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神捕

第25章 失踪的南宫醉(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5章 失踪的南宫醉

入职第十五天。

陆凡、凌潇潇接到衙门方面通传的消息。

衙门接到紧急通知,需要组织一队人马巡查天门峡谷的外围区域,貌似是要找什么人……

衙门的四位捕头,二十三名捕快陆续就位,聚集在前院。

陆凡在院子里看到了马捕快等熟悉的面孔,包括两位新招揽进来的捕快,却唯独没有瞧见当初围剿蟒虫一战中身怀多张二级符箓的年轻捕快——南宫醉。

陆凡目露思索之色。

南宫醉,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迟到或者不听宣。

在沣水镇,南宫醉没这个资格。

果然。

随着张林捕头起身说话,陆凡明白发生了什么。

前段时间,县城南宫家族的一支队伍进入天门峡谷搜集灵药和狩猎精怪,充实制作符箓的材料。

身为‘地主’的南宫醉是南宫家族一份子,于是告假加入到了其中。

这支队伍,一消失就是十天……

杳无音讯!

队伍失联的时间已经超过南宫家族规定的期限。

南宫家族方面安排了人马过来搜寻,同时向沣水镇方面请求支援,一起搜寻失联的队伍。

众人恍然。

陆凡默默沉思。

南宫醉的身份,陆凡已经从齐知礼的口中了解过。

他是县城南宫家族的一位直系子弟,由于南宫家族世代经营着符箓产业,几乎每一位直系族人都是符师。

金仙符箓店就是他们南宫家族的产业。

南宫醉,却是南宫家族里面比较不成器的一位——他完全不谙此道,对成为符师一点兴趣没有,反而是比较喜欢舞刀弄枪,可惜,到了二十七岁,依旧是一名普通的一级武者,力量不过千斤,不得已,被安排到沣水镇出任捕快。

听齐知礼打探到的小道消息,外边盛传沣水镇即将在不久的将来晋级为沣水县,只是不知道具体时间。

南宫家族在沣水镇有产业,而且沣水镇是符箓消耗的大镇,也是南宫家族非常重视的区域。

南宫家族有意往沣水镇的官场部署一些人。

南宫醉就是其中一枚落子。

南宫醉这个时候连同南宫家族的人马一起消失,对南宫家族来说,是不小的打击。

因为能够进入天门峡谷执行狩猎精怪任务的,通常要有一定的实力,至少是力道超过千斤的二级武者实力,或者是正式的符师。

无论哪一种,对南宫家族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人才。

思索之际,张林捕头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入耳中:

“南宫捕快是我们的兄弟,同时,我们也有守土一方,救人于苦难的职责,所以,张某已经代表沣水镇,答应南宫家族的请求,准备从衙门抽调一半的力量,投入到天门峡谷外围的搜救任务。”

“……”

众人一言不发,但是不少人面露冷淡之色。

天门峡谷是一处险地。

哪怕只是巡查外围,也有很大的概率碰到活僵、精怪,任务十分凶险。

每年沣水镇有那么多冒险队伍在天门峡谷消失,他们要是都管的话,衙门要不了几个月就会死绝。

张林捕头早有准备:

“大家放心,这次任务虽然凶险,但是南宫家族也不会让我们承担全部的危险……南宫家族已经为我们在座的诸位准备了一批符箓,每人领取两张《火球术》、一张《金钟罩》和一张《神行符》,同时,还有一张二级的《爆裂火弹》。”

“……”

众人动容。

张林捕头又道:

“任务期间,如果遇到危险,可以使用……任务限期结束,没有用出去的符箓,也不用交还,就当是给我们的酬劳。”

“……”

夜眸藏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