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 197章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既要马儿跑又不要马儿不吃草,正好可以阐明明朝中后期官员们的俸禄。
明代官员日常开支到底需要多少钱?
明人李乐《见闻杂记》的记载,李乐在任福建按察司佥事并出巡地方之时,一个月内,衙内诸如鱼、肉、蔬菜的开支,共计银子2两余。
这或许不包括家眷的生活开支在内。
可见,一个地方官员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是每月2两余银子,一年大概需要24余两银子。
这仅仅是地方官员的生活开支。
若是在京城,号称桂玉之地,百物皆贵,再加之各种必需的应酬开支,官员的家庭消费,明显会高出许多。
据王世贞《觚不觚录》记载,京城官员的消费,即使颇为俭朴,也需要每年将近100两银子;
若是不加节俭,更是高达每年600两—700两银子。
又据李延昰《南吴旧话录》记载,稍为普通的读书人,八口之家,在京城维持一年的生计,大致需要花费银子50两。
很多人以为一入仕途,即可致富发家。
其实并未尽然。
在明代的官员群体中,同样开始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明代官员的贫富分化,显然取决于官品的崇卑,亦即在大官与小官之间,生活境遇迥然有别。
由此而来者,则是明代官员家庭生计的两极分化:一是家计富厚。
据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记载,在松江府的官员群体中,如布政司参政宋恺、御史苏恩、主事蒋凯、员外郎陶骥、主事吴哲,家中均积至十余万。
家资高达10余万两银子,显然已是相当富厚。
即使新中的进士,或因家本素封,或因迎合官场趋奢之风,纷纷过起了奢华的生活。
这些官员大多已经相信,奢华的生活可以通过日后的官场生涯得以维系。
换言之,官员的身份可以换取富厚的生计。
二是家计清贫。
在明代的官员群体中,确乎有不少人的生计,仍然处于一种清贫的状态。
明代官员家庭生计,并非一概是朱门酒肉臭的景象。
据谈迁《北游录》记载,崇祯朝的内阁大学士薛国观,称得上是位至人臣之极。
但他被抄家时,所抄没之财,不过“六百金”,亦即区区600两银子。
此外,薛国观居住的房舍,客厅只有三间,居室也不过四进而已,而且均是“世产”,即祖上传下来的房产。
又如,东林党人魏大中在江南官户普遍接受富户诡计的风气下。
却从不接受他人投献、诡寄,自登科乃至掌垣,家中仅有田25亩。
至于那些身为官员典范的清官,更是无不家计清贫,其例俯拾即是。
明代中期以后,很多初任官员很多都陷于困顿的窘境,甚至导致京债的盛行。
以观政进士为例,据万历三十二年(1604)李廷机的上疏可知。
他们在观政候选之时,生计已是相当空乏,甚至不得不向他人借贷。
至于那些在京城候选末职的官员,更是穷困潦倒,很多甚至依靠做裁缝度日。
为了偿还这笔债务,官员上任之后,除了盘剥百姓和收受贿之外,只能挪用库银还债。
明代官员的收入又如何呢?
明代官员俸给,分为本色、折色两种支取。
本色支取的俸给,又可分为三种:
一是月米,大致为每位官员每月支取1石。
这是官员每月生活的基本保障。
二是折绢米,即以绢折米,官员俸给每年有2个月支取的是折绢米,通常为绢1匹,折银7钱。
三是折银米,即以银折米,每年有10个月支取的是折银米。
谷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