的,张名将最大的功劳就是把74军这支百战之师葬送在孟良崮。
不知不觉间,一个时辰过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进攻鮀城的作战方案最终敲定子下来,俞良桢看了一下时间,随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轰轰轰……”
飞雷炮率先发威,一枚枚硕大的炸药包被抛射到城墙上,炸的厚实的城墙在瑟瑟发抖,大量的守军被炸死炸伤,看的俞良桢热血沸腾,暗暗庆幸派陈子良去了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