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36章 突围(霸王加更+8)
若论征军,无论从距离还是行进速度上来看,从河东和河内征兵是最便捷的,但是,秦王内心非常犹豫。</p>
因为,秦国国内因为没下雨,肉眼可见的,粮食减产已成定局,要是将河内和河东的农夫都给征走了,庄稼粮食怎么办,田地由谁来精细打理</p>
在这紧要关头,要是因为劳力不够减产一斤粮食,秦王都会心疼,所以,从长远来看,不能从这两郡征兵,尤其不能从河内征收,他还等着河内的粮食救急呢。</p>
那么,就只能从秦国腹地征兵了。</p>
反正已经注定要减产了,那么,青壮们就都去战场吧,至少战场有粮吃,有军功拿,壮劳力走了,还能为家里节省粮食呢,那就从关中征兵吧。</p>
既然心中已经有了决断,秦王也不拖沓,他都没有去征求臣子们的意见,直接立即给白起去信,要他务必要稳住现有的形势,他已经开始从汉中调兵去上党,并且亲自带兵去河内坐镇支援,只要白起能顺利等到他的援军,秦军胜利可期。</p>
秦王的动作不可谓不快,秦国的行政系统也迅速的转动起来,全部为秦王的决定所服务,但是,这仍旧是需要时间的,至少从咸阳和栎阳征召的可以直接投入战场的兵卒,从渡河之日算起,徒步赶至上党,也至少需要十日,更别提还要翻山越岭走山路谷地,绕到百里石长城之后围困赵军了。</p>
所以,秦鱼非常惊讶白起为什么会围困赵军这么久</p>
因为白起在等秦王的援军呢,秦王援军不到,白起不敢发起进攻啊。白起围困赵军并不顺利,其中之形势险恶,每天都在挑动他的耐力和定力。</p>
白起站在大粮山的山顶上拿着望远镜朝赵军营里望,因为是将赵军主力围困在丹水两岸,有山有水,还正值草木旺盛之季,赵军被围困的时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长。</p>
但是,也就到此处了。</p>
白起看了会,见赵军一切如常,心下微微松了口气,放下望远镜,示意等在一旁的裨将给他汇报对面赵军的生活</p>
情况。</p>
没错,现在,为了能让赵军安分的让他等待大王的援军,白起要关注赵军的日常生活情况。裨将甲: &amp;34;将军,自从咱们朝赵军营中投放粮食之后,赵军营中已经没有发现人吃人的了。&amp;34;</p>
他是斥候营的主将,他手底下的兵卒,几乎人手一个简单望远镜,趴在草丛中和站在树梢山脊上观察赵军营的日常活动就跟近在眼前似的,非常清晰,你要是有兴趣观察,赵军卒脸上长了几颗瘩子都能给他数清楚喽。</p>
白起听说赵军营中因为有粮没有继续人吃人之后,就满意颔首: “以后三天投一次粮,务必要赵军安静等待。&amp;34;不要喧哗,不要起冲突,更不要生出突围的想法,一切都等援军到了再说。</p>
让赵军保持现有的安静,就是对秦军最有利的战局。</p>
裨将领命而去,他心里疑惑非常,不明白他们明明是来杀赵军的,为什么临到头了反倒养着赵军</p>
他不敢去质疑武安君,武安君用兵如神,所用兵法不是他一个小裨将能理解的,他只要听从就行了。</p>
但是,他知道有一个人,或许能懂得武安君的用意。</p>
裨将甲跟将领们传达了武安君每三日朝包围圈中的赵军投一次粮的命令。投粮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它涉及到好几个主管将领。</p>
首先,它需要军务官计算出每天给赵军投多少粮才能既能保障赵军的最基本需求,又不能养肥了他们反过来攻打他们,这个度,他得把握好了。</p>
其次,得需要辎重粮官调拨出相应的粮食来,粮官要是觉着投出去的粮食太多了,秦军这边不够吃的,那就得打回来重新计算。</p>
最后,粮官将粮食调拨出来了,得由远攻营的投石军们用投石机将粮食给抛到赵军的包围圈里。好在,这个是相对轻松的活计,因为有之前给韩人投喂粮食在前,很多赵军都明白秦军这是怎么回事,是在做什么,因此,第一次投放粮食的时候,包围圈里的赵军很自然的就接受了。</p>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乃至于之后,就,双方都挺适应的。</p>
