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修罗传说

第106章 西方教压宝南伯候(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6章 西方教压宝南伯候

准提说道“你具体说说四大诸侯的情况,我们听听在做决定。”

多罗说道“西伯候姬昌此人最是奸滑,又子嗣众多,领地内兵强马壮,不过阐教门下的云中子等人已经下注了这一方。”

“北伯候崇候虎和其子都是平庸之辈,其弟乃是截教之人,加上北方有外族骚扰,它们难成大业。”

“东伯侯身为四大诸侯之首,手下兵员最多,姜文焕勇冠三军,恐怕会成为商朝接下来讨伐的对象,加上它们临海和截教龙族都有牵扯,最是复杂。”

“南伯候之子鄂顺是个平庸之人,手下将领也很平庸,粮食不多不少,兵员也是不多不少,也没有其他复杂的背景。”

“商朝多有截教之人在其中历练,其中最知名的便是闻仲,他是三朝元老,和商朝牵扯最深。”

“闻仲乃是截教大师兄多宝的亲传火灵圣母的弟子,他自己也在截教交友广阔,有他在商朝和截教一定会纠缠不清。”

准提这时抚掌而笑道“普普通通最好,容易控制,加上我们西方教的支持,将来会成为决定战局的存在。”

“就先让姜文焕检查一下商朝的成色,之后等到阐截二教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在下场捡便宜。”

接引悲苦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开口说道“西方教下场是传教东方的条件换来的,我们也可以在那里传教人族。”

众人齐齐大笑着说道“善。”

接下来就是派谁前往的问题了,药师修为最高是一个人选。

大势至曾经统领过血色大陆的西方教势力也是一个人选。

多罗这些年统领修罗族也是不二人选。

最终还是选定了多罗前往,最重要的是他的眼光最毒辣,随机应变的能力最强。

临走之前多罗还被赏赐了几件后天灵宝,多罗拿到灵宝那是连声道谢。

多罗来到南伯候府上时,鄂顺正在和手下大将商量着起兵攻打朝歌的事。

看到多罗顶着个光头现身,鄂顺很是惊奇这人的造型。

不过修道之人打扮怪了些,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鄂顺开口说道“道长为何而来?”

多罗说道“我不是道长,我是和尚。”

“是为了你的身家性命和荣华富贵而来。”

“和尚大胆。”一位将领呵斥道。

多罗开口道“贫僧乃是西方二圣派来的使者,到此正是为了辅佐南伯侯推翻商朝。”

“即可报的父仇,又可建立新朝岂不是关乎南伯侯一生的大事。”

鄂顺说道“我无意王位,只想报父仇。”

“大商国太师乃是截教核心弟子,交友无数,你没有大教支持不可能报的父仇的。”

“在给你透露一点消息吧,阐教已经决定支持西岐了。”

“料想其它两位侯爷也会有大教支持。”

鄂顺说道“西方教为何支持我?”

多罗说道“你也别想太多,我们都是为了传教人族,至于选择你,是因为你这里关系不复杂。”

说完这话多罗就不开口说话了。

鄂顺思考了片刻,便同意了多罗的说法,西方教正式入驻南伯侯。

草本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
重生都市仙帝张逸风姜凤
修仙者都市重生,成为落败的富二代大学生张逸风,从此开启逆袭之路。脚踩高富帅,拳打各类大师。凭借修真秘术,睥睨天下,横扫世间一切对手。“在我面前,无人敢嚣张,因为敢对我嚣张的人,都不会有以后。”“在我面前,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女王也要低下头颅。不然,头上永不会有王冠。”
万鲤鱼
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
苟道长生:从捡尸开始无敌
陈安墨穿越到玄幻世界,开局老大被杀,大嫂遇难。没想到他觉醒神通:可以看见死者遗愿。不但触摸尸体,可以获得奖励。而且可以替死者完成遗愿,获得对应奖励。【叮!希望可以照顾好大嫂。】【奖励:虎威霸体诀!】
雪白馒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关于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浪荡庶子林风,因醉酒夜闯父亲小妾房间被父亲赶出家门,最后他穷的只剩下一头病驴,啼笑皆非的故事从卖驴开始,谁能想到一个浪荡子竟然搅动了江山风云……本书又名《无敌浪荡子》。〔财富〕+〔商战〕+〔多女主〕+〔权谋〕+〔战争〕
雪夜孤狼
天空之光
天空之光
夏光清水本来是一名普通的社畜,但忽然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里一个银色巨人对他说了一些话,起初他并没有在意这些问题,但后来随之怪兽的出现让他重视了起来,他获得了天空之光的认可,也见证了高山我梦与藤宫博野的理念不同,大大出手,他在一次次的迷茫之中逐渐找到了自我,然而次元的崩裂导致未知的危险降临到这个星球,让他们不得再次奋战。
梁上仙j
权力巅峰:从临危受命开始
权力巅峰:从临危受命开始
在繁华喧嚣的都市背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让一切常规价值观瞬间颠覆。 官道之上,临危受命,不再是权力的游戏,而是责任与担当的考验。 金钱、势力,在生死面前似乎苍白无力;友谊,在利益冲突中摇摇欲坠。 但总有一群人,他们逆流而上,用行动证明:在真正的挑战面前,唯有信念与爱,才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