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

第863章 不是误会,是冤枉(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63章 不是误会,是冤枉

第863章不是误会,是冤枉

韦贵妃横行后宫,看似无甚对手。

然而吃软怕硬,能屈能伸这样的事,却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白明微的威胁之下,她很快就做出了取舍。

“安宁郡主这番话委实有道理,本宫向来从善如流,六姑娘,你且带回去吧!”

白明微忽然轻笑一声:“看来娘娘还是不明白臣的话。”

韦贵妃恼羞成怒:“白明微,本宫念在你于国有功的份上,给你几分薄面,你别得寸进尺!”

白明微从不与韦贵妃走迂回曲折那一套,听闻韦贵妃这般言语,她一语中的:

“贵妃娘娘若是真念及臣于国有功,就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臣的六妹踩进泥里,就不会这么不顾及白府的颜面。”

韦贵妃被戳中心事,顿时有几分心虚。

但她用愤怒,很好地遮掩了这份心虚:“白明微,本宫是谁,你白府又是什么东西,本宫何须给你白府脸面?”

“这真是本宫长久以来听到的最大笑话!小小白琇莹,难道本宫还动不得了?”

白明微没有与她在这里论个高低贵贱,争口舌之快。

听闻她这么说,白明微只是淡声回了几句:

“娘娘金尊玉贵,自是想动谁就动谁,然而娘娘要动我白府的人,得看臣愿不愿意。”

“臣的六妹怕是被娘娘吓坏了,臣想要尽快带她回府压惊,只要娘娘向她认个错,臣马上就带六妹识趣离开。”

“倘若娘娘一直在这里与臣说些高低贵贱的话,把臣的耐性磨没了,那么臣只好,破罐子破摔。”

说到这里,白明微目光倏然透出森森寒凉: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臣是瓦砾,娘娘是玉瓶,娘娘也不想与臣弄个玉石俱焚吧?”

韦贵妃攥紧帕子,咬牙切齿地看着白明微:“你……真是嚣张!”

白明微面上波澜不惊,甚至还噙着一抹云淡风轻的笑意。

她看向韦贵妃的目光,洞若观火,叫一切阴私黑暗都无所遁寻。

她笃定,韦贵妃一定会败下阵来。

因为韦贵妃与皇后势同水火,将来若是太子登基,皇后成了太后,那么韦贵妃只有死路一条。

韦贵妃的儿子刘尧,及这些年支持韦贵妃与皇后斗的韦家,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要想活下去,就只有往上爬,爬到生死不会握在别人手中的高度。

然而秦家势大,太子占嫡且占长。

要想与太子斗,就必须有兵权。

就算不拉拢她,也不至于得罪她,把她推到敌人的地步。

权衡利弊之下,韦贵妃必然知晓应当选什么。

只是被威胁,并不是韦贵妃的习惯。

她当即不死心地冷哼一声:“白明微,你少吓唬人,白秦两家水火不容,难道你还能与皇后那边联手,对付本宫不成?”

白明微唇畔勾起:“娘娘此言差矣,对付如今的九殿下,臣何须与那方合作?”

“再者,没有永远的敌人,利益使然之下,化敌为友也不是不可能,娘娘您真的,想要赌一把么?”

说完,白明微拱手,随后转身离开了僻静之处。

她迎着众人的目光,一道眼神便将擒住白琇莹的宫人吓退,随后她又将白琇莹扶起。

白琇莹一言不发,只是那么傲然立于白明微身边。

是,白家六名姑娘,她是最小的,也是最不出挑的。

姐姐们每人都有一门技艺,诗礼传家浸染出了白姓女子的书卷气,无人不知书达理,都是那端庄贤淑的大家闺秀。

十四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牧夜,蓝星孤魂,穿越天武大陆,本陷无灵根绝境,幸遇欧阳锦溪,倾囊相授,助其宗门复兴,只盼情定连理。岂料,欧阳锦溪攀附权贵,于大婚之日将他弃若敝履,囚于暗狱。天不亡我!绝境中,《天命大反派》系统加身,牧
老宫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赵文瑞穿越成大盛太子,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却抵不过龙榻之旁的甜言蜜语,不但不被重用,就连自己的天子之位也岌岌可危。既然如此,这太子不当也罢!既然皇帝想逼我就藩,朝中百官要要害我。那我便剑指龙椅,夺一夺这
汕河无恙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被师尊刺死后,我修无情道成神
她重生了,前世的她父母不详,从记事起就在外漂泊。六岁时,偶遇外出访友的清衍真人,被带回五行道宗,并赐下名字。而后她在启蒙仪式上测出单一水灵根的顶尖天资,顺理成章的拜入清衍真人门下,成为年纪最小的六弟子
佚名
小师妹哭哭唧唧,断情后毁天灭地
小师妹哭哭唧唧,断情后毁天灭地
短剧《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原谅》原著小说前世,虞昭为了挽回师尊和五位师兄的喜爱,与叶从心斗了一辈子,最后沦为人人喊打的叛徒,被敬爱的师尊亲手刺死。重活一世,她放弃与师尊师兄缓和关系,主动改修无情
玻璃咸鱼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笔试第一,你让我从乡镇基层做起?
做官要有两颗心,一颗是责任心,一颗是良心。且看秦峰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带着这两颗心怎么在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里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