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魏

第七十九章 明珠(1/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七十九章 明珠

此时的外界,禁卫们已经接到了被何洪扶出来的魏皇。

一众大臣们见到陛下安好,纷纷松了口气,手下指挥禁卫搬开废墟的动作却没停。

听完了禀报,魏皇有些愣住了:顾怀和顾明珠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太子拖着肥胖的身躯像个球般滚了过来,抱住了魏皇的大腿:“父皇无事便好,父皇无事便好,可皇叔和皇妹为了救我,被埋住了啊!”

一旁同样过来请安的二皇子也有些郁闷,虽然死了个顾怀也挺不错的,但最该死的却没死。

只是不知道这个该死说的是太子还是魏皇了。

魏皇推开何洪扶住自己的手,有些厌恶的看了一眼太子,一脚踹了过去:“废物!身为兄长,却让亲妹犯险,蠢笨如猪,朕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儿子?”

他看着迎上来的徐子允,咳了两声问道:“情况如何?”

徐子允面色凝重:“不太好,殿顶整个压在了上面,只能先搬开些细小物品,若是轻易动了殿顶,引起二次塌陷,下面的靖王殿下和公主殿下就危险了。”

魏皇深深吸了口气,忍住咳意:“不能整个搬开?”

“大梁断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徐子允看着在边缘忙碌的禁卫,“只怕是...”

他话还没说完,大地又开始晃动起来,广场上又是一片混乱。

还好余震的力道不是很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才没有引起更大的恐慌。

只是已经塌了的前殿又往下沉了一截,魏皇的心也跟着下沉许多,再也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徐子允拱了拱手:“还请陛下以龙体为重,先回玉辂休息,臣一定会救出两位殿下的!”

何洪上来扶住魏皇,魏皇虚弱的点了点头:“让他们加快速度,一定要小心些!朕要看到活生生的靖王和明珠!”

徐子允连连点头,目送魏皇去了玉辂,一甩袖子组织搜救去了。

......

等到震动渐渐停息,顾怀才敢稍稍放开怀中的顾明珠,用手探了探周围。

原本就极为狭小的空间变得更小了,连手都伸不直,还好头顶上的大梁撑住了,没有完全塌下来。

他有些担心的摇了摇怀中的顾明珠:“明珠,明珠!有没有地方伤到?”

“咳咳...没有,皇叔呢?”

东有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
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
她随着亲戚回了趟老家祭祖,没想到在一次意外中,她邂逅了一个眼神冷冽如冰的男人,让人不寒而栗。 回到京城,原本等待她的是与青梅竹马世家兄长的赐婚大典,一切筹备得喜气洋洋。然而,太子却突然发难,蔑视皇权,公然毁婚,还将她强行扣留于东宫之中。她如同笼中之鸟,失去了自由。 就在皇城风云变幻,内乱四起之时,她瞅准时机,摆脱了太子的耳目,从京城溜之大吉,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在边境小镇找到了栖身之所,隐姓埋名,
佚名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离开豪门后,假千金轰动全球
沈鹿曾是沈家捧在手心的明珠,可转眼她成了被抱错的假千金。 真千金携亲子鉴定归来,沈鹿成了整个玉城的笑话。 沈父:“给你一百万,你离开沈家,我们已经仁至义尽!” 沈母:“我是想留下你的,但思思在外面吃尽苦头,你的存在,就是扎在她心里的刺。” 沈大哥:“你享受了这么多年沈家千金的生活,这是你欠思思的,把你的保送名额给她,我们可以既往不咎!” 沈家人的态度变化,在沈鹿的意料之中。 只是,她没想到,她传
云七七
心理专家的冷面警官
心理专家的冷面警官
在一座繁华的都市里,发生了一连串离奇到让人瞠目的案件,这些案件背后,隐藏着凶手极度扭曲的精神迷宫。基因是那罪恶的子弹上膛,心理成了精准的瞄准镜,而环境,则是那个冷酷无情扣动扳机的手指。 凝视着这黑暗深渊的人也深知,自己在追踪真相的同时,深渊也在时刻窥视着他,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那个男人外表帅气却面无表情,他看到这个男人时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
佚名
妻子逃婚后,我下定决心选了她
妻子逃婚后,我下定决心选了她
恋爱八年,我终于娶她妻。 婚礼现场,妻子却毫不留情抛下我,奔向她白月光。 我不哭不闹,当众宣布和她分手,再无瓜葛。 所有人都以为我是在嘴硬强撑,过不久还是会选择原谅。 毕竟从前我生日,她陪白月光在剧组拍戏。 恋爱纪念日,她跟白月光出国游玩。 就连订婚宴,她也因白月光缺席。 我通通选择了原谅。 但这一次,我绝不原谅! 直到她敲开我房门,一个漂亮女孩开门。 “你找我男朋友什么事?” 她终于慌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