命令既然已经传达下来了,相关负责军队部门去执行命令,剩下的,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围住一个小将,听他解释武安君命令里的深意。</p>
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将一手抱住胳膊,一手不住的摩挲着因为正在长胡子而发痒的下巴</p>
,沉吟了半晌,喃喃道: “平衡,武安君应该是在保持一种两军平衡的关系。”</p>
裨将乙疑问:“请赵军吃饭,保持良好的平衡关系我说,咱们这是在打仗吧你死我活的那种。&amp;34;</p>
小将拧着眉头,开始不住的转圈圈,转的其中一个年轻将领不耐道: “王翦,想不明白就不要想了,你转的我眼晕。&amp;34;</p>
王翦停住脚,道:“图,你别急,我觉着我这就想明白了,还差一点,就差一点我就能想明白了。</p>
裨将甲忙道: “王翦你别急,你慢慢想,武安君的兵法可不是谁都能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又</p>
说图: “二五百主,王翦可是咱们当中少有的能跟的上武安君用兵的人,你别打岔啊。”</p>
图吡吡牙,对裨将甲道: “我已经爵至五大夫,你能不能不要叫我二五百主”跟叫他二百五似的,要是以前,二五百主只是一个寻常的军中将领职位,领一千军卒,可自从听到秦鱼骂一个人叫二百五之后,图听到这个“二五百主”就觉着浑身不得劲。</p>
裨将甲翻白眼给图: “我还是左庶长呢,还不是跟你一样”贵公子,瞎矫情!</p>
图还想反唇相讥,王龁走近了,问图他们: “你们聚在这里做什么又请王翦给你们分析战报了&amp;34;</p>
图笑道: “是。武安君下令给赵军三日一投粮食,我等不明所以,让王翦给我们分析一下呢。”</p>
王龁笑道: &amp;34;这个,我倒是知道一些。&amp;34;</p>
图忙道: “还请将军解惑。”</p>
王翦也眼睛晶亮的看着王龁,听他怎么说。</p>
王龁笑道: “汤县令给送来消息,说是河内已有军卒在河内聚集,援军很快就能集结完成了……”</p>
王翦恍然大悟: &amp;34;援军,是援军,我想明白了!&amp;34;</p>
图忙问他: “你想明白什么了快!”</p>
王翦看看王龁,却是挠挠后脑勺,道: “就是,我想明白了,武安君在等咱们的援军呢,嘿嘿。</p>
图呸道: “王龁将军刚才不是已经都说了感情这就是你想到的这个王龁将军一说,我也想到了。&amp;34;</p>
其他裨将也看着王翦哈哈笑,都道王将军一说,我们也想到了</p>
,武安君明显的就是在等援军嘛哈哈哈。</p>
王翦也跟着笑,好似他真的只是傻到别人一说他就想到了一样。王龁却是看出些许门道。</p>
他对众人道: “行了,都散了吧,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不要懈怠了。”</p>
在白起来之前,王龁就是他们的主将,因此,对王龁,这些裨将们都非常信服,也肯听他的管教。</p>
等都散了,王龁紧走两步,叫住也要散去的王翦,对他道: “王翦,你跟我来一下。”</p>
王翦跟图对视一眼,问道: &amp;34;将军叫我何事&amp;34;王龁笑道: “是找你有些事,你随我来。”王翦跟图告别,随着王龁朝白起的大帐走去。</p>
越是走近,王翦越紧张。</p>
王龁安慰他道: “别紧张,我见在兵事上你有些才华,想要将你举荐给武安君,待会你可要把握好机会,不要让武安君小看你才好。&amp;34;</p>
王翦停住脚步,脸上除了紧张,还有些许的害怕。王龁哈哈大笑: “王翦,你不会是害怕武安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