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锦衣卫:我不想再用加特林了

第155章 海军,从今日起(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55章 海军,从今日起

【奖励装备:内河炮艇】

【排水量:约25吨】

【驱动方式:两台柴油机,总功率300马力,双轴推进】

【最大航速:11节(等于20372公里/小时)】

【最大续航里程:300海里(等于5556公里)】

【装载武器:艇首一门81毫米迫击炮,驾驶舱顶部靠后的位置安装两门马克沁重机枪(可拆卸、可调整)】

【装载乘员:30人(不含船员)】

【整船编制:14人】

【整体构造:长18米,宽36米,最大吃水16米,采用平甲板艇型,半装甲驾驶室为半埋式结构】

的确。

这款炮艇在陈昊眼里,比未来咱们海军的“056内河炮艇”小多了。

但是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逆天般的存在了。

这种兼顾机枪和炮火的配置很难对付,而它又能携带步兵,既能沿河机动,又能放出步兵上陆追击,如果没有合适的重武器很难接近并摧毁它们。

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给前线的赵得柱发报,鞑子主帅康亲王杰书已死,抓紧时间结束战斗!”

陈昊淡淡的给王大柱吩咐道。

经历了刚才两款爆装的惊喜,陈昊已经微微觉察道了一丝丝的冲动后的疲惫。

点上一支激情后的过滤嘴,陈昊深吸一口缓缓吐出。

爽!

鞑子京城。

顾命大臣苏克萨哈的府邸。

和平日里一派祥和的气氛不同。

苏克萨哈的整个府上,一股肃杀压抑的氛围,让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声音。

自从昨日府里的主人苏克萨哈下朝后。

伴随着大臣们之间消息的流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苏克萨哈多半要倒台了。

四大顾命大臣里,索尼资历最老却也最滑头,从不表态和拉帮结派。

遏必隆却是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脸面,丝毫没有同为顾命大臣的自觉,甘愿跟在鳌拜身后当跟班。

那么和鳌拜不对付的苏克萨哈,可算是倒了霉了,一直受排挤。

前段时间,要不是因为前方战事吃紧,负责“剿匪”的鳌拜他们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估计苏克萨哈更惨。

可是昨天,湖广前线传来消息。

主将康亲王杰书,亲自手书战报,八百里加急送进了京城。

“大捷大捷!大明余孽贼首陈昊,被康亲王率领三十万大军,围堵在辰州城内,不日即可诛杀!”

“大捷大捷!大明余孽贼首陈昊,被康亲王率领三十万大军,围堵在辰州城内,不日即可诛杀!”

“大捷大捷!”

报信的信差,没有按照康亲王师爷的吩咐,悄无声息的报给宫里。

而是自作主张的从进城开始,沿街就开始大声呐喊,一时间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信差对这种瞩目,享受极了。

等到战报送到宫里,几乎半个北京城都知道了。

苏克萨哈当时脸都吓绿了。

傻子都想得到,鳌拜一党,一定会借这个大胜之机,以雷霆万钧之势,搞定苏克萨哈等一众敌对大臣。

果然,今日早朝结束,苏克萨哈就被褫夺了几乎所有的恩赏和封号,直接要他自己上疏告老还乡了。

“休矣!休矣啊!”

坐在平日里读书的软塌上,苏克萨哈长叹一口气,满满的不甘心。

正在此时,他的大管家从外面满脸凝重的走了进来。

“主子,事儿不对啊!”

老马饭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母子
母子
关于母子:从第一次出门开始,母亲就站在村口说,出门在外要小心,常给家里来信,要是娘想你了,就给你捎信,你就会来,这些话他说了一辈子,也苦了一辈子。
凡荣
官道之绝对权力
官道之绝对权力
安江以选调生第一名上岸,怀揣为民之念,投身官场,却被无形大手拨至乡镇,赘婿身份受尽白眼,两年之期已满,组织部一纸调令,峰回路转,安江华丽蜕变全县最年轻正科级干部……且看安江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手掌绝对权力!
天选之主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
「科举+穿越+种田+考试+无空间系统」 「有CP,男主专一,女主算青梅竹马,但出现的频率少,爱情不是主线」 「男主靠勤奋和运气,一步一步往上走」 「男主不擅长谋略,但实干,技术」 「科举制度参考明清时期」 一场意外,他胎穿到古代一户农家。 为了不想一辈子种田,服劳役,只能往科举方面费功夫! 他成为大乾朝名落孙山的“孙山”。 凭借着吃苦和运气,成功搭上尾榜,成为倒数第一的同进士,成为一个偏远山区的
西门七仔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综影视:姑娘你别跑
无心×张妍念 已签约 禁抄袭 禁转载 50金币加更一章 点亮会员加更三章 谢谢小可爱们支持呀 日更小说不断更 已完结: 重启之极海听雷×刘丧 1-60 你是我的城池营垒×邢克垒 61-1
你的铁铁哟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