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七十九章 硬骨头不必急着啃
海棠忍不住多问了海礁一个问题:“新君铲除孙阁老之后,有没有废除新法”
海礁摇头:“没有。据说德光皇帝临终前有遗命,新君以孝为重,无论百官如何请命,都不肯废改新法。不但如此,孙阁老这一派系的官员,只要不是死心眼跟着他闹腾,又没犯错的,几乎都被留任了,因此人人都说新君仁厚。虽说有很多人不赞同新君的做法,可因为朝廷日子比从前好过得多,大部分人谏一谏就完事了。反倒是一些曾经为打倒孙阁老出过大力的世家权贵,整天闹腾个没完,给新君添了许多乱。”
海礁回想起上辈子害死自己的仇人,正是这些人之一,抿了抿唇。这辈子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让他们再得势的!
海棠不知道海礁在想什么,她只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如果新法有问题,新君是肯定会废除的,百官也会抗争到底。哪怕德光皇帝有遗命在先,新君也没有听话厚待孙贵妃与孙阁老父女呀。他打着孝道的旗号,不顾官员反对也要坚持推行新法,肯定是新法有利于国家。
对国家有利的变法,那就是好变法。
海棠想起五十多年前,自己还在宗室公府里做教养嬷嬷时的见闻,心里更有数了。
那时候,民间土地兼并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世家、权贵生活豪奢,朝廷却总是因为钱粮不足,拨不出军费,也无力救灾。皇宫里的花销,还要靠内务府卖织品、器具来支撑。
就算她只是内廷女官、内宅女眷,也知道国家财政正处于危险边缘。大楚又拖了二十来年,才开始变法,已经算是撑得久了。
既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变法,那皇帝总是纵容孙家父女,就不出奇了。
皇帝登基超过三十年,孙阁老也得势那么长时间了。他作为皇帝变法的先锋,本身已经与变法绑定,几乎可以说是新法的代言人。除非皇帝放弃变法,否则贬斥这么一个人,就等于是在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新法不行了。
所以,就算孙贵妃与孙阁老有些事做得过分了,只要能忍,皇帝都会容忍一二。
贬斥一个孙阁老容易,可他下台之后,变法大旗又能交给谁扛呢
至于忍耐一个孙阁老,皇帝需要付出的代价……政治联姻来的皇后,曾经退过婚的孙贵妃,还有周太后支持的贤妃,以及各种家世背景的后宫妃嫔,哪个对他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她们谁生的皇子会成为储君,对他来说都一样。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能一直重用孙阁老呢
他优待孙家父女,是在向群臣表示他是个厚道的君主,只要臣下忠诚、实干,就会得到他的庇护。
实在不行了,他也可以将孙家父女牺牲掉,让所有人的怨恨与怒火都发泄在他们身上,然后他便又是个公正贤明的君王了。
等到皇帝去世,变法进行了这么多年,成果也基本出来了。只要新君不蠢,就会继续推行新法,孙家父女下场如何,都不再重要了。
海棠叹了又叹,十分郑重地对兄长海礁道:“哥哥,我觉得眼下还是别考虑对付孙阁老的事了,先让陶岳陶大人与周家了结旧怨,友好相处吧。”
海礁也理解她这话的意思:“我明白,孙阁老是块硬骨头,没那么容易啃下来,咱们不必着急,一步一步慢慢来就好了。周家如今还执掌着边军大权,几位少将军还安然无恙,老元帅也活得好好的,孙阁老暂时拿他们没办法。周家就是吃亏在朝中无人,因此出事时,无人替他们说情。可要是陶大人愿意在御前为周家说项,皇帝怎么也要给表弟一点面子的。”
海棠问:“周家在朝中就真的一个盟友都没有吗全靠太后撑场他们没少在粮草军资上头吃亏,多年来就没想过要在朝中找人”
海礁道:“周家除了祖传的镇国公爵位以外,还有个承恩侯爵位,如今是太后的四弟拿着。他这一房常年待在京城。不过周四老爷不是武将,而是读书人,还是出了名的书画名家,人缘很好,交游广阔,只可惜不曾入朝,传递消息还罢了,军中事务完全插不上手。”
当然,西北边地出身的读书人,入朝为官后也会为周家说公道话。只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官位也普遍不高,影响不了大局。
周家手握兵权,怕引起皇帝猜忌,所以十分老实。反正宫中还有太后在呢,周家又有拥立之功,哪里想到便宜外甥会翻脸呢
海棠只觉得周家实在是太过老实了。在粮草军资上吃了多年的亏后,他们就该学会变通才是。懂得组建商队赚钱换粮草物资,怎么就不懂得花点钱去收买京中的皇亲贵族与权臣呢只要有人愿意帮忙说话,周家何至于屡屡吃孙派的亏
行了,海棠也不想多说什么,只跟哥哥海礁说自己的想法:“周陶两家严格来说并没有仇怨。周太后对陶慧太嫔的怨气……与其说是因为陶慧嫔给常贵妃荐的人可能害死了孝明太子,倒不如说,陶慧嫔本身就有可能是常贵妃一派的人。”
陶慧嫔若不是与常贵妃本就交好,也不会把侍女托付给后者。而常贵妃既然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自然没少与周皇后争风吃醋。陶慧嫔极有可能作为常贵妃的跟班,曾给周皇后添过堵。
但陶慧嫔死得
早,没有参与过谋害孝明太子。她留下的德光皇帝过去是个小可怜,常贵妃与纪王风光时也没见多关照他几分,还让他生出了满腹怨气,只能去求得周皇后的庇护,想来周皇后也是因此才愿意接受这个养子的。
既然如此,周太后与陶慧太嫔之间就没什么不可化解的仇怨了。无论前者以前是怎么想的,现在她快死了……周家是否有可能说服她以周家未来为重,主动向皇帝提出,追封陶慧太嫔呢
只要她主动提出了这件事,过去三十一年里皇帝对她生出的怨言,都会随风消散的。
海棠压低声音道:“难得陶岳陶大人作为和谈主使来到了西北,哥哥让爷爷与表叔公去劝劝周家人吧。孙阁老的心腹就在和谈使团里,若想和谈成果如周家的意,陶大人是必须要拉拢的!只要能让西北多太平几年,边地军民能少吃些苦头,有什么事不能让步呢陶慧太嫔追封太后,也不会影响周太后的尊荣。反倒是周家如今的处境,很需要有一个得皇帝信任的近臣为他们说好话……”
至于陶岳大人这边,就要看他是否还在意谢文载这些旧友了。倘若他依然重视故交,那么对于庇护了谢文载等人二十多年的周家,多少会有几分好感吧
大家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好,若是周家愿意先退一步,陶家又何必拿乔呢陶家虽是皇帝至亲,却势单力薄……
陶岳陶大人若是对皇帝行事有所不满,难道就不想给自己增加筹码,好去改变朝中的格局吗
Loev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