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172章 急招胡雄进京!老朱对锦衣卫很失望?(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2章 急招胡雄进京!老朱对锦衣卫很失望?

他更是亲自带队多次深入草原探查消息,可以说,这是锦衣卫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行动。

锦衣卫的规格跟卫所相近,相当于藩王的三卫制度。

不同的是,锦衣卫经商获得了充足的资金,人数远远地超出了原定的规模。

所以朱元璋才将锦衣卫派往北方,扩大监管的力度,确保北方的安全。

胡雄想不到他才到北方不久,朱元璋就那么着急地将他召回。

他连休整的时间都没有,十万火急的朝应天府飞奔而去。

此刻的应天府。

金銮殿里,朱元璋正在安静地批阅奏折。

虽然早朝已经结束了,但是各地递上来的奏折太多。

大明现在各地基本上国泰安康,朱元璋安心了许多,就连湖广现在也在稳步地向前发展。

现在就差北境了。

如果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将北境这股威胁彻底的铲除掉,那么对大明的未来将是一个天大的福音。

朱元璋想归想,却不敢确定自己一定能做到。

他正暗自思量时,胡雄脸色疲惫,着装凌乱地走了进来。

胡雄不知朱元璋急召他面圣的原因,甚至来不及回去洗漱一番,就直接进宫。

此刻他如此狼狈,不是因为他体能差,而是没日没夜地赶路,折腾的累了。

“臣胡雄,拜见皇上!”

胡雄一进来,立刻就跪拜朱元璋。

朱元璋点了点头,示意他平身。

然后开口问他,“北境那边布置得如何了,你们去了那么长时间,有没有什么收获?”

胡雄连忙回复,“回皇上,北境比其他州府确实麻烦挺大的。”

“元朝叛贼在草原东部的深处,现今锦衣卫还无法接触到他们的核心。”

“近期,锦衣卫准备在离北方比较近的准格尔部落安插上咱们的人。”

“别看草原上的人生活松散,但是警惕性却很高,咱们的人也是折了好几人后,才将人安插进去。”

辽阔的漠北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跟中原人比起来,生活习性有着很大的差别。

由于他们在草原上得天独厚的优势,让他们得以灵活善变。

游牧部落善于骑射,但大明军队几乎都是步兵。

这也是大明朝跟漠北的游牧部落对峙多年,也只能来回拉扯的原因。

锦衣卫成立初期,基本上都在应天府活动。

也就是说他们不算大明的正规精锐军队,他们的作用主要是负责监控和搜查证据。

胡雄想要将锦衣卫人员安插进草原的游牧部落里,非常困难。

准格尔部落虽然归属于瓦剌,却也是元朝的一个分支,是元朝放在草原前线的一股势力。

朱元璋听到这样的消息,气得一掌拍在桌上。

砰!

声音沉闷却又充满着威慑力,吓得胡雄的双腿都在打颤。

“朕给了你们锦衣卫那么多的经费让你扩大规模,现在让你去北方进行布局,竟然进展如此的缓慢。”

“而且连元朝余孽的核心都摸不到。”

大江大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市高武:开局觉醒凶兽武魂
都市高武:开局觉醒凶兽武魂
他穿越到了一个武道和异兽并存的平行世界。 在这里,异兽横行,只有武道才能与之抗衡。 开局进行武魂觉醒仪式,没有武魂的他不仅遭到众人嘲笑,还有身为s级武神女友的当众分手。 此时,完美人生选择系统开启了! 他豪横地扇了女友一个耳光之后,十头截然不同的凶兽虚影在他头上。 “饕餮者,吞噬万物!” 他从此踏上了无敌之路……
佚名
血脉剑帝
血脉剑帝
少年叶天得不败剑匣,修不败剑神诀。 试问九州天骄,诸天神魔谁敢接我一剑? 我出剑,既无敌! (热血传统+单女主)!
佚名
赶海:系统在手,我的眼睛就是尺
赶海:系统在手,我的眼睛就是尺
青梅女友考上研究生后,就和我分手了。 这个渣女,生活费都是我打工挣来的,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 刚刚毕业的我找不到工作,便选择回老家渔岛待业。 却没想,我意外觉醒了无限扫描系统,竟然可以扫描到海鲜? 从此,我的眼睛就是尺,抓海鲜卖海鲜,一路赚赚赚。
佚名
重生60:从上山打猎开始致富
重生60:从上山打猎开始致富
特种兵邵北穿越到六十年代,母亲去世,父亲再婚不认他,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妹妹相依为命。 在这个大饥荒的年月,所有人都吃不饱,但也不敢踏足满是瘴气的大山,邵北却有解决瘴气的办法,但并不打算把这个方法告诉别人。 自从打猎后,邵北总能满载而归,小到山鸡野兔,大到野猪,傻狍子等。 别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邵北却已经实现了吃肉自由。
南山必胜客
神医姐攀附残疾哥,这个男人爱疯了
神医姐攀附残疾哥,这个男人爱疯了
我本是罪奴,是世界上最低贱的一等。被世人唾弃践踏,我以为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是救世主,却不想原来是他把我害到这般境地。 重生后,我成了神医,这一世我不为别的,只为报仇雪恨。主动靠近嗜血狂魔,只为用他的权力一手遮天,顺便治好了他的终身残疾。人人都以为我会是最大的笑话,直到我把仇人杀死后,想要离开他。那个男人却说:“你把我的残疾治好了,我的心你却抢走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