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6章 孽徒
最后还是人评书门的掌门袁先生,最后将杨先生把这么个惊才绝艳的人收归了门下。
当时的袁先生是全总文工团说唱团的副团长,在国字辈的大领导跟前儿,那都说的上话的人儿,有了袁先生这一层关系,杨先生在艺术上、事业上可以说是平步青云,上边组织的各项比赛,人家杨先生也是奖项各种拿到手软。
后来,在袁先生的帮助下,杨先生进入了曲艺学校成了正经的教务主任。
现在想起来,一个正经国家开办的学校里边,三十来岁就能当上教务主任的人,那绝对不是一般人。
用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同事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岁朝上的老先生,也就是60岁以上的老先生到了退休的年龄,要不然自己那同事八九十的都有。
那个时候的杨先生家庭美满,名誉和事业也是双双丰收,虽说因为专业的原因没怎么上过央视春晚,但是央视组织的一些曲艺综艺,哪场都没把人落下过,单就名声和艺术造诣上来说,已经不弱于袁先生了。
步入新世纪之后,袁先生去世,评书门的掌门虽然没落到杨先生的身上,但是杨先生却也经常流连于各个小剧场合适的接班人。
用袁先生的话来说,要真想挑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需要从几岁就开始寻摸,再晚再晚,不能超过十岁。
但是那一年,杨先生看中了一个16岁的少年,当时这年轻人会来事儿,脑瓜子灵光,学东西也快,尺寸劲头、火候把握的也相当的好,最关键这孩子特别有悟性,而且即便是16岁进入的学校,但是人家功底儿确实要比一般孩子扎实。
用这孩子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小就听杨先生的节目,对杨先生的节目功底佩服之极,当然他也是下了大功夫专心去模仿杨先生的。
不知道是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还是真的觉得这小伙子潜力非凡,杨先生瞧这孩子哪儿哪儿都好,至于评书门里边儿从几岁就开始打磨的传统,杨先生觉得自己作为新时代的艺人没必要非得遵从一些老传统。
对于有本事的孩子们,自然要敞开大门。
之后杨先生便将这个小伙收入了门中悉心教导,没几年的功夫,这小伙儿的本事便是突飞猛进。
杨先生高兴之余,也在各个方面给予支持,这小伙25岁的年纪就当上了学校的老师,各种大赛也是频繁出镜,即便是经验不足,能力有限,拿不到各种各样的奖项,但是杨先生也喜欢把它给各个领导、各个同仁、各个前辈介绍一下。
然而,世上的事儿却是那么祸福难料,新世纪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艺术表演方式,在电影,电视剧,网络的轮番轰炸之下,传统曲艺形式,尤其是评书和长篇大书已经快被挤兑的没饭吃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娱乐至死似乎已经刻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脑子里,除了诉说类的艺术,作为被贴上古板守旧标签儿的各类曲艺形式也是岌岌可危。
说句难听点儿的话,被各种综艺小品以及烂了大街的段子挤兑的传统曲艺形式,能存在一天就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谁也不可能保证能见到第二天的太阳,这么多年来,都不知道有多少曲艺形式已经濒临失传或者已经失传了。
杨先生也是偶尔然一次机会,听说已经身登高位的徒弟,和其他领导讨论要不要对评书这门传统艺术进行新时代的改革,让评书适应现在人的娱乐节奏。
改革?
改他娘了个蛋!
杨先生又不是傻子,那么多的曲艺形式摆在前面儿,哪个改革不是死的又干净又利落?
就连国粹也被砍的每到演出,不是苏三起解,就是他妈的叫张生,再不济就是一大堆武生在台上蹦来跳去,除了这几样儿,基本上就没人看了。
想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评剧,现在也只剩了个花为媒还能拿的出手,其他的连听都没人听了。
要不是前几年赵老师还没去世的时候,在春晚舞台上多次的展露评剧的唱腔儿,恐怕连花为媒都没人听了。
因为这事儿,杨先生和徒弟大吵了一架,然而令杨先生没想到的是,之前乖乖顺顺、言听计从的徒弟,在这一刻却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面目狰狞,言辞狠厉不说,还指着杨先生的鼻子骂他是老古板。
杨先生骄傲了一辈子,哪能受得了这种气,当下抄起笤帚,将徒弟轰出了门儿。
之后又发生了几件事儿,弄得杨先生怒不可遏,最终找到了当时拜师的几位老师,在诸多老前辈和同行的见证下,将徒弟逐出师门。
本来吧,故事到这儿应该就结束了,被逐出了师门的徒弟,也应该灰溜溜夹着尾巴过了下半辈子。
却没想到拥有和杨先生同样资源的徒弟,却是个小机灵鬼,在官场和曲艺界左右逢源不说,还巴结上了几个大领导,凭着自己多年以来积攒的人脉,尽管被师傅逐出了师门,但用了没多久的时间就爬上了更高的位置,还娶了某位领导的女儿。
这下子有了老丈人做靠山,徒弟的官途更加顺风顺水,没几年就混成了,有名有号的大人物。
那个时候,曲艺界的演出已经寥寥无几,即便是曾经辉煌过的杨先生也只能靠着几个不足100人的小剧场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计。
当然,除此以外,偶尔还能接个广告的单子什么的,但也仅此而已了。
京城米贵,居大不易,杨先生一天累死累活演出,而在这天子脚下也只能勉强够一家子的开销,还勉强能攒点钱。
大刀曹老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