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我带戏精奶奶奔小康

第21章 是梦吗?(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1章 是梦吗?

大房的虎子和二房的狗蛋一起在门口玩玻璃球,一抬头墙角拐进来两个女人。

“狗蛋,别玩了,快去告诉你爷爷出来接客。”

王金花笑嘻嘻的挽着一位年轻的姑娘往邵家来。

狗蛋立马起身往屋里跑,高声把邵山一家子都喊出来。

“爹,这就是我说的那个姑娘,她叫赵玉锦。”

王金花介绍。

“伯伯好!”

赵玉锦大方的打招呼。

邵山拄着拐站在门口,细长的老眼打量着几番赵玉锦,满意的点点头。

“小赵,那个是我大哥大嫂……”

王金花顺着人挨个介绍一圈,最后把人拉进屋。

“小赵姑娘,喝水。”

吴小兰倒上一杯红糖水递给赵玉锦,笑的开心。

赵玉锦双手接过,礼貌道谢。

“哎,谢谢嫂子。”

她左右看了看邵家,条件还算可以,喝了一口水,甜的?

吃了太多苦,她已经忘了甜是什么滋味。

觉得好喝,她又多喝了几口。

邵山狭长的眼睛微眯,缓缓开腔。

“小赵姑娘,我们邵家具体啥情况,金花也都和你说明白了,我家那个侄子,一表人才,在供销社上班,人也不错,等下工带他来和你见见。”

赵玉锦点点头,脸颊泛红。

她家祖上是王爷,她妈是格格,到了她这一辈啥福都没享上,顶着格格的头衔,从小就吃苦受累,遭人白眼。

家里成分一降再降,她都二十五了,还没人上门提亲,本想着就这么过了,哪成想有人不嫌弃她。

动荡日子过关了,现如今就想安安稳稳的,要是真能留下来,她一定好好过日子。

糖水喝完,吴小兰机灵的又续上一杯,笑道

“我们家君枫谁看了都说好,以后有福享呢!”

赵玉锦脸颊更红了,低着头喝一口糖水又问。

“伯伯,那君枫大哥这么大年龄,咋不结婚呢?”

农村人多半是十七八岁就结婚,再早点也有,像邵君枫这样优秀的,又二十六不结婚的真少见。

王金花沉默了两秒,打趣。

“你这孩子,结了婚还能轮得着你吗?君枫在部队待了好多年,那都是男人,这不转业回家才半年,我们就想着张罗张罗。”

邵山对王金花投去满意的目光,转头催着厨房。

“老大媳妇,老三媳妇,上菜!”

“来了!”厨房里的梅花撇下嘴角抱怨。

“爹也太偏心了,把我们当奴隶使唤,咋不使唤老二媳妇和老四媳妇?”

张凤偷一块鸡脖子快速塞进嘴里,左手又抓了一把花生米塞兜里,端起菜道,“要是能让我天天吃这菜,咋使唤我都成。”

对她来说,能有口吃的那就是莫大的福气,她可不想那么多。

梅花撅着嘴对着张凤的背影骂一句“馋鬼”端着菜上桌。

没多时,邵家男人下工,见到赵玉锦一个个眼睛都挪不开。

“看看看!再看把你眼珠子挖下来当球踢!”,梅花气的上前骂道。

邵莹莹脑子转的快,上前拉着赵玉锦的手,谄笑。

“这就是我未来的表嫂吧?真好看,和君枫表叔有夫妻相,一定是个顶好的媳妇!表嫂你叫我莹莹就好了。”

赵玉锦柔笑。

“这丫头真可爱。”

这么拉着手和她说话的,邵莹莹是头一个,她心里暖暖的。

邵山咳了两声,对旁边的虎子道。

爱吃软糖的萝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唯利是图
唯利是图
90年代响应号召,支援边疆建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玉采玉。 苏阳重生在一家和田迁移户,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巴郎子。混了半辈子,现在他想好好挣钱把日子过好。 戈壁滩上的古河床,昆仑山下的旧河道。 塔里木边的新绿洲,天山岭间的翠林梢。 ——都是我的矿场。 ...... “阳子,我们挖玉论个,你怎么论斤?” “二婶儿,因为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努努克鲁鲁
乡村孤儿
乡村孤儿
单亲孩子王大强,在农村这个神奇的地方,从小受尽冷言讽语,为改变宿命,早早下学来到广南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开启打工生涯!一路上历经苦难、机遇、挑战、最终苦尽甘来,让人生不再遗憾,终得圆满。
飞哥非哥
陈阳海莉
陈阳海莉
他是所有人眼中的成功商人,掌控黑市里的物资交易,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他是有名的贪官,大搞权色交易,腐蚀了一批又一批日军高官,贩卖各种军队物资却没人敢惹。他更是嚣张跋扈的官场新贵,大闹特高课,兵围76号,肆无忌惮,无法无天。但这一切都只是他的伪装,他真正的身份是卧底特工,代号财神……
千星如火
她死后的第三年春
她死后的第三年春
三年前,茗雪大病一场,记忆全失。第一次见到言颂是在应歌墓前,他哭得伤心欲绝,茗雪不小心碰到他的瞬间,脑海中出现了陌生的记忆。 为了寻回记忆,她纠缠言颂,为了探知真相,她吃言颂豆腐,像牛皮糖一样黏着他。 她和应歌相似的脸,就像是在提醒他:应歌已经不在了。 言颂痛下逐客令:“我不想再见到你。“可是,” 茗雪哽咽着说,“你是唯一一个在我死后三年还为我哭的人。” 上天啊,这一次,她不想再错过他。
江小鱼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