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诡闻实录:堪舆宗师

第731章 后皇姊山(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731章 后皇姊山

时间珍贵,我耽搁不起。

可刚抬腿,我又顿住,回过头,仔仔细细的看着那黑色岩石。

涓涓细流,从那山岩的左右两侧流淌而下。

看见这水流时,我愣住了几秒钟。

按道理,这么低的温度,怎么可能还有流水?

金鱼水是因为生气凝结,本质上不算是水,我身上携带的矿泉水都已经结冰了,只能嚼雪吃。

此地的两条水流,源头是岩石上方,那里又刚好被峰顶的雪盖住。

水流就从雪和岩石的交接处淌出。

“虾须……”我低声喃喃。

心脏,忽而狂跳了起来。

五绝地书的定穴方法中,还有一种法子,叫做两仪定穴法。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譬如山水为一体时,地理以山为阴,水为阳。

龙有阴阳分度,穴亦有阴阳分度。

穴之太极凸起为阳,瘦而下陷为阴。

我心头又是一震。

快速从侧边的路返回,我重新到了山顶。

自边沿看去,顶部呈现微微的斜坡,聚拢在中心处,呈现凸起的点。

一时间,我心神的震动更强烈了。

这里,就是穴眼?!

至少,如果用两仪定穴法,这里就是穴眼所在!

只是为什么,如此之大风水之山,并没有出现天光下临,地德上载的景观?

如果不是刚才的巧合,雪块塌陷,出现了虾须的情景,我就错过这峰顶,去别处寻找了……

到时候三四天都会打了水漂……

思索了几秒钟,我想到了另一个缘由。

太极之处凸起,代表此山生气为阳,并不能完全说明,这里就是穴眼,只能说明,穴眼就在附近。

而在两仪定穴法之中,立穴处才会出现口角,虾须,蟹眼,金鱼。

这就意味着,实际上,那块岩石才是穴眼!?

我又匆匆回到了岩石之前。

打量了岩石半晌,我又发现了一些细节。

整块岩石,是微微凹陷进去的,两侧稍稍往外延展,以至于岩石是往里弯曲。

这就是口角!

而在岩石左右两侧,各有一处凸起的角形。

这是蟹眼!

岩石正中心下方,虾须流淌下来的水,从两侧汇聚而来,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潭。

那水潭约莫巴掌大小,极不起眼。

若非是我刻意靠近去找,压根找不见……

在那巴掌大小的水潭中,寄生着一尾拇指大小的金鱼,指甲盖大小的蟹,以及半透明的虾。

我喉咙发干,仰头看了岩石许久,尤其是后皇姊山那几个字。

怪不得,这山岩没有出现异象。

它竖在这山顶左侧,月华和星光根本照射不到这里,只会从旁侧洒落。

又怎么出现异样?

只不过,穴眼就在这里,入口又在什么地方?!

按道理来说,这岩石就是入口。

可这么大一块岩石,人怎么可能钻进去?

仔细的看了许久,我没有看出来缘由。

强忍着心急,我在原地踱步,思索五绝地书的内容,想着对策。

鬼使神差的,我往左侧的山峰看了一眼。

罗樵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
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
这一天,人们开始回忆起了基因之中封存的全部信息。若是以代码举例,那么DNA序列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一座屎山。 这里包含着数不尽的可能性,一切进化之路中沉睡的基因,都在这一刻觉醒。 他们想起了远古时与洪荒巨兽决战时刻,想起了对抗灭世洪水时腾空而起的诸多大能,想起了99年那些被迫忘记的事情……但我怎么就没印象?
烟景浮空
修仙:我的努力必有所成
修仙:我的努力必有所成
凡人流、稳健、冷静、天道酬勤、杀伐果断陈易穿越修仙世界,自带紫金命格:【命贵紫金:天道酬勤,凡所坚持,必有所成。】有此命格在,哪怕身为宫家最低等的卖身奴,陈易也并未气馁,他稳健低调、勤奋刻苦、广结善缘、居安思危、步步为营、直达仙阙。于是,修仙界出了一位天道酬勤的稳健少年,风云绞动间,处处都有他成长的轨迹。
灰头土脸向前跑
一人一凰一天下
一人一凰一天下
沧澜江畔,少年郎蓑衣斗笠,一手持酒,一手钓竿,心不在天下,人却在江湖…… 我来自不可知之地,我想看看这个同样未知的世界……
佚名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