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的历史趣事

北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冰床”(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北宋时期就开始流行的“冰床”

冬天是冰的季节,“冰床”是北京城里的一道风景。“冰床”也称“凌床”、“拖床”、“柁床”等。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披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玩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北周·庾信《寒园即目》诗:“雪花深数尺,冰牀厚尺馀。”清钱谦益《题僧卷》诗:“雪被冰牀云水隈,死关生断不曾开。”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水关》:“冬水坚冻,一人挽木小兜,驱如衢,曰冰床。”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拖床》:“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牀。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

《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孙犁《白洋淀纪事·嘱咐》:“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水生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

清代《京师竹枝词》称:“城下长河冻已坚,冰床仍着缆绳牵;浑如倒拽飞鸢去,稳便江南鸭嘴船”。

不过,最早流行冰床的据说是北宋时的沧州。沈括当年曾多次到过沧州,亲眼看到冰床在河上来去如梭,惊叹不已。他把这一景象写进了《梦溪笔谈》之中:“信安、沧京之间……挽车者皆衣苇袴。冬月作小坐牀,冰上拽之,谓之凌牀。”所谓“苇袴”是外面绑了草的裤子,是“冰车夫”为保暖而做的特殊装备。为了保暖,冰床的绳子以骆驼毛制成,在拉手处还留有较长的毛绒。

宋代的官员已经乘坐“凌床”作为代步工具;明成祖定都北京后,由于北方冰期长,皇室对冰床的兴趣更加浓厚;清代统治者来自东北,对冰床更加青睐,康熙、乾隆及慈禧太后等皆热衷此道。乾隆皇帝专门写过一首《坐冰床至悦心殿》:“筠冲赐宴有余闲,琼岛韶光暖镜间。尚可翠鸾轻舵试,徐过玉虹一桥弯。冻酥岸觉看波漾,春到物知听雁还。今日悦心真恰当,窗凭积素慰开颜”。出于对冰嬉的喜欢,他将之定为“国俗”,并加以推广。

清代宫廷内的冰床非常豪华,在座位四周支有金属床棚,棚右侧有门,门上还有小玻璃窗,棚顶是四角攒尖造型,棚脊和底座皆有金龙为饰。冰床棚子下面安装了设计精美的框架式滑轨。这种冰床需要八名太监牵拉前行,实际上就是一台冰上八乘大轿。老百姓的冰床可就没这么阔绰了。

坐冰床者以此为快,“拉冰床”却是一件辛苦的工作。《红楼梦》是这样说的,“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清末的北京,就有不少人以此为业,颇有点像现在的人力三轮或“摩的”。由于受气候的限制,这门生意以立春为限。

“拉冰床”营生一直延续到1950年代。而自1920年代开始,随着北海从皇家禁地变为市民公园,“冰床”也成为民间娱乐活动,流行至今。

可惜老夫还没享受过(w)

汤汤哩哩啦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市之我要交好运
都市之我要交好运
关于都市之我要交好运:逗比林尘的快乐牛马生活,随着一个手串的到来。各种好运接踵而至,一切都改变了。手撕压榨领导,拳打各种二代,脚踢财阀家族。都市中的牛马进化史。
我叫阿翼不是阿姨
撩错后,我被渣男小叔掐腰猛宠
撩错后,我被渣男小叔掐腰猛宠
【1V1甜宠,HE,虐渣打脸,互撩,男主京圈大佬,后期巨宠】  为了退婚出轨渣男,扮丑的沈鸢招惹上未婚夫的小叔。  一夜放纵,沈鸢丢下两百块,点评了一句昨晚服务不错,她想抽身之时,却被男人圈在怀里:“
萌兰
我是乡镇公务员
我是乡镇公务员
关于我是乡镇公务员:张华是一名最基层的乡镇公务员,只想与谁无争的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他是最不幸的,但却又是最幸运的;他是最孤单的,但却是朋友最多的;他是最穷的,但又是最不缺小钱的;他是最想成为鸵鸟的,
老木刀
开局就被系统拯救了
开局就被系统拯救了
关于开局就被系统拯救了:见义勇为被系统眷顾?签到才几个钱,做任务拿奖励才是最爽的,系统里面啥都有,就看你任务做的好不好了。富可敌国,武可通神,有钱有帅还会疼人,各种校花、御姐还不是纷纷倒贴。看沈亿三如
红烧清蒸虾
汉末小人物
汉末小人物
关于汉末小人物:本书真名历史同人文不是修仙,不是爽文,不是爽文,是正常小说,节奏不快,可能略有小众。背景在三国时代,不是穿越,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没有种田,没有先进思想,贴近现实。没有出名将领拜投,
张有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