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六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战(上)(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六百四十八章 最后一战(上)

武德七年,六月六日,代州军出雁门关。

六月七日,大唐邯郸王李善率残卒死战于顾集镇外,恰六千唐骑分东西两路疾驰来援,汗旗坠地,大汗逃窜,突厥大溃。

身披五创的邯郸郡王亲率骑兵衔尾追击,于当日黄昏,在云州境内再次大破突厥,斩首数千,血流成河。

六月八日,唐骑继续向北追击,连破数军,压至长城一线。

六月九日,大战再起,五千唐骑与万余突厥正面交锋,一时间僵持不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士贵率一千骑兵抵达了战场。

山顶上,张士贵放下望远镜,迟疑道:“是苏定方?”

这是个简单的判断,因为有李善在,军中主将必为苏定方。

一旁的阚棱挠了挠下巴上的浓密胡子,“苏定方精通兵法,但他是出身山东……应该不识云州地理山势吧?”

“或是宜阳县公建言……”阚棱接过望远镜细看,“也有可能是马邑的何流、张仲坚之辈……他们久居朔、云二州,熟知地理。”

张士贵也不再多说,只在心中盘算,一千唐骑在什么时候投入战场,投入到战场什么区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昨日张士贵率一千唐骑北上,但直到今日才抵达预定的合军地点,打探后得知,唐军主力昨日已经开战数次,张士贵只能继续往北,一直到抵达长城边才觉得不对。

虽然现在的长城已经起不到庇护的作用,但在长城内和长城外交战,对双方来说,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没有完备的后勤,几乎算得上孤军深入,唐军是不太可能出长城,攻入草原的。

张士贵沿着长城一路往西而去,终于抵达了战场附近,他亲自率数人打探军情,李善留给他的望远镜起到了关键作用,也让他清晰的观察战局。

虽然黄沙滚滚,虽然距离比较远,但通过骑兵的走向、冲阵、避让以及旗帜,张士贵很快发现,局势僵持,但利于唐军。

突厥军依长城而守,西侧勉强展开队列,大部分兵力位于后方和东侧,颉利可汗实在怕了唐军……或者说实在是怕了李善,怕这个疯子不管不顾又来一出直取中枢的好戏。

而唐军分为三军,两军左右冲阵,奋勇杀敌,中军竖起大旗,蓄势待发,时而轮换,时而进逼。

最关键的是战场的选择。

东侧有延绵山脉,虽然不算太高,但对骑兵交锋来说,并不适合,西侧更有一条宽阔的大河,那是苍头河,河宽数十步,河水激荡,令人止步,而北侧虽然残破但却高大的长城拦住了突厥的退路。

换句话说,唐军选择了一个最适合自己,同时也最大限度削弱对手优势的战场。

唐军可以肆无忌惮,从容不迫的轮换冲阵,突厥轻骑在这方面完全无法和装备精良的唐骑相抗衡,东侧还稍微好一点,毕竟地势开阔,但西侧……苍头河边,突厥既拦不住精骑的突击,也没办法以骑术相避。

战争的本质就是如此,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长处,最大限度限制对方的优势,使胜利的天平向自己一方倾斜。

张士贵低低呢喃了几声,他有点疑惑……自百年前阿史那一族兴起,突厥取代柔然,长城再也不是庇护中原的围墙,处处残破,颉利可汗为什么在大败之余还如此死撑,为什么不越过长城,一旦进了草原,唐军很大可能不会贸然追击。

此时此刻,中军之内,这几日一直面目狰狞,杀气溢于言表的李善似乎恢复了平日的温和,笑着赞道:“若非三郎,纵然定方兄也难为之。”

看似温和,但却如同一柄染血长箭,半截入鞘,半截展露锋芒,扎眼的很。

李楷微微点头,“张三郎谋划得当,怀仁择人得法。”

就像阚棱猜测的那样,苏定方纵有名将之姿,但毕竟对云州不熟悉,是曾经久居云州的张仲坚建言,才顺利或运气的将颉利可汗堵在了这个狭长的地带。

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

前日大败而逃后,颉利可汗并没有放弃,他在苦思之后选择了一个地点,一个最可能让他聚集兵力的地点……不携大军而归,如何能维持自己在草原上的地位?

从朔州到五原郡,有无数条道路,其中有一条路位于云州西北侧,左云县城西北方向百里处,残破的长城有一道宽数里的缺口……这条路没有什么特别,但却是通往五原郡速度最快的一条路,而这个缺口是必经之处。

颉利可汗决定在这儿召集兵力,因为他知道四散奔逃的突厥骑兵大部分很可能会选择这条路,因为云州西侧的苍头河长达数百里,又没有桥梁,难以飞渡。

也正是这个原因,熟知地理的张仲坚才提出了这个方案。

六月八日,扫荡游骑的苏定方率唐军突然急袭长城缺口,正在整军的颉利可汗虽然有所防备,但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勇不可当,狂冲勐打,突厥骑兵习惯性的展开队列应敌……早有准备的苏定方顺势由东向西,将突厥军逼向西侧,将其半封锁在长城、苍头河附近的狭长地带中。

现在的局势是,长城缺口虽然距离不远,但颉利可汗不敢随意撤兵……虽然缺口宽达数里,但一旦撤兵,唐骑追击而来,很可能导致一场大溃败。

事实上,背靠长城的颉利可汗并不是不能脱身,长城缺口几乎处处都是,只是缺口不大而已,而数日之内,第三次重竖汗旗的颉利可汗如何肯弃军而走呢?

