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141章 父子密谋(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41章 父子密谋

“父皇,此笔银子暂不能给勤王人马发军饷,首先要用在灾区救灾上,你知道灾区百姓生活何其艰难吗?

等儿臣率兵击退建奴后,儿臣带您亲自去灾区巡查一番,您亲眼看看您的大明江山并不是风景如画。

父皇亲眼目睹大明百姓生活后,您才会知道朝臣如何不作为,才会知道流寇为何屡剿不灭……”

朱慈烺本以为他这番话会让崇祯大怒,但这次崇祯的反应却出乎朱慈烺的意外,他话音未落,崇祯就迫不及待说道:

“好好,父皇从未出过京师,到时把你母后也带上,以前父皇担心乱民不敢出京师,以后有皇儿保护,在带上十万大军……”

看父皇开心的几乎要手舞足蹈,朱慈烺一时无语,他竟然还想带上十万大军出去浪,那不是祸害百姓吗?

“父皇不可带兵,到时带儿臣东宫卫队悄悄出京即可,十万大军会给沿途百姓带来极大负担,沿途官员肯定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父皇,背地却是一地鸡毛。”

崇祯听到不让带兵,他又犹豫了:

“东宫卫队才多少人马,安全吗?”

朱慈烺微微一笑:

“父皇放心,只要你相信儿臣,儿臣绝对保证您的安全!”

崇祯似懂非懂点点头:

“哦,那要不要和群臣商量一番?”

崇祯这句话顿时又让朱慈烺头大,于是劝道:

“父皇,此事不能让群臣知道,私访才最真实,到时东宫卫队保护着您瞧瞧出城!”

崇祯大喜,心里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开玩笑谁愿意永远呆在紫金城,崇祯也想看看外面世界!

“好好,一言为定,皇儿尽快组建大军将建奴赶走,父皇很想看看大明天下到底是何等模样,为何有如此多百姓反对朕!”

说到此处,崇祯突然又叹口气:

“好不容易抓住高迎祥,又来一个李自成,有阁臣建议加征剿响,不知皇儿如何看?”

朱慈烺当然知道李自成何许人也,大明江山正是亡于李自成,结果被东掳捡漏,不过此时李自成还没有成气候,加征剿响断不可取。

“父皇不可加征剿响,百姓早已经不堪重负,一旦加征剿响只会让更多百姓为了生存加入流寇队伍,到时又要发费巨量饷银剿匪!”

崇祯无奈问道:

“如今大明到处都在要银子,父皇也是无奈之举,等剿灭流寇立即停止征收剿响,应该不会给百姓增加太多负担吧!”

朱慈烺摇摇头:

“父皇,朝廷以剿响为名征收税赋,您知道下面官员会借机给百姓增加多少税赋吗?实际征收要远远大于朝廷需求,绝不能征收剿响。

既然官员可以随意要求增加百姓赋税,那么他们作为朝廷大员百姓父母官,是不是也应该表示一下心意,不能光知道压迫百姓。

儿臣建议父皇下旨,百官和大明士绅富商捐响,等大明国库存银充盈后再归还他们所借银两,只要朝廷官员愿意,几百万两银子应该能轻松筹够!”

崇祯一听急忙摇头:

“不可,皇儿可知百官俸禄很低,他们如何有银子捐响,这样似乎更加不妥!”

“父皇,大明绝大部分白银都集中在官员士绅和商贾手中,他们将大量白银藏于地库不在市面上流通,造成大明极度缺银。

大明官员俸禄低,但并不是没有银子,贪污腐败个個富得流油,只有父皇內帑和国库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不让收商税……”

大明缺银子的痹症崇祯并非一点不知道,只是他实在没有办法去征收,当初都是自己取消的,如今开挣商税等于打脸。元宝小说

物语00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年代,离婚后小男人又缠了上来
年代,离婚后小男人又缠了上来
(外科骄子子VS文盲村姑)丁遥香是个文盲,文盲在这个年代比比皆是。但因为丁遥香嫁给了高知识份子陆舰,这个军区医院赫赫有名的外科新秀。因此她的文盲属性被无限放大。陆舰这个人比手术刀还冷硬的男人,17岁被
佚名
系统:我能登录他人的绿泡泡
系统:我能登录他人的绿泡泡
哦吼!他的眼前凭空出现一个绿泡泡的投影界面!除此之外,他还能靠意念控制界面和登录他人账号!震惊之余,他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八卦是人类的天性,不分男女老幼。来都来了,要不......稍微看看聊天记录
佚名
医婿崛起:开局我继承了隐藏家产
医婿崛起:开局我继承了隐藏家产
被赶出家门,被迫断了所有联系,他从此成了人人欺辱的上门女婿。可四年后,家族一夜覆灭,他这才知道了当初的真相……家族的仇,他势必要报!谁敢拦路,他就把他们送下地狱!
佚名
破碎战线
破碎战线
一种名为「腐化」的病毒大肆扩散,腐化生物与人类互相战斗十年,发动了腐化异变。本文有作者的奇妙思路,墨枭四人的日常和几人为了解决腐化病毒作出的种种努力【单女主+半爽文+不刀】
夜希尔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三年前,他因为公考失误,女友直接跟他提了分手,理由简直可笑。他配不上她了?三年后,否极则泰,小往大来,他从研究生毕业开始主攻仕途,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前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