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神尊叶风叶紫灵

第2914章 黑暗晶石矿脉(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914章 黑暗晶石矿脉

在一群恶魔统帅恭敬的目光之中,叶风一马当先,带着叶黑走入了城主府的中心大殿中。

叶黑没有让自己的麾下进入中心大殿,而是孤身一人走入了大殿之中。

此时此刻,略显昏暗的中心大殿中,叶黑出声说道:“大人,这一次到来有什么命令吗?”

叶风微微一笑,出声说道:“刚才我已经观看了一下,你现在发展的很好,这很不错。”

叶黑闻言,顿时就是眼神中露出了一丝丝的喜悦之色,立马出声说道:“能够得到大人的夸奖,属下三生有幸。”

叶风微微点头,然后出声说道:“我这一次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命令,而是需要你去发动所有的力量,寻找周围的各大矿脉。”

叶风没有直接说要叶黑将黑暗城池中的所有资源全部贡献出来,毕竟叶黑这么短的时间内,打下这么一点家底很不容易,未来黑暗城池的发展,还需要这些资源。

所以,叶风决定让叶黑立马到周围的区域去寻找。

因为叶风很清楚,在浩瀚无尽的黑暗界面大地上,埋藏了太多的天地资源,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所以,这个时候叶风话音落下之后,叶黑没有任何的犹豫,立马开始发布号令。

……

三天后。

叶风得到了叶黑的消息,在黑暗城池西北方向几万米的区域,发现了一座黑暗晶石矿脉。

叶风得到了这个消息,立马就是动身前往那个方向。

不到半天的时间,叶风便是抵达了目的地。

这个时候,叶风站在一座巨大的山坡之上,看着前方。

前方是一片十分荒芜的大地。

不过这个时候,这一片荒芜大地的中间区域,已经被十几个高大的恶魔,用开采工具,将地面挖出来了一个巨大的坑洞。

坑洞之中所显露出来的,正是散发着黑光的黑暗晶石。

叶黑这个时候浑身穿着漆黑的铠甲,站在叶风的背后,恭敬的说道:“大人,这一片荒芜的地面之下,恐怕全部都是矿脉,蕴藏着黑暗晶石,对于大人肯定有着巨大的帮助。”

叶黑是完全衷心于叶风的,所以他知道,叶风现在是需要庞大的能量资源来吞食。

这让叶黑不由在内心猜测,大人说不定是古老的黑暗种族中的吞天魔族。

而此时此刻,叶风盯着前方那一片荒芜区域,微微点了点头,十分的满意,出声说道:“你可以回去了。”

叶黑闻言,顿时就是恭敬抱拳,出声说道:“是,大人。”

说完之后,叶黑直接带着一群恶魔士兵们离开了这里,不打扰叶风的修炼。

唰!

这个时候,叶风纵身一跃,直接跳跃到了前方的坑洞面前,然后直接跳跃了进去。

下一刻,叶风降落进入了整个巨大无比的黑暗晶石矿脉之中。

嗡!

此时此刻,叶风不由自主散发出来了自己的庞大魂力,朝着周围散发出去。

这一瞬间,叶风立马就能够感觉到,这个黑暗晶石矿脉,十分的庞大,储量肯定十分的恐怖。

“轰!”

楚长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掌中世界之破局
掌中世界之破局
关于掌中世界之破局:凌风所处的地球拥有九天一地,九天为一重天到九重天,一地为最底层,蛮荒。合称十度空间,每上一层空间可掌控下一层空间的天地法则。九重天因此爆发了一场关于自然发展的问题的战争,最后因为一人的背叛,主和派落败,苟延残喘,此时,神龙教这个秘密组织慢慢浮现出来,九天一地为棋盘,正在布置巨大的阴谋。凌风只是蛮荒的一个普通凡人,因为遇见老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此局由谁来破!背叛或许另有原因
不易亦有意
我为神剑狂
我为神剑狂
我在用正统修仙,纵有千万诸魔,我亦剑指苍穹! 都说情关难过,我却要踏步而行。 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关关难过关关过!
守望天极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关于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几百年前,地星被宇宙深处的力量引动,灵气复苏。一切,并没有人类想象的那般美好。灵气之中蕴含诡异之力,导致曾经死去万物尸体再一次复苏,化作尸鬼。而尸鬼之上,还存在着更为恐怖的存在...没有上古的修仙之法,也没有传说中的异能觉醒。但灵气之中,还蕴含了一种鬼气...于是...出现了法纹。有人背负山纹,可移山倒海,镇压动乱。有人蕴江河之纹抬手可使长河倒流...而这个过
乌月
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
重生以后,我把婆家搬空了
我重生了,我本是堂堂侯府少夫人,奈何渣男世子非要娶平妻 。 娘家也惨遭污蔑被全家流放。 上一世,没有等来家人沉冤得雪的我,却等来了自己的下毒被害。 于是重生以后,我主动合离,搬空婆家取走宝物,什么正妻之位也拱手相让。
佚名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