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章 西四胡同6号
陆卫邦看看怀里抱着的牌位,赶紧揣在衣服里,免得吓着路人。当然,他也没忘记在街边的商店里买了一顶帽子,挡住自己额头上那一方印记。
经过怨境里的一番折腾,两人出来时,外面已是傍晚。陆卫邦替两个人在古城里面订了一家旅馆,就匆匆忙忙来到了街面上,开始打听有关赵陈氏的事。
二人一点线索都没有。正寻思着从哪开始下手,却正巧赶上古城景区里面模拟古代衙门升堂的情景剧表演。
小陆和黑子刚好经过县衙旧址门前。一位身穿清朝兵勇服装的群众演员就拿着一面锣在衙门口敲了起来。
“县衙升堂,县令审案,请街坊四邻都来观看~”随着那人的几声吆喝,正在古城里浏览夜景的游客们嗡的一下都涌了过来。人群把陆卫邦和黑子夹在中间,生生挤进了衙门里面。
两人退又退不出来,挤又挤不出去,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机会。
这情景剧表演的确是精彩,观看的人群中,不时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高亢的喝彩声。只是这二人根本无心观看,只想早点从这衙门里出去。
尤其是黑子,对破坏这个怨境有着深深的渴望。这是他在师父去世以后,第一次独自做事。年轻人好胜,黑子也一样。他想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真正的解怨师。而现在情况紧急,哪有工夫在这里浪费时间。
黑子听着衙门里给表演配乐的鼓、锣、釵、胡、琴,心里越加烦乱,回头一看旁边的陆卫邦,嘿!这家伙倒是没心没肺呀,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正看得来劲儿!
黑子拍了拍陆卫邦的肩膀。
小陆转过头来,递给黑子一个问询的眼神。
“别看了,我们挤出去。”台上的音乐声,群众的喝彩声太吵,黑子贴在陆卫邦耳旁说到。
陆卫邦冲着黑子摆了摆手,看意思是不出去。
还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黑子正要发作,小陆却一把将他拉到自己的前面,一只手指着台上的某个地方。
黑子顺着陆卫邦指的方向看过去。那是台上最右侧的幕后,一群乐师们正在吹拉弹唱着给台上的情景剧配乐。其中有一位拉二胡的老者非常显眼。
这老人看上去怎么也有80岁了。须发皆白,穿着一身白色的唐服,正闭着眼睛享受演奏的乐趣。
陆卫邦贴在黑子耳边说到:“咱们就找那个老爷子打听吧,等会演出结束,我们截住他问。”
黑子一听,觉得也有道理。首先,这老爷子应该就是本地的乐师,否则这么大的岁数,儿女怎么可能放心他去外地工作;其二,看他一把岁数、道骨仙风的样子,应该还是一个有些学问的人,知道的一定不少;第三,在平遥古城里生活的耄耋老人,未必能再找出几个能像这位一样神采奕奕的,只是岁数大不够,关键还得不痴呆。
黑子拍了拍陆卫邦的肩膀,表示同意。
二人耐着性子看完整场表演,散场时立刻冲出人群向后台跑去。
衙门旧址后院的一间房里,正是演员和乐师们的休息室。那个拉胡的老人回到休息室刚刚坐下,从怀里摸出一个制作考究的琉璃小酒壶灌了两口,小陆和黑子就到了。
“大爷您好!”陆卫邦首先开口。
“你们有啥事儿?”
那老头头也不回,只顾往琴匣子里装自己那把二胡。
“大爷,我们是外地来的,想向您打听一个人。”陆卫邦见过一些世面,脑子也活,就这片刻的工夫,已经有一套说辞在心里酝酿而生。
“打听谁呀?”老头慢慢转过身,打量着眼前这两位年轻人。
“一个叫赵陈氏四妮的人。”
这老头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毫不拖泥带水的回答到:“没听说过这个人。”
陆卫邦不甘心,他清清楚楚记得赵陈氏牌位上的生卒日期,卒于民国三十七年。就又问到:“大爷,我们打听的这个人,可不是现在的人,而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女人。据说她去世后,就葬在平遥城附近。”
那老头显然已经是有些不耐烦。
“我说不认识就是不认识。我活了83岁,难道这平遥城里的人我就都应该认识?走吧走吧,你们问别人去。”
一看老头这种态度,小陆和黑子心里也就有了判断。这个人不太愿意管这些闲事,就算他知道赵陈氏的事情,也不会轻易和他们说的。
两人只得离开,再做打算。
“谢谢大爷,打扰了。”陆卫邦是个懂礼貌的孩子,临走还回头向老头道了个谢。
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良心发现,那老头在陆卫邦道谢之后,又开口了。
“等一下!”
刚刚跨出房门的两人立刻就转身停下。
“是要我们出去以后帮您把门带上吗?”已经对这老头不抱希望的陆卫邦来了这么一句。
老头摆摆手,还是用那种不耐烦的态度说到:“明天早上7点以后,来古城西四胡同6号。你们要打听的人,兴许我爹他老人家知道。”
在下正是二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