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

第二四四章 天国的缺陷(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四四章 天国的缺陷

“元首,这是一份暗部送回来的文件,据说是东王杨秀清找人编纂的。”

董良接过赵烈文递过来的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天兵行军总要》。

董良翻开小册子快速看了一下,这应该是杨秀清对自己从金田起义后,所有战争经验的总结。

其中包括了陆路号令、水路号令、点兵号令、传官号令、查察号令、防敌要道、禁止号令……

“惠甫,太平军的步子夸得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啊。”董良感叹道。

自金田起义至今也不过两三年时间,太平军就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大军,可以与满清在正面开干。

而他董良却依然猫在海上,坚持不懈地做一名苟分的老六。

“元首,不过是一本小册子而已,咱们护卫军的操典比这个要详细多了。”赵烈文并没有觉得这本小册子有什么了不起。

他学习的速度很快,华族的文官制度,军队的训练,赵烈文都有了解。

护卫军的训练操典是董良结合后世的记忆改良的。

“不不,你不能仅仅看这本小册子,你知道这个杨秀清以前是干什么的吗?”

赵烈文并不清楚,不过董良却对这个杨秀清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个杨秀清的出身贫苦,五岁丧父,九岁丧母,由其伯父杨庆善扶养成人,成年之后,无田可耕,以种山烧炭为业。”

“不过因为要四处卖碳,让他深谙世故、善于交游,他甚至都没有读过书,现在过去两三年时间,他已经成长到这样的程度,以后太平军有这样的人领导。你觉得会如何?”

“还有,太平军进攻江宁的战略计划就是杨秀清制定的,现在他是太平军实际上的总指挥。”

赵烈文没有想到董良对杨秀清的评价这么高。

历史上的杨秀清确实是一个战略大师。无论是这次转战南京,还是后来定都南京之后的北伐和西征。

假如没有天京内乱,杨秀清一直担任实际上的掌权者,洪秀全能够安心做自己的傀儡天王。

那么太平军最后的结局还不一定会如何。

有人会说太平军搞拜上帝教那一套,难以成事。

但是不要忘了,人都会成长的,当年教员在上山之前也不会打仗,结果在南方的大山中与国军周旋了几年也变成了战略大师。

从这本小册子,董良能够看出杨秀清的转变。杨秀清要是能够掌权下去,未必不会继续对太平军进行改革。

“如此来说,元首觉得这太平军以后将是我们的大敌?”赵烈文见董良的眉头紧皱,于是问道。

他是相信董良的战略眼光的。

“大敌算不上,太平军终究是没有明白自己代表的是谁,他们与满清之间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打倒了一个特权阶层,然后又建立了一个新的特权阶层。你看着好了,这些人很快就要变成一群暴发户。”

赵烈文没有想到董良突然拐了一个弯。

“元首,属下给您搞糊涂了,这太平军到底能否成事儿。”赵烈文问道。

“短时间内,太平军会在局部占据战略优势,清廷疲于奔命,长时间来看,太平军是打不过满清的。”

“那么咱们该怎么办?”赵烈文道。

“咱们自然是趁着满清与太平军之间死掐的时候,将南方给经营好,先要将与洋人之间的关系给理好,要先有一支强大的海军,洋人终究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不管是太平军还是满清,打来打去,咱们华夏的版图都在这里,要是洋人插手进来,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那可是有亡族灭种的危险。”

“我们夺回满清控制下的江山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守得住。”

“不要小看盎撒人的战略眼光,人家已经在全世界布局几百年了,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咱们华族崛起的。”

赵烈文有些出神,他有些跟不上董良的节奏。

刚才还只是聊聊杨秀清这个人,没想到一下子说到了那么长远的事情。

赵烈文已经深入研究了《告华族同胞书》,自然知道盎撒人指的是谁。

“元首的意思是咱们要坐收渔翁之利?”

“是啊,要想成大事儿,不能一味地蛮干,必须要学会借势,我们是谋国者,所借的自然是天下大势。”

“元首,您这是在下一盘大旗啊。”赵烈文笑道。

董良微笑不语,他之所以敢下这盘棋,那是因为他知道其他棋手下一步的落子。

“元首,刚才您提及太平军后期不能成事儿,有一点没说。”

“哦,惠甫指的是什么?”

