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辑器

第三十八章 明升暗降(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十八章 明升暗降

大多数历史学家眼中,唐玄宗李隆基的前半生英明无比,后半生则昏聩不已。

而导致他变坏的主要原因,不是他宠爱了杨贵妃,就是错用了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似乎皇帝晚年犯了错误,那是因为他被身边的奸佞小人给蒙蔽了,被狐狸精给带坏了。

特别是李隆基会不会用人这个问题,千百年来一直争议很大,有人说,李隆基早年之所以缔造了开元盛世,是因为启用了像姚崇和宋璟这样的一代贤相,而晚年引发安史之乱,则是让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这样的坏人和恶人大行其道,为什么同样一个皇帝,前后用人的风格和喜好差别这么大?

作为一名封建帝王,会不会用人,都用些什么样的人,是看他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坐标。

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历史上会用人的典范,汉高祖不仅亲手打造了国祚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大汉王朝,而且在后来吕后专权,吕家独大的不利局面下,刘氏皇族集团还能实现拨乱反正,很重要的一条因素就是汉高祖会看人、识人、用人,让周勃和陈平两大忠臣潜伏下来,伺机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离不开房谋杜断,这可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也离不开魏征的不断进谏,要知道魏征可是李世民不共戴天的政敌哥哥李建成的部下,没点胸怀和气魄,唐太宗怎么会听得进魏征的逆耳忠言?

可是,作为既开创了开元盛世,又引发了后来安史之乱的唐玄宗,他的用人问题一直争议很大,虽然他早年启用过一代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曾打造过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太平景象,但李隆基在换宰相方面的频率有点像换衣服,今天这件不喜欢了,那就换一件喜欢的。

对待宰相也是,昨天还惺惺相惜,你侬我侬,第二天起来突然觉得宰相不合心意了,那就毫不犹豫的换掉,着名的姚崇宋璟,包括后来的张说张九龄,在宰相的位置上基本上都不过三五年,这是李隆基用人第一个被人诟病的地方。

至于第二个地方那就人所共知了:有口皆碑的贤相他三五年就撤换,反倒像李林甫和杨国忠这样的奸相,他一用就十年二十年,诸葛亮曾经提醒后主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样才能做一个好皇帝,可李隆基偏偏反过来,“亲小人远贤臣”,安史之乱能不爆发吗?

李隆基执政初期为何要不停的换宰相?他这样做究竟是情绪化之下一时冲动的决定,还是制度化之下的通盘考虑?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学者,《百家讲坛》曾经的主讲人蒙曼有过一个论断,她认为唐玄宗上台后一直采取的是宰相专任而不久任的制度,宰相专任而不久任。

唐玄宗以前,无论是唐太宗也好,还是武则天乃至唐中宗、唐睿宗也好,同一时间任用的宰相都非常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中宗一朝号称三无坐处(宰相、御史、员外郎)。

宰相多到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这么多宰相在一起各抒己见,谁也管不了谁,那到底谁做决定呢?当然是皇帝。

这样做的好处是皇帝可以驾驭宰相,可是,也有坏处,就是对皇帝的要求非常高。

皇帝既要当国家元首,还得当政府首脑,事必躬亲,这就需要皇帝精力过人才行,而且还得非常敬业,安史之乱前只有两个皇帝做到了这两点,一个是唐太宗,另一个是武则天。

只有这两个政治强人才能一边当皇帝,一边再兼着宰相。

可是到了武则天以后,无论是中宗还是睿宗,就都不行了。

所以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看到这个问题了,他要改。

怎么改呢?就是放弃多相制,采用专任制。

同一个时期,只有两个宰相,一个是中书令,另一个是侍中;而且这两个宰相之中只能有一个起主导作用,这样就使得宰相的权力集中了。

相权集中,就可以委任责成,皇帝也就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这是专任的好处。

中国古代一直讲究皇帝要垂拱而治,唐太宗、武则天都做不到,但是唐玄宗就能做到。

要知道唐玄宗的业余爱好可是非常广泛的,他一个皇帝,哪儿来那么多时间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改变了行政风格,不再事必躬亲了。

所以,击鼓打球的那份潇洒,弹琴唱曲的那份自在,唐太宗没有,武则天也不多,而唐玄宗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宰相专任的一个必要补充就是不久任。

