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624章 昂贵的宝钞!流民!(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24章 昂贵的宝钞!流民!

李善长有股冲动,想要切开宋隐脑袋瓜子看看,里面到底长着一副什么样的脑子?

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宋隐淡淡开口,“殿下,既然此事涉及银子,那此事就归户部管辖。”

“殿下容臣思考一下,午朝时臣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宋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却没有耐心在这里跟他们耗神。

朱标思忖片刻,觉得宋隐提议甚是合理。

“好,本宫这就让人把相关折子送到户部,那本宫就等宋师好消息了。”

朱标没有犹豫,只要宋隐肯帮忙,等于事情就有了解决办法。

一旁的李善长看到朱标对宋隐如此信任,妒忌使他脸色狰狞起来。

忍不住出言相讥,“宋大人,此刻离午朝不足两个时辰,小心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面对李善长的讥讽,宋隐甚至都懒得理会,仅是跟朱标打了声招呼,就转身离开。

李善长看到宋隐竟然直接无视自己,当即气得咬牙切齿。

他倒要看看,宋隐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毕竟此事他和内阁官员商量了那么长时间都无果,他还就不信了,宋隐能在那么短时间内想出办法?

李善长甚至盼着午朝快点到来,他要看看宋隐如何出丑。

宋隐回到户部后,相关材料也送到了。

他随意浏览了一遍,发现跟朱标说的情况几乎一致,就没兴趣地抛到一边,躺下休息。

……

午朝时间到了,朱元璋对朱标示意。

朱标当即开口,“诸位,我朝近期多地出现了许多流民,大有当年饥荒之景。”

朱标开头,朱元璋立刻接话,“此次民间牵连甚广,许多地方都发生躁动,诸位可知是什么原因导致?”

朱元璋这一问,整个朝堂当即寂静无声。

不知情者自然不敢随意出声,知情者则不敢出声。

此事涉及大明宝钞,这是朱元璋推出的货币,谁敢质疑?

几乎每个皇帝上任后,都会推翻前朝货币,推出自己的货币。

可以说,每种货币都是皇权的象征。

大明宝钞自然是大明的象征。

现在,大明宝钞引发各州府出现流民,知道是什么原因的官员,也选择装聋作哑。

“这些流民,正是因为贫穷而用不起大明宝钞,不得不四处流浪。”

朱元璋也不忌讳,接着说出了原因。

可是事关皇权,虽然得知原因,仍然没有朝臣敢开口。

朱元璋腾得火就上来了。

这些朝臣跟废物有什么区别?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将目光投向宋隐。

关键时刻,还得指望宋隐。

这些废物大臣,没事时就各种质疑自己独宠宋隐。

他们也不想想,自己为何要宠信宋隐?

整天就知道满腹牢骚,却从来不找找自身原因?

“宋隐,太子说你已经有办法了,说说看。”

看到朱元璋找上宋隐,顿时文武百官的视线全都聚集到宋隐身上。

就连李善长也冷冷的瞥了一眼宋隐。

大江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梨花树下的女人
梨花树下的女人
关于梨花树下的女人:一个是被人嘲笑的瘸子,一个是被亲爹娘卖掉的女人,春红本想和其他农村女人一样,养娃照顾老公过自己的日子,但生活总有喜怒哀乐,不断的难缠事接踵而来,夫妻二人如何解决,由此向您讲述生生不息的平凡故事。
桔梗先生
美艳女总逼我闪婚,身份曝光后全球疯了
美艳女总逼我闪婚,身份曝光后全球疯了
纪凡下山被伪豪门拒婚,转身闪婚冷艳女总,别人笑他只是对方取乐的小奶狗,很快就会被玩腻踹掉。 结果却见她满脸娇羞,小鸟依人的躺在他的怀里:“纪凡,我离不开你了怎么办?” 后来有人发现,国际最强组织的首领是他,著名的书法大师是他,最年轻的国医圣手是他,全球第一财团的幕后老板也是他…… 等一下,那个华夏第一世家寻回的丢失少主,怎么好像也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老邪
无上丹尊萧长风
无上丹尊萧长风
本是先天奇才,却因武魂被夺,血脉受损,沦为废物,夺取武魂之人,却被世人追捧,享受无上荣耀。一朝仙帝记忆觉醒,修五行仙法,凝聚五种武魂,开启一条称霸九天的强者之路。什么双生武魂?什么千年不遇的奇才?什..
梦醒泪殇
重生:本统子教宿主当老六
重生:本统子教宿主当老六
关于重生:本统子教宿主当老六:重生的陆沉居然意外成为一个系统,还绑定了一个名叫陆沉的少年。一个是苟的一批的老狐狸,一个是热血沸腾的铁头娃,这样的组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看初次上岗的苟系统如何带领苟宿主一步步成为最强。
不干饭会饿
我以奥术登临神座
我以奥术登临神座
大神级代练的李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神启》游戏之中,成为了沉迷魔法的子爵大人。 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硝烟四起的大陆全面战争、波澜壮阔的异世界远征、世界树的莫名腐朽、危机四伏的深渊恶魔入侵......李斯表示自己有点慌。 ......还好游戏系统还在,自己还拥有【全能者】天赋。依靠前世记忆,转职奥术师,解析元素模型,重塑世界规则,一步一步登临那无上的宝座。 ......玩家们吐槽他: “这个
危楼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