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寻宝:从盲盒仓库开始

355 三起三落(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355 三起三落

“连带着将陈仓石鼓也一并掠走,不过金国人不懂陈仓石鼓的价值。”

“只是将鼓上黄金刮下后,扔到了中都也就是,现在京城的大兴县,就不闻不问了……”

“唉!”

陈睿听到这,也只能是苦笑着摇了摇头,一声叹息。

“在之后,在元朝、明朝、清朝,这陈仓石鼓一直留在北京。”

“抗战期间,陈仓石鼓曾经被运送到重庆。”

“后来,又被运到了金陵,1948年的时候,光头要逃跑的时候。”

“曾经也把这石鼓装上了飞机,可惜因为超重,最后又把这十面石鼓给扔了下来。”

“就这样,这十面石鼓,才得以保存了下来……”

听到这里,陈瑞又是一阵扼腕叹息,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高兴的是,这命运多舛的国宝,最终还是被保留在了大陆境内。

悲哀的是,那光头,还带走了更多的宝贝……

而现在那些宝贝,大多都已经落入了不孝子孙之手。

“再后来,我们新中国的考古专家,又对这几面石鼓,进行了考证。”

“结果发现,原来这十面石鼓上记载的,可远不止是秦朝时期的民间渔猎的故事。”

“而是记录的秦国不断发展壮大,到最后鲸吞六国的历史!!!”

“正因为这段历史记载,再加上使用的还是后世已经消失的籀文,才让这十面石鼓,显得极其的珍贵。”

“乃至于,在后来评定国宝的时候,这十面石鼓,甚至被评为了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不得不说这曹汪口才真的绝佳,这会儿终于是把这石鼓的故事给讲完了。

而陈睿作为一个忠实的听众,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了神来。

“曹老板,这石鼓呢,确实是好东西。”

“但你给我讲这些……”

“你们这次要寻找的宝贝,不会就是这个石鼓吧!”

曹汪哈哈一笑,然后一拍巴掌。

“没错,我们要找的,还真就是这石鼓!”

“可,那十面石鼓,现在不是在京城的博物院了嘛?”

陈睿不解的看着曹汪,曹汪又是哈哈一笑。

“之前不是和你说了吗,这十面石鼓里,有两面,在唐朝的时候就丢失啦!”

陈睿一听这话,不由心神剧震。

“你是说那乍原石鼓,和吾车石鼓?”

“没错,去年呢,我原本是在这边山间寻龙断穴来着,无意间来到这边的小山村。”

“刚好就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个石臼。”

“这石臼被这家村民给改成了舂米臼、磨刀石,上面的文字被磨去了大半,损毁严重”

“可我看了这石臼上残存的文字却感觉无比眼熟,于是就拍了照,回去研究了一番。”

“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这石臼上残存的文字,和历史记录里,那乍原石鼓拓片上的文字,是一模一样啊!”

陈睿听到这,也忍不住惊坐而起。

“你是说,那乍原石鼓,竟然被人改成了一个捣米臼?”

“哎呀,握草!”

陈睿不由心疼的一拍大腿……

摇滚菠萝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渔家有女初长成
渔家有女初长成
一场海啸把渔苗卷入海中从而重生在渔家,本以为是新生,没想到是灾难的开始。 爹与大哥出征五年杳无音信,错误的爹死消息让娘亲疯癫成疾,二哥为救母被混混打伤头部,没死却也降智变得痴傻,刚重生就面临内忧外患。 还有村长闺女海依依经常找茬,给成功的路上使了不少绊子。 奈何渔苗拥有黄金渔场AI系统,靠着金手指赶海发家致富,小女娘也有高光时刻!
浊酒清欢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武道通神:反派干妈颤抖吧!
武道通神:反派干妈颤抖吧!
关于武道通神:反派干妈颤抖吧!:“妈妈,我要速通高武了,你是不是很开心?”秦风被虐三年,临死获得武神传承,那些欺他辱他虐他之人,请全部洗干净脖子,等待被利刃穿喉!杀伐果断+腹黑+高武+灵气复苏……多种元素融合,都市爽文。
三世桑桑
禁欲国公别追了,贵妃娘娘忙着造反呢!
禁欲国公别追了,贵妃娘娘忙着造反呢!
【全员后悔流】【绝不原谅】【追妻火葬场但追不到】【复仇爽文】【不憋屈】曾经的贵妃秦鸢是个万人嫌。皇帝:“贵妃不解风情,不如荣嫔娇俏可爱。”宫人:“贵妃严苛吝啬,不像荣嫔好说话。”朝臣:“贵妃父亲专权,荣嫔兄长适合做丞相。”在众人的算计下,秦鸢被陷害落水但秦鸢没死成,她摇身一变成了国公夫人。而这一次,所有人都变了:皇帝:“荣嫔骄纵,朕实在是后悔。阿鸢,你能再给朕一次机会吗?”宫人:“荣嫔打骂奴婢,
喵喵呆呆
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
年总有病似的,一边虐妻一边宠妻
嫁给年彦臣的那天,是郁晚璃的噩梦。 她是杀父仇人的女儿,年彦臣要她用一生来赎罪忏悔。 他恨她,折磨她羞辱她,却又在暗中帮助她,深爱她。 年彦臣:“如果你怀上我的孩子,便是贱种,我会送到孤儿院。” 实际欣喜若狂,将千亿资产都转移到孩子名下。 年彦臣:“你求我也没有用,滚!” 实际背地里出手帮她扫平所有障碍。 后来郁晚璃才知道,他暗恋她十年,他给她的爱,远比恨要多得多。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