如果专任并且久任,宰相权力就可能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

所以,无论姚崇还是宋璟,任期都在三年多一点。

这样既有助于随时调整工作重点,也避免了宰相长期揽权,架空皇帝。

宰相又能管事,又不会威胁皇帝,这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由于唐玄宗追求的只是乾纲独断,而不是事必躬亲,所以他懂得抓大放小,大事紧抓不放,小事都交给宰相去处理,自己能不干涉就不干涉,这就为以姚崇和宋璟为代表的一批贤相在开元初年能够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提供了方便之门。

史家称赞开元年间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史,张说尚文,李元纮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

唐玄宗对宰相实行专任而不久任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宰相的权力,杜绝了两汉时期类似霍光、曹操这类权臣的出现,虽然皇帝们这么做,都是出于维护皇权的私心,但也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大权旁落,导致政局不稳的局面。

既然宰相实行专任而不久任有这么多的好处,而且都已经实施了二十多年,为什么在开元后期李林甫接任宰相后,唐玄宗却突然一改以往的制度,让李林甫在宰相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9年,直到李林甫寿终正寝,难道是李隆基老糊涂了?还是他给李林甫骗了?

所以说除了是晚年的李隆基确实是昏聩了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他不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不愿意看到有人染指他屁股底下的宝座,因为他最清楚坐在上面会有什么样的特权。

所以苏宁早就预料到了自己今时今日的尴尬,李隆基和那些宰相是不可能允许自己久任安西都护府,再加上自己以雷霆之速攻破了吐蕃和回纥等异族,自然是让自己的威势在安西都护府一带达到了顶点,所以说白了就是李隆基心里开始畏惧自己了。

只见得到李隆基示意的高力士上前捧着圣旨朗声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威侯远征吐蕃回纥等邦,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劳苦功高,公忠体国,特赐武威郡王爵,擢升兵部尚书,钦此。”

“臣苏宁叩谢皇恩。”然而此时的苏宁却是不卑不亢的领旨谢恩。

此时的唐玄宗李隆基满脸微笑的看着眼前的苏宁说道,“苏爱卿,洛阳那边的叛军最近是越来越猖獗了,这一次朕准备让你留在长安这边统军,然后专门负责剿灭洛阳叛军的事情。”

“是!陛下,臣必定肝脑涂地。”

“嗯,甚好。”

……

花萌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打听到去你家的道,晚上就弄死你。开局手握“抡语”的徐志道,在大明弘治年间,慢慢的从东宫侍读一步步成长为大明活着的异姓王。凡日月所照,皆为大明疆土。让大明王朝成长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青酉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科普氧气有毒,全网骂我有病
穿越平行世界获得人气系统的叶真,只要科普就能获得人气值。人气值可以获得无数不同的奖励。“氧气其实是有剧毒的,你们相信吗?”“这一切的背后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操控一切。”“上古时期的传说和神话一切的一切都是真的。”“这背后的一切有巨大的阴谋。”“女娲补天,大羿射日这,盘古开天,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啊!”(内容纯属虚构,请勿代入现实)
快乐活肥宅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人越怂心越浪,反派权臣被我撩疯了
人越怂心越浪,反派权臣被我撩疯了
虞晚穿书了,还穿成了原书男主那下场凄惨的恶毒童养媳。 天崩开局,她穿过来时,男主一家已经被原身灌了毒药,而她手里正端着一碗掺了毒的汤药,递到男主嘴边。 她听见自己说:“夫君,喝药。” 好一个“大郎喝药”! 虞晚弱小可怜又无助。 为了苟命,她含泪收拾原身留下的坑,猛刷男主好感,想要功成身退,把男主还给女主。 可是事情出现了一点偏差。 夜深人静,男主掐着她的脖子,问她:“想要什么死法”,虞晚才悲催的
七分酿酒
拒婚后被挡箭牌王爷宠翻天
拒婚后被挡箭牌王爷宠翻天
林如思重生了,重生在了全家都还没有因为她任性自私的婚事受到牵连时。 为了拒婚渣男,她谎称自己心仪景烈王李景扬。 谁知那传闻中暴虐更胜渣男的景烈王,竟真答应了这门婚事。 渣男转头求娶她的长姐,也被她巧妙化解。 事既发生,避无可避,林如思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这一演,就是一辈子。
沐棠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