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白月光太子妃她黑化了

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后一次出现的董太医(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后一次出现的董太医

沈源想了想,说:「不知道公主说的是什么秘方呢?我师父从不藏私的,若有能治肺病的方子,必定倾囊相授。」

「我也是随便问问,有劳沈太医了。」

樱宁有些失望。

从辞儿的话里,她推断出来,前世的董太医给辞儿治病时,是熬了好几夜临时研究了一个药方子,治好了辞儿的病。

如今董太医还没能给辞儿看诊,那个方子,自然也就不可能有。

沈源看过后,仔细斟酌,开了方子,叮嘱要按时服用,还说明日再来看看。

显然他也觉得辞儿的病有些严重。

听着辞儿一连串的咳嗽声,樱宁的心也揪了起来。

李辅承更是心急如焚。

「你大嫂一直问我,我简直不知怎么回答。」他犯愁的说。

樱宁道:「你就说辞儿渐好了便是,堂堂锦衣卫指挥使,连这点小谎也不会呢?」

「我是不忍心骗她。」

「你便是不骗她,也不过是让她白跟着担心罢了。」

「妹妹,是不是只有董太医才能治好辞儿的病?」

「也许吧。」

这种事,樱宁又怎么敢肯定。

前世确实就是董太医治好了辞儿。

不找他,又找谁呢。

这时唐卿急匆匆过来,开口就说:「我查到一点线索。」

「三哥,快说!」

「董家那个门房说,昨日董太医曾被蜀王府的人接走了。大概一个时辰后,又被送了回来。」

「然后呢?」

「再然后,大概一炷香的时间,董太医又独自出门,便再也没回来过。」

「门房知道吗?」

「不知道。」唐卿缓缓摇头,「据门房说,董太医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连一句话也没跟他说。」

樱宁忙问:「平时董太医每次出门,都会告诉他吗?」

唐卿回答:「也不是,据门房说,董太医每次出门,他总要问候的。平时门房问候,董太医都会乐呵呵的回应,但昨日最后一次出门,董太医却完全没理会他。」

李辅承沉吟:「难道那时候董太医是心里有什么事,所以忽略了门房?想来,那就是他出事的原因了。」

樱宁沉默了会,对唐卿说:「三哥,我想见见董家的门房和丫鬟。」

唐卿二话不说,立即把她带到了他们面前。

门房和丫鬟都神情惶恐。

「你们别怕,我就是想知道董太医的下落,所以有些事问问你们。」樱宁让人送来茶水和糕点,请他们坐下说话。

丫鬟已经知道她的身份,忙说:「公主殿下,您有什么想知道的尽管问,只要奴婢们知道的,就什么都说。」

「是啊,我也担心我们家老爷,巴不得他早点回来。」守门的老仆叹着气。

公孙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仙葫芦在手,大唐盛世全靠我
斩仙葫芦在手,大唐盛世全靠我
穿到大唐的他,身携万宝造化炉。原本,他想锻造斩仙葫芦,从而游历仙唐、追寻长生仙缘。 然而,在仙缘未寻得之前,他便先后造出了众多法宝。凭借着身上的千百法宝,他把大唐妖魔全部斩尽。 不知不觉中,他成了贞观皇帝口中的大唐国师,成了修道者眼中的遗世真仙,也成了万千百姓家中供奉的除魔天师。 当得知仙庭难觅、长生路断后,他踏足凌霄,着手布局取经之路。
佚名
重生70年代,女知青们抢着嫁
重生70年代,女知青们抢着嫁
关于重生70年代,女知青们抢着嫁:带着前世的记忆,重生回到七十年代。上一世拉帮套,勤勤恳恳的做牛马。几年以后日子好过,却遭遇被赶出家门的下场。如今重活一世,拒绝再去拉帮套。绑定‘狩猎’系统,决心要带着两个妹妹生活。在这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为了养活妹妹。他决定扛着猎枪,走进深山老林狩猎。整座大山都成了他的猎场,豺狼虎豹都成了盘中餐。当林川一个人,带着两个妹妹越过越好。乡下来的女知青们,竟全都抢着要嫁
流浪的妖道
官道争锋之破局
官道争锋之破局
关于官道争锋之破局:权力的背后,是世故,是谋略,是人情,能唱好这出戏的都是人精。夏东从县委办公室坐冷板凳开始,升至县教育局局长。本以为否极泰来,谁知前栅栏宿猫,后篱笆走狗,待看他如何破局。
半截楼子
八零军婚甜蜜蜜,前夫后悔火葬场
八零军婚甜蜜蜜,前夫后悔火葬场
(爽文不受气男主出场较晚日常种田无金手指虐渣甜宠群像家里长短) 上辈子乔江心嫁进了陈家,负重撑出全家岁月静好,当牛做马供养着丈夫的文学梦,伺候身体不好的公婆,替丈夫照顾年幼的弟妹。 十几年后,丈夫终于成为了大作家,她这个没文化拿不出手的村姑媳妇,却成为了全家人的眼中钉大作家丈夫身上的污点,丈夫公然带着白月光住进了家里,连亲生儿子也劝她成全丈夫和小三。 重生回来后,乔江心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让她不
佚名
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
重生83:我在东北打猎的悠闲人生
[纯正年代文+无空间无系统+单女主+宠妻+持枪打猎+挖人参+经商+萌宠+美食+种田文] 唐河奔波大半生,猝死之前,又看到了莽莽山海林涛的大兴安岭,还有那个穿着小花袄的姑娘。 人生太累,太苦了,如果有下辈子,就在那大兴安岭中,巡山,打猎,悠闲没烦恼的日子也挺好的。 于是,唐河真的有了下辈子……
佚名