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11章 需优胜劣汰
话说到这个程度,凌昭肯定也装不了傻了。
他转头看向两个媳妇:“景仞上衙去了,不知道修杰和两个媳妇怎么看?”
杜婉是新媳妇,一心要表现,自然抢先说道:“如二爷爷所说,同气连枝,我们肯定是要帮扶的。不知弟妹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关希月。一个婶子大声道:“这就是种出了土豆的县主?景仞真是好福气,娶到了县主。只是我们安次那地方,大片的碱地,还不知道明年好不好种土豆。要试过了才知。”
关希月这才知道为何他们称安次为穷山恶水了。
如果农作物都不好种,那里的人不穷才怪呢。
穷到这地步了,饭都快吃不起了,这凌家一族还想着尽力供娃儿读书,真不知道是可敬还是可笑。
但有一点很确定,那就是他们急于想靠着读书改变命运。
靠着在土里刨食想翻身,那几乎也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学点手艺,学认几个字,倒是可以到城里做工,养活自己。
但是看这族长的意思,还是希望让孩子们都能读书,以期望多出一些有能力的人,一代接一代,一个接一个地帮扶族里。
尽可能地在族里实现小范围的共同富裕。
关希月朗声道:“孩子们读书是大事。我们当然也很支持。但是,不论是读书也好,学手艺也罢,又或者做买卖,都讲究个‘优胜劣汰’。”
族长听到这话,又有些不悦:“景仞媳妇的意思是,要淘汰一些人,不让读书吗?”
“正是, 但也不是无故淘汰。识字和算术是有必要的,但读几年后,有没有天资,能不能走科举之路,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若是一条路不通,没有必要一直往那条路上走。换一条路,可能也能过上好的生活呢。”
“说来说去,还不是要淘汰一些人。”那堂伯看着他父亲脸色不好,直白地帮腔。
“是的,没错。这才叫危机感。如果不管自身条件如何,都能去读书,那么对那些既努力又有天资的孩子,也是不公平的。”
族长一直想着的是,公平地让族里的孩子去读书,骤然听到关希月的这个言论,不由认真地思考起来。
“尤其,本身族里也没这个条件,不是吗?”关希月笑盈盈的,却又犀利地反问。
“我们可以帮扶,但不是无条件地帮扶。我再重复一遍,识字和简单的算术,族人都有必要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走科举之路。连小康人家,都不一定能供出一个读书人,何况我们安次属于尚未温饱之地呢?
要知道一个县的秀才,一般来说也不过八个十个,我们可以放宽一点标准,能在县里排到前二十名的,或是得到和先生大力推荐的,合族供他一心读书;天资不够,或本身不那么上进的,开蒙后另找出路。”
宋姝罕见地跟关希月站到同一战线,连连赞同:“二媳妇说得对,我不会说话,先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族人们窃窃私语起来,他们本来是抱着大希望来的。凌景仞如今身居高位了,他们想着让他供族里孩子读书,不是理所当然吗?对他这个大将军来说,是轻而易举之事吧。
哪知现在没见着他人,他媳妇倒是出来反对了。
有些人又出声反对了:“有些孩子成长在后头,刚开始是看不出来优势的。如果这样一刀切掉,折了好苗子,多可惜啊。”
关希月有理有据:“有句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三岁看老,自己不在意,不把读书当成头等大事,当成人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去抓住,也不过是目光短浅之辈。
安次穷,大伙儿也穷,如果是旁人,根本没机会去读书。我已经说了,人人可以学识字,这就是机会。学个三年,还看不出有什么大造化,何必浪费时间?
至于已经读书好几年的,在县里还排不上号,从今儿起,就自谋生路吧。无论是出去做工,还是在家种地,都应该要能养活自己。”
杜婉大着胆子跟着说道:“族里孩子读书是大事,我觉得弟妹的提议非常合理。要把机会更多地留给有天资肯努力的孩子。”
一个干瘦的老嫂子抹着眼泪道:“县主有所不知,安次那地方,连小麦的产量都极低,靠种地真是没法养活自己。”
<tt_keyword_ad data-title="食品饮料"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03"></tt_keyword_ad>“那就学门手艺,要学会谋生的本事。哪怕到城里来做个店小二,也能攒下银子。”关希月并不为眼泪所动。
她观察着众人的脸色,族里很多人脸上都有点惊慌,他们习惯于待在那穷地方。凌昭有点银子救济他们,他们会安然拿着,寄希望于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没有银子救济,他们也在乡下糊弄着那贫瘠的土地,不饿死就罢了。
忽然让他们去城里自谋生路,个个都有点慌张……
“安次那地方,除了碱地,总有好地吧?”关希月对那乡下很感兴趣,详细打听着。
“好地是有,但是格外贵,一亩好地要七两银子。”族长两眼一亮,从关希月的问话中听出希望。
看来这地方的好地确实稀缺,因此特别贵,比大桐村的要贵二两银子一亩。
“我是这样想的。我准备在安次多买点地,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来帮我种。我只要三成的出息,剩下的七成,三成抵作你们的工钱,四成用于出众的孩子的束脩。
如果单靠着将军府的补贴,这是不长远的。只有买了地,你们安心种地,工钱和束脩都有了,才是长远之道。”
杜婉嘴唇动了动,到底是没说出话来。地这么贵,还只拿三成出息,还要交十五之一的地税,根本就没多少银子落到自己手里啊。
她可不想把银子押在这上面,虽然买地是不会蚀本的,但是她把银子用来在京城多开家铺子,收益不是好得多?
她已经在心里做好了准备,非要资助的话,她可以出个百八十两银子,一次性买断,图个清静。
木子鱼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