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5章 北京保卫战6(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5章 北京保卫战6

此次也先也没有在后方指挥,他率领着自己本部的瓦剌军,冲锋在前。

他亢奋,他的弯刀要饮血,他要第一个登上北京城的城头,他要完成祖先们没有完成的任务。

而此时他的敌人于谦正站在城头,目不转睛的看着蒙古大军。

到了,到了。

“投石。”于谦大喊道,在旁的传令官立即挥舞旗帜,而站在角楼的传令兵也开始朝着城内挥舞帅旗。

布置在城中的六百台投石机开始朝外投放火石。

一块块火石带着致命的烈焰砸入了蒙古大军的队伍中,无数的人倒下了。

但他们的同伴不会退缩。

而到了一个位置后,蒙古大军又迎来了第二轮火炮的攻击。

这让蒙古人的伤亡更大。

可此刻的蒙古人却没了退路,只能跟着他们的太师冲锋,只有冲进北京城,享受汉人的奢华,才对得起他们这一路的颠沛流离。

等到蒙军渡过了火炮的轰炸区域后。

石彪看到了角楼上的帅旗,对着石亨说道:”叔叔,我们杀个痛快吧。”

“杀个痛快,冲啊。”石亨大喊一声。

汉家的好男儿驾驭着他们的战马,冲向了他们的宿敌。

石亨,石彪二人身先士卒,冲入敌阵。

刀斧并用,勇猛异常,略一接触便斩杀了数名蒙古骑兵。

而后率领着本部亲民深入敌阵,将蒙古人的进攻阵型打乱。

两方军队在北京城下开始了一场血战,刚刚接触的时候,明军因战斗经验的不足,略有不敌,伤亡要比蒙军大。

一个个明军士兵掉落马下,可他们背后九门紧闭,若是止住前进之势头,后面的明军便会遵守命令,斩杀他们。

他们只能向前。

当明军付出一定代价后,形势渐渐发生了逆转,蒙军长途奔袭的疲软已经隐藏不住了。

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因体力不支被杀下马来。

而奋力拼杀的也先起初并没有发现,可当他看到周边的明军骑兵越来越多,而自己此方的士卒越来越少时,才猛然醒悟,他回过头看去,有诸多的蒙古骑兵停滞不前。

好战的蒙古人竟然在这一刻畏战了。

不过也先战斗经验丰富,当下便束缚着马匹,让身旁的传令兵吹响撤退的号角。

撤退的号角响彻在整个战场。

正在拼杀的蒙古人听到这个号角后,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而徘徊在最后边的蒙古人听到号角后,直接调转方向奔腾而去。

他们若是再冲锋的话,只怕都会死在这里。

当下纷纷开始后撤。

可付出极大代价的明军又岂会轻易放蒙军离开。

在撤退的时候,又有数千名蒙古人死在了北京城下。

正当明军还欲缠斗之时。

城门楼上面的战鼓四起,让他们停止追击。

石亨略有不满。

而在城门上的火炮又再一次的吐出了火舌,收割狼狈逃窜的蒙军士兵生命。

等过了火炮轰击的距离后,投石车上的火石接踵而至……

光头李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门女婿叶辰萧初然
上门女婿叶辰萧初然
叶辰是所有人都瞧不起的上门女婿,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却是顶尖家族的大少爷,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终究要跪在他的面前,诚惶诚恐的叫他一声爷!
叶公子
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
来到异世大唐,我是皇子小李二
“父皇!难道你我父子,竟然相疑到如此程度了吗?” 看着一脸悲伤的儿子,皇帝觉得这句话怎么有点熟悉呢? 嗯,这不是自己当年被父皇调去洛阳时说的吗……这兔崽子算是活学活用了…… 他,是唐太宗李二的嫡次子,“小李二”。 但他有一个秘密,他有着一部分前世记忆,并且天生神力! 年幼时便是一个善恶分明的皇子,而觉醒前世记忆后,他更加决心,要让大唐盛世万万年! 大丈夫生于世上,当披甲执矛,驰骋疆场!
佚名
穿书:被偷听心声后我成了团宠
穿书:被偷听心声后我成了团宠
她死了。 为救天下,为救苍生,她作为修真界老祖,献祭了神魂。 再次睁开眼,她好像泡在暖洋洋的水中。 这才意识到,她穿越了,还是穿书,成了一个炮灰家中的小炮灰,全家都是主角的绊脚石。 可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孩子能做什么呢? 【母亲啊,你醒醒吧,别恋爱脑了,你男人养外室了!】 没多久,母亲清醒,完虐渣男。 【大哥,人得读书,居然受欺负了怎么办,权力才是硬道理。】 后来,大哥连中三元,成了权臣。 【二
佚名
璀璨人生叶辰萧初然
璀璨人生叶辰萧初然
叶辰是所有人都瞧不起的上门女婿,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却是顶尖家族的大少爷,那些瞧不起他的人,终究要跪在他的面前,诚惶诚恐的叫他一声爷!
叶公子
帝王夜夜娇宠
帝王夜夜娇宠
上辈子,沈芙是长姐的替身。 长姐是宠冠后宫的贵妃娘娘,风光无限。而她胆小柔弱,却偏偏有张倾城绝色的脸。 每每传贵妃侍寝,则是她代替长姐躺在那张龙榻上。 替她那不能有孕的长姐怀上龙裔。 可生下孩子那一刻,平日里温柔贤淑的长姐却撕了面孔。匕首割破她的喉咙后她这才得知: 原来当年的一切不过是场阴谋。 而她,每晚躺在那张龙榻上时,长姐对她的便只有嫉妒与恨意。 重生归来,再次回到那张龙榻上: 上辈子她谨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