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开始

第672章 真正的目标(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72章 真正的目标

“如果我们要收购置地51股权,预计需要花费的资金在90到100亿港币左右。”唐婉茹拿来一份报表,“我们有那么多钱吗?”

“51的股权就要100亿,那如果我们想要全部私有化,是不是要花到300亿左右。”虽然苏辰有想法,但并不意味他就要硬干。

而且他也没那么多钱。

苏辰看完手里的报表,笑着道:“即便我们没那么多钱,但也要营造我们想要对他们动手的样子,你同样安排合格的操盘手,先暗地里大量吸筹,顺便释放各种利空消息的节奏,让置地的股价跟着剧烈波动。”

“好。”唐婉茹从来不会去问那么多,只要是苏辰吩咐的,她都严格执行,除非是需要她拿主意的时候,才会将她的智慧体现出来。

在十几个操盘手的操作下,尽管大量吸股,但置地的股价仍在坚挺的缓慢上扬,而中间特意制造的的几波暴跌,迷惑了市场和怡和集团的高层。

掌管怡和的西门凯瑟克隐隐约约能感觉到有一只黑手要对自己不利。

但他一直没能锁定自己的敌人,不知道是李黄瓜还是包船王。

因为这两位就曾经联手对付过怡和。

而收购的公司名字似乎也是仓促之间组建的,西门凯瑟克现在其实非常想把手中的咖啡,狠狠地甩在对方脸上。

世界上不是只有那么几个聪明人。

大家伙也都从这不断涨跌的情况中看出是有人在吸纳置地股份。

不少人也跟着投入进来,比如屡次被人狙击的刘栾雄,打算浑水摸鱼,能吃到多少就吃到多少。

一直都惦记着置地的李黄瓜却没有出手,事实上,他还真两次干过怡和,当年在收购和记的时候,作为华资对抗英资并取得胜利,那一战奠基了李黄瓜在香港的地位。

现在突然冒出一家公司在疯狂吸纳置地的股份,他却不是很看好,因为这家公司都是在二级市场吸纳的流通股。

以他对怡和的了解,怡和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因为竞价收购是一个花钱的活儿,除非好几个人联手,要不然个人是很难拿出几百亿的资金。

而且他认真询问过,几大家族都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来。

李黄瓜脑袋突然灵光一闪:难道又是盛世的那两个疯子?

同时市面上也出现各种对怡和攻击的文章。

都市早报在经济板块写着:

“众所周知,在1986年1月,怡和集团宣布重大重组,由怡和控股、怡和证券、置地三家公司注资组成香港投资者有限公司,置地将剩余持有的125怡和股权全部注入新公司

由此可见,怡和集团已开始部署淡出香港,除了将控股公司的注册地迁往百慕大外,集团又以“加速企业国际化“作幌子,暗地里将资产向海外转移,借以降低香港的投资比重。

说明凯瑟克家族一直都在拼命地在甩卖资产、套现资金往海外转移,这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小股东们的利益”

这份报纸一出,一些财经专家也冒出来,纷纷在各家报纸上表示:怡和确实存在资产转移的迹象。

因为今年的3月,怡和证券向置地购入125怡和股份,使置地持有怡和股权进一步下降至125。

且在大股东置地公司减持前,怡和控股公司释放一系列利好消息,使得股价一路上扬。

而在置地公司完成减持后,怡和控股的股价却开始一路下跌。

这说明怡和系的关联上市公司之间存在非法获利,要求港府的证券监理专员介入调查。

西门凯瑟克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三SS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的魅力怎么一路狂飙
重生后,我的魅力怎么一路狂飙
前世,她拼尽全力逃离他,转而投入那位大佬的怀抱,然而等待她的却是无比凄惨的结局——被挖心挖眼,含恨惨死。命运的齿轮逆转,她重生回到了那个决定命运的分手夜,这一次,她发誓不再重蹈覆辙,势要向曾经伤害她的
佚名
四合院:截胡达人许大茂
四合院:截胡达人许大茂
关于四合院:截胡达人许大茂:开局何大清和寡妇跑路,许大茂嘲讽傻柱,说何大清和寡妇跑了。没想法说了一句大实话,就被傻柱给一顿暴打,最严重的一脚直接踢中许大茂下体,直接晕死了过去。现代人魂穿许大茂,惩治打
岁月留声机
夏一天郁小雪
夏一天郁小雪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
浮梦流年
五阴诡事夏一天郁小雪
五阴诡事夏一天郁小雪
我从出生前就给人算计了,五阴俱全,天生招厉鬼,懂行的先生说我活不过七岁,死后是要给人养成血衣小鬼害人的。外婆为了救我,给我娶了童养媳,让我过起了安生日子,虽然后来我发现媳妇姐姐不是人……从小苟延馋喘的
浮梦流年
陈青源董问君
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