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第285章:千万别走我的老路(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85章:千万别走我的老路

天色渐晚。

李承乾在与卢婉洁欢闹一番后就离开皇宫,上了自己的马车。

可当他坐在软塌上时,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待他回头时,赫然看见车厢的一壁上,插着一把贯穿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的匕首。

见状,李承乾赶忙走上前,撩开帘帐开口询问为自己驾驶马车的马夫。

“屠贵,刚才可看见有人上了我的马车?”

“未曾。”

屠贵摇了摇头,随即有些紧张的问:“殿下可是丢了东西?”

“没有。”

李承乾摇了摇头,随后回到车厢内。

望着那匕首,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将那匕首取下。

随后,他展开纸张,借着昏暗的烛光看了上去。

那纸上,言语简洁,不过寥寥数字。

“博陵崔氏以附鲁王……”

看见这八个字。

李承乾只觉得头大。

鲁王便是李元昌,虽年岁只比李承乾大一岁。

但却是李承乾货真价实的叔叔。

熟知大唐历史的李承乾自然知道,李元昌其人很有能力。

若非如此,后来的夺嫡争斗中,他也不可能差一点就胜过李治,成为李世民的接班人。

看样子,他现在已经开始对皇位有想法了呀……

不过……

这信是谁送来的?

李承乾看着手中书信,心中满是疑惑。

他可没有李世民那么神通广大,在各处都有探子眼线。

而且为了避嫌,他从不插手这方面的东西。

可为何,现在会有人给他送信来呢?

忽而就在这时,一道系统提示音响起……

{收到来自李泰的愤怒值+99……}

{收到来自李泰的怨念值+99……}

听见这系统提示音,李承乾紧锁的眉头忽然展开,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李泰啊李泰,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想要皇位你就跟我直说,难道就非得玩这些阴谋诡计么?”

思绪至此,李承乾将那信纸用蜡烛的火,焚成灰烬。

看着信纸燃烧,李承乾思绪万千。

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本出自一脉。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姜姓,因以封地崔邑而受姓崔氏。

西汉时崔业定居于清河郡东武城县,后世遂称“清河东武城人”即清河崔氏的由来。

汉末三国时崛起为关东望族,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正式迈入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

北魏孝文帝时入被列入四姓高门之一。

唐初时,李世民重新修订天下族谱,位列七姓十家。

若非有李承乾的横空出世,搅乱了范阳卢氏的历史走向,更让清河崔氏被诛九族。

未来,这崔家还会与范阳卢氏共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只不过,一些历史只要稍微有所偏差,就再回不来了。

如今范阳卢氏已经渐渐淡出世林,跻身进入商界。

四姓高门,也只剩郑王崔三家苦苦支撑。

通过赵有林的事件也不难看出,郑家摆明了要做墙头草,风往那边吹就往那边倒。

另外的太原王家又在科举制度改革后渐渐与时代脱轨,逐渐登不上台面……

说到底,能再度掀起风浪的,也就只有一个博陵崔氏了。

马龙藏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牧渊:我在大渊搞扶贫
文科生穿越成为一个“无兵无权无爵”且被流放的“三无”皇子,看他如何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经商赚钱、夺回皇位,牧州、牧国、牧天下!
独唱何须和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快穿之妾室妖娆,生存掠夺守则蒋纯惜萧尘
在古代妾室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去争宠。 她穿成妾室为了完成任务,也必须去争宠。 为了完成任务,她不惜将道德情操踩在脚下。 国公府小妾:在世子妃眼皮子底下和世子暗度陈仓,真刺激! 素王爷小妾:身为皇子侍妾,她争宠花样百出,王爷都被迷晕了……
佚名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
关于天道闺女下凡间,空间异能种田忙:在天界俗有“鬼医”之称的紫宝儿,带着天道老爹给挂脖儿的小包裹,投放到一个架空朝代,成了穷山僻壤的一个刚满周岁的小鬼宝。村里人虎视眈眈想烧掉小鬼宝,小鬼宝拍拍小胸脯,不怕不怕,自有爹娘兄嫂侄子们组成防护大阵,来一个拍一个,来两个拍一双,拍不死他丫的。小鬼宝痴傻又咋样,一朝重生,她成了她,挥挥小手,空间、异能咱全有,山参、野猪、虎虎、狼狼、钱钱……要么已经来了,要
墨熙呀
罗修陆梦瑶
罗修陆梦瑶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
穿书,我在七零吃瓜的日子
穿书,我在七零吃瓜的日子
现代许言言熬夜看小说猝死,莫名穿到书中成为开局背景板人物徐艳艳。 聋了的爹、疯了的妈、混球的弟、贫困的家,以及破碎的她局面就是这么个局面到底怎么办? 睁眼就是干啊!从相亲困难户到养鱼专业户从放牛娃干到养牛场从背景板变身原书女主好朋友…… 额,该说不说借咱艳姐一句话:“今天把话放在这里!除了这个、这个、这个,其余的,姐我都要了!”
曹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