“太平军以天王为主,但凡事都是东王决策,东王名不正,言不顺,加上诸王都有各自的势力,现在他们还能够同仇敌忾,一旦他们拿下江宁城,稳定了下来,势必会因此出现矛盾。”

“历朝历代,权臣当道,就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的,因为没人能够经受住权力的诱惑。”赵烈文说的倒没错。

董良自然知道几年之后的天京之变,那是太平天国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惠甫没有说错,太平军的这种二元统治模式最不稳定的,实际上,在创业的初期,集权的效率是最高的,也最为稳定,就像咱们现在一般,我董良现在就是一人集权,华族的一切政令出自我个人之手。”

“元首,我可没有映射您啊。”赵烈文挠着头,尴尬地笑道。

他没想到董良这么直接,哪有人说自己集权的。

“惠甫,我跟你说这些,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吸取太平军的经验教训。”

“同时,我也担心自己今后会走偏了,到时候你还能提醒我一下。”

“太平军的问题,在于他们在起义之初的时候就没有将权力分配好,永安建制之后,埋下了现在的隐患。而这套制度的最初设立者,冯云山又早早地死了。”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顶层设计者,他对拜上帝教有开创之功,但是洪秀全的传教能力、组织能力及军事才能很弱。

幸运的是,他遇上了两位好帮手——冯云山和杨秀清!

拜上帝教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冯云山发展起来的,此外冯云山还创建了太平天国的官制、礼制、军制以及历法(“太平天历”)。然而,在军事指挥上,作出最大贡献的则是杨秀清,杨秀清在永安之后,带着太平军北上湖广,又决定顺江而下,太平军能够有今天的局面,他居功至伟。

如果将太平军看成一个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那么洪秀全就是那个最初的发起人,仅此而已,实际上他对公司的贡献并不大。

这个公司的章程和制度设计以及最初的人事结构是由冯云山完成的。

而杨秀清开拓了公司的业绩,因此成为了总经理。

现在这个总经理要将董事长给架空了。

“元首,我觉得咱们华族现在的模式就很好,大家在您的带领下,万众一心,目标明确。众人都埋头做事儿,少了勾心斗角。”

董良却没有接受赵烈文的奉承。

他摇了摇头,无党无派,千奇百怪,要说华族是铁板一块,董良自己都不相信。

只不过他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他相信自己能够将这些人给凝聚到一起去。

wap

董王不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
抛夫弃子后,二婚嫁短命摄政王
【重生打脸虐渣+父子追妻火葬场】 上一世,魏沅箬倾尽家财,呕心沥血,满心算计为丈夫安平侯裴烨铺路,助他走上权臣之路。 换来的却是他为了娶白月光灭她满门,断她双腿。 九死一生生下的儿子视她如仇人,认白月光作母,滔天的仇恨化作烈火。 这一世,她浴火重生,敲开了上一世裴烨死对头摄政王府的大门。 原本只是各取所需的交易,没想到那个位高权重的男人竟三书六聘,十里红妆娶她为妻。 夜夜折腾得她腰酸腿软。
佚名
家族修仙:宋氏长青
家族修仙:宋氏长青
【不废柴】【不后宫】【种田经营】长生之路,是孤独,是寂寞,是高处不胜寒。宋长生携一卷道经而来,面对长辈的谆谆教导,族人的殷切希望,家族的举步维艰……他与万千宋氏子弟逆流而上,代代薪火相传,前仆后继,终让宋氏仙族屹立于世界之巅!他日登高再回首,一切往事已成烟。
执笔初心
铁雪云烟
铁雪云烟
庞钠文
高武:从最强初中生开始
高武:从最强初中生开始
关于高武:从最强初中生开始:(高武,校园,纯爱)一位身世扑朔,天赋特殊的少年,一对满心遗憾的夫妻,一位平凡至极的少女,四人的命运在这座小城相遇,他们将创造人族武道历史上的奇迹。
魔行
穿书七零:女场长她火爆全兵团
穿书七零:女场长她火爆全兵团
【兵团农场】【年代基建】【种田搞笑】 因为一句吐槽,社畜谭小絮穿进了一本狗血恋爱文里,成了男主的早死炮灰原配。 好消息:剧情崩了,炮灰原配的命运被堂姐截胡了! 谭小絮(感激涕零):大好人呐! 这炮灰原配,你行你上! 恋爱脑没前途,不如开荒搞事业。 一不小心,炮灰原配翻身了,成了整个兵团最年轻的农场场长。 史上唯一女场长! 若干年后,某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出书《兵团霸王花》,谭小絮的名字火遍全国!
青阁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