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当为尧舜

第74章 银行(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4章 银行

温风和煦,万里无云,湛蓝的天空好似深邃的琉璃。

偶有几只飞鸟掠过,给予广袤的天穹一丝生命的悸动。

或是倦乏,停留至树梢,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似在诉说疲惫,又似在呼朋引伴,俄而,便挤满整个枝头。

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恐是受了惊扰,竞相奔走,慌忙之下不知是谁竟还掉落羽毛,却也顾不得许多,转瞬之间,就又只留下了光秃秃的枝芽。

户部左侍郎毕自严,掸了掸身上羽毛,踩着地上鞭炮碎屑,缓步向前,揭开牌匾,露出六个烫金的大字,【大明兼济银行】。

其名取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大门左右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写着:日丽中天,万宝精华同耀彩。

下联写着:升临福地,八方辐辏独居奇。

毕自严一身便装,站立在银行门前,向着聚拢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一抱拳,“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是我们大明兼济银行开业,想要存钱的,都可以过来存钱,我们呢也不让您白存,根据存钱的多少和方式,给予利息。”

“存钱不光不要钱,还给利息?小老儿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听说。”一位老者惊讶道。

“这位老兄说的不错,以往的钱庄,你们去他们那里存钱,还要给他们利息,可我们这大明兼济银行不一样,确实给利息。”

老者摇了摇头,有些不相信,“真的假的,不会是糊弄人的吧?这要是我们把钱存到你那里,回头你卷着钱跑了,我们可怎么办呀?”

“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坟头。”

毕自严淡淡一笑,“这位老兄问的好啊,知道我们这大明兼济银行为什么存钱还给利息吗?”

“那是因为大明兼济银行是陛下主持来办的,而且还有户部背书。”

“你要是说这年头有骗子,那不稀奇,可总不能陛下也是骗子吧?我们能跑,可是这大明朝跑不了吧?”

“最初开设银行之时,朝廷本着为民造福的理念,免费让咱们老百姓存钱,不要钱。”

“可是,陛下不同意,陛下说咱们大明朝的老百姓不容易,凡是老百姓往咱们银行里存钱,那是信任我们,不光不能要钱,而且还得给利息。”

“哎呀,这么说皇上可是个好人啊。”老者赞叹道。

毕自严看着眼前的老者如此配合,他都有点怀疑是不是朱由检找来的托。

同时他也暗恨,早知道我也找个托了。

“不对啊,你说你这钱庄是陛下主持来办的,还有户部背书,你倒是拿出证据来呀。”

“你要是拿出来还则罢了,你要是拿不出来,我定要将你送到顺天府衙去。”

一位中年男子说道,看穿着打扮,像是个读书人。

毕自严不怒反笑,“这位兄台问的好,红口白牙的谁都会说,关键在于怎么令人信服。”

“我等二人可以可以作证。”

众人寻着声音望去,从远处走来一队人,为首的二人皆身着绯袍,头戴乌纱,不过二人胸前的补子不同,一人胸前绣着孔雀,一人胸前绣着云雁。

此二人非别,正是顺天府尹陈奇瑜,顺天府丞孙传庭。

朱由检之所以派这二位前来助阵,就因为他们二人是顺天府的父母官,平时和老百姓打交道比较多,尤其是和各个商贩,北京城中的老百姓对于他们二人远比六部大员要熟悉,再加上他们二人上任以来,为顺天府做了不少事情,百姓相对来说也更容易信服。

“本官顺天府尹陈奇瑜,可以证明这大明兼济银行,确实是陛下和朝廷开设。”

“本官顺天府丞孙传庭,亦可作证。”

“本官也可以作证。”刑部治安司郎中汪乔年,带着一队人走了过来。

星辰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沪上人家[年代]
沪上人家[年代]
邱秋胎穿至1956年,一直不能完美地控制住自个儿的身体,痴呆语迟。父死母改嫁后,跟爷奶一起生活。1972年,爷爷为救知青褚辰去逝,奶奶跟着一病不起,褚辰为了报恩,在奶奶的病床前应下了跟邱秋的婚事。高考
骊偃
醉于晚风
醉于晚风
众人皆知,高岭之花傅砚修有一个红玫瑰,如珠如宝的爱护了十年。两人从小就有娃娃亲,只是这个红玫瑰似乎并不喜欢他。订婚前夕,顾燃星放出狠话,“我就算是死,也绝对不会嫁给你。”说完就割腕自杀了。傅砚修被伤透
酥酥晚来
权力巅峰:从临危受命开始
权力巅峰:从临危受命开始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背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一切常规价值观瞬间颠覆。官道之上,临危受命,不再是权力的游戏,而是责任与担当的考验。金钱、势力,在生死面前似乎苍白无力;友谊,在利益冲突中摇摇欲坠。但总有一
佚名
神算真千金她不想争宠,只想搞钱
神算真千金她不想争宠,只想搞钱
都说靳家七爷娶了个乌鸦嘴,算谁谁绿,说谁谁病。一时间人人自危,生怕被她逮着算一卦。偏偏这位就喜欢给人算命!看见傅家二少,“我观你印堂发黑,似有血光之灾!”然后,傅家二少就噶了!撞见逢人就炫耀自己老来子
桃小桃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凰命:我的官场人生
将门出虎女,作为父亲的女儿,我自然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空降成为党委书记后,我就明白了我的使命!且看我如何带着群众脱贫致富,一步步走向小康和新世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