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两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探索(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两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探索

星空历10年。

人革联已经在将势力范围,扩大到半径80万光年的范围之内,占据了三个河系星系。

另外对这个宇宙的各个区域,也进行了初步的探测。

就目前的情况,本宇宙的最大半径是61亿光年,正处于宇宙膨胀阶段,也就是说,本宇宙仍然会继续变大。

而被人革联发现的生命星球,则一共有1.7万颗左右,其中存在智慧生物的星球,是266颗。

这些存在智慧生物的生命星球,其文明的程度,普遍是处于封建时代,只有少数达到了工业时代。

能走出母星的文明,目前只发现3个,而且只是初步走出母星,就是可以发射人造卫星、建设近地轨道空间站那种程度。

而人革联这些年的发展,除了开拓了三个河系,就是在这些河系的各个星球上,改造美食星球。

目前一共改造了5723颗星球,这些美食星球,为人革联的基因技术和模因技术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基因资源h、模因资源。

别看这些星球美食生物,其基因都是来自于蓝海星,以及之后发现的原生星球生命体。

但由于各个美食星球的环境不一样,因此进化出来的美食生物,也出现了千奇百怪的分化。

尽管其中的有价值基因比例不高,但架不住人革联改造的美食星球数量足够多。

只要基数足够大,比例再小,也可以诞生出大量的有价值基因资源。

同样道理,美食生物的模因资源,也搜集到了不在少数。

这些资源的收获,让人革联在基因和模因技术上,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当然跨越式的技术爆发是没有的。

之前继承的盖西文明技术,人革联这些年也才初步消化,现在还处于技术学习、整合、理解再创造的过程中。

想在盖西文明的基础上,再实现爆炸性的技术进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除非人革联再次进行异宇宙探索。

为什么异宇宙探索,有可能加速技术发展?

原因在于宇宙规则。

一个文明发展到单体宇宙的巅峰阶段,如果不离开原生宇宙,前往其他异宇宙发展,那其技术发展会陷入瓶颈之中,甚至亿万年的停滞不前。

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一个路线走偏了,这种单体宇宙的巅峰文明,就会陷入自我怀疑、狂妄自大、沉沦的状态之中。

拥有破壁机技术的人革联,是非常幸运的,至少拥有进入异宇宙的渠道。

就是这种探索异宇宙的事情,其中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就如同王高第一次做的异宇宙探索,被马王察觉到异常,瞬间就是一道死亡鼻息。

而马王在美食宇宙,只能在一个星球内称王称霸,走到宇宙之中,那也是弱鸡一个。

王高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无奈。

就算是知道探索异宇宙,有可能加速技术发展,但王高仍然搁置了探索计划十几年,就是为了尽可能增强人革联的底蕴,以应对探索异宇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危机。

其实王高非常清楚,一旦人革联频繁探索异宇宙,迟早会碰到实力非常强大的文明。

因此他必须摸清楚,破壁机打开异宇宙的一些规律,像上一次那样,明明要打开无名宇宙的晶壁隧道,却打开了美食宇宙的晶壁隧道,这就是不清楚破壁机深层次规则的结果。

经过这些年孜孜不倦的研究,王高和贝加庞克、尼古拉博士等人,终于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概率。

岭南仨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
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
带着曾经当商人时的仓库,重回地下城与勇士六十版本初期。
虫王戮蛊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我怎么还活着?
我怎么还活着?
灵气复苏,诸神降临? 灾难不断,诸生皆苦? 关我何事,我只是一个已经被宣布暴毙倒计时,放弃治疗的绝症病人。 带着残躯走上驱魔诛仙之路,可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只是因为风险工资太诱人,尤其是抚恤金...... “这邪功遭天谴,即使前期进展顺利,最后练者必将自毙.....” “给我来一打。” “这魔剑反噬人主,已经吃掉了九十九条人命.....” “给我来两把,还有那什么吃人魔盔,噬魂血爪,给我整一套。”
柿子鲸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36岁事业小成的张杭意外踏上重生潮流,回到十八岁,他决定不再当舔狗后,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无敌小雪花
大唐:晋阳公主小兕子超时空奶爸
大唐:晋阳公主小兕子超时空奶爸
【大唐】【小兕子】【晋阳公主】【长乐公主】【双穿】【团宠】【日常】【无系统】 回村躺平的周余,意外发现自家老宅居然连通大唐。 更神奇的是,馋嘴萌娃李明达居然赖上了他。 于是,周余顺利进阶晋阳公主小兕子的超时空奶爸。 晋阳小公主:小囔君,大鹅咬窝,窝要七大鹅。 长乐公主:表兄妹是近亲,我不要嫁给表兄…… 长孙皇后:哎,这娃儿真是白养了。 李世民:手电筒、自行车、太阳能、无线电发报机……土豆、玉米、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