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

第360章 抽签定输赢(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360章 抽签定输赢

下面牙长交代几个经纪办事,说话的声音传到了朱柏房间。

朱柏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不对,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鬼、

啊,不对,气糊涂了。

我不是一个人,我也是一群人,比他们还多。

应天管辖范围内一二三级官牙局忽然开始向民间征集马说要运东西。租用十日,按照市价一倍半给租金。

百姓牵了马过来登记领号牌,交了马就能拿走十天租金,十天后来凭号牌取回马。

百姓们自然很踊跃,租给谁不是租?

如今民间有的马人不多,只有大户人家,或是专门做马车出租生意的人才有马。

这些马都被汇集到官牙局临时租用的大院子里,由专人看管,饲养。

然后朱柏一行就举着行旌牌匾鸣金开道出发了。

与此同时,应天府管辖范围内各个卫所收到了圣旨,要求所有卫所战马十天内不得出营。

违者杀无赦。

每个卫所出入口都有亲军都尉把守。

军官要出来办军务私事,可以,走着去走着回。

胡惟庸隐约觉得不对。

朱柏出了应天城,就下了马车,把安然叫过来:“来来来,安大人,抽一个。”

安然一看,朱柏端了个木盒子,上面一个圆孔,刚好能容一只手伸进去。

他伸手进去一摸原来是些纸团。

拈了一个拿出来,展开,上面写着“常州官仓”。

他恍然大悟,原来是把十个官粮仓的名字写在十张纸条上,揉成团放到里面了。

这孩子这是在玩过家家么?

朱柏对旁边招了招手,有人牵了匹汗血宝马来。

朱柏说:“这两马借给大人用十日。大人务必快马加鞭赶往常州,彻查官仓账本和存粮情况。查完再从这盒子里抽一个。不要等,即刻又去下一个。一日只查三个粮仓,查完就就近在官牙驿站歇息下来。本王已经跟所有官牙驿站打好招呼。”

嘶,这兔崽子原来真的是要叫我赛马啊。

安然一脸愕然。

朱柏那边也不管安然什么心情,点了二十个亲军都尉保护安然。

又叫费震:“你收好这个盒子,跟着安大人,万一有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他深深看了费震一眼。

费震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说是保护,也有监督安然的作用。

安然茫然指了指行旌牌匾,马车:“这些……”

朱柏对举旗子的领头说:“哦,对了,你们接着奏乐,接着往苏州走。沿途不管谁叫你们都不要停,也不要回答任何问题。天黑了你们就找驿站歇息吃饭。本王也跟驿站交代了。六七天后你们走到哪里算哪里,然后直接回头往应天走。”

他跳上马对安然一郑重拱手:“如此十个官仓和应天百姓的口粮安危就拜托安大人了。安大人保重。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贪官污吏揪出来!”

安然脑海里不知怎么的就闪过老朱当年出征前对留守阵地的他们拱手告别的画面。

一股豪迈之情激荡在心头。

其实这个孩子对大明百姓和江山,比任何人都要真心实意。

朝堂争斗什么的,先见鬼去吧。

这会儿,他想干点实事,干点有用的事。

也不枉他为臣一朝,为人一世!!

他郑重向朱柏拱手:“殿下,保重。臣定不辱使命。”

朱柏自己也拿了个装着写了二十个军粮仓的名字纸团的盒子。

他抽中了溧水仓,便带着人快马加鞭直奔溧水。

文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
长生:从红尘独行,到万古长青
【长生不死加点流&苟到最后总能赢】 【轻松搞笑&经常老六&偶尔热血,无女主&无刀子】 穿越成孤儿流民,地狱开局的楚秋得到长生面板。 【寿命达到一千年!解锁加点功能!】 【天下武学,一键加点】 【寿命达到一万年,解锁……】 【寿命达到十万年……】 每过一天都会增加寿命,越活越强,活着就能无敌。 于是楚秋在红尘里躺平了。 做过道士,吃过皇粮,当过仗剑行侠的无名宗师。
打一圈儿
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
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
爱吃肉的李
冷面军少求上门,媳妇太猛一胎三宝
冷面军少求上门,媳妇太猛一胎三宝
上一世秦小霜因为渣男误了高考,还倒贴为渣男谋工作,嫁到婆家操劳半生,生生熬成黄脸婆,最后还被负心渣男害死。这一世秦小霜重写命运!谁说要成五保户了?家里是村中首富,招上门女婿!作为长女,秦小霜肩负顶立门户重任,重新考大学,挣下亿万家财,再招个好看体贴上门女婿,美美过日子!隔壁军官哥哥瞿临川,玉树临风,俊美无双,温柔体贴,秦小霜瞧着不错,捞为金龟婿。有人惋惜觊觎,欲搭救于水火。瞿临川却红了眼:他心甘
君在无忧山
官婿美人香
官婿美人香
连襟打压之下,上门女婿刘志中仕途茫然,醉酒归家走进卧室,赫然发现床上躺着的不是妻子,而是……
开叫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