更别说麾下都是阿史那一族的嫡系,一旦弃军,就算自己回到五原郡,再也无法和突利可汗一争高下了。

看着薛万均在西侧杀得痛快淋漓,杀得突厥兵弃马跳河,李善有点手痒,不自觉的趋马向前……但身边的王君昊、郭朴一左一右抢过来,带住战马。

这位邯郸郡王数次不顾生死,奋勇冲锋,如今军中士气大振,隐隐有强军之相,但身边的王君昊、李楷数次胆战心惊,冷汗不断……就在昨日,李善冲阵之际,坐骑被射杀导致落马,要不是郭朴,说不定就要亡于阵中了。

所以昨日夜间,王君昊亲自在军中挑选勇士,主要以代州本地人和迁居至代州的府兵为主,再补充苏定方、李楷身边亲卫,重组亲卫队。

“怀仁放心,颉利必不会遁走。”一旁的李楷劝道。

李善勉强笑了笑,在心里盘算……要不要穷追到底,虽然恨之入骨,恨不得将颉利可汗千刀万剐,但一方面要考虑到大局,总不能让突利可汗如此轻易的上位,另一方面唐军追击数百里之远,临近草原,粮草、军械补充很难,难以久战,若是伤亡太重,只怕得不偿失。

顾集镇内三千人的性命是性命,而眼前的唐军士卒的性命同样是性命。

就在这时候,隐隐有号角声传来,苏定方神色一凛,亲自登高而望,视线之内,数十突厥斥候狂驰而来,在他们身后,千余唐军自东侧席卷而来。

苏定方登时大喜,高声传令,中军向东,战局在张士贵抵达之后出现了不可逆的转变。

狂风徐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庶子无为(科举)
庶子无为(科举)
沈江霖一朝穿越,成了荣安侯府的小小庶子。 纵然只是庶子,但是生在豪门仕宦之家,家中嫡母父亲只偏爱嫡子兄长,对他这个庶子向来没有什么太大期待,沈江霖本就是有些懒散的性子,偏安一隅倒也乐得轻松。 庶子么,只要不争,只要无为,不与嫡兄作对,就能过好日子。本就爱养花侍草、观鸟下棋的沈江霖觉得他寻找到人生的真谛了。 只是当沈江霖得知自己的嫡长兄沈江云定亲的那位未来嫂嫂,
参果宝
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
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
关于贤妻良母操劳死,重生摆烂赢麻了:上辈子,姜晚为了报恩嫁给程锦年,她为重病的公公捐肝,伺候公婆,把八个顽劣不堪的侄子侄女培养成才,全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她累的两次失去孩子,落得终身不孕的下场,五十岁不到就因为操劳过度重病在床。八个侄子侄女冷眼站在病床前,商量后拔了她的氧气管。姜晚在窒息的痛苦中死去,一睁眼回到二十八岁。公婆对她压榨成性,哄着即将临盆的她操持家务,下地干活,还要照顾年幼的侄子侄女
星月之羽
权路相争
权路相争
关于权路相争:讲述了顾晨,一位年轻有为的官员,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从青河县的困境中逐渐崛起的故事。面对权力斗争、家人矛盾和职场危机,他必须在政治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挑战背后暗流涌动的势力,做出艰难抉择。这是一部融合现实政治与人物心理描写的小说,展现了现代官场的权谋与人性冲突。
乔一司
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
高嫁京圈大佬,渣前任悔疯了!
【清醒女主+虐渣+火葬场+男主上位+后期独宠】 九年感情,换来的是周时晏出轨。 那个曾经满心满眼都是她的男人,终究是不甘寂寞,找了别的女人。 出轨的男人好比掉进厕所的东西,脏! 秦雨微看一眼都觉得恶心,决然离开! 然而,圈子里谁人不知秦雨微是周时晏的小尾巴。 所有人都在看她笑话,等她哭着求周时晏复合。 可,一个月过去了……她还没回来求他复合。 周时晏头一次自降身段,“秦雨微,你要任性到什么时候?
云祝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关于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传奇望气师重活一世,在母妃和几位姐姐想要推自己代替养子前往敌国为质后,李锋不再像前世那般放弃绝代望气师之路暗中医治家人,而是进入祖地接受太祖传承。他嗑着瓜子看着亲爱的家人们因病痛而暴露本性,同时想要查明自己的身世之迷,只是得知太子的位置竟然给那个养子后,他——朕不忍了